行使股东权利时容易存在的误区有:
一、对发生违约或违法行为的股东,其他股东意图将该股东开除;
二、公司成立后,股东意图抽逃出资;
三、认为股东收益与公司盈亏无关;
四、认为正在运营的公司资产属于股东。
一、股东向公司借款的条件有哪些
股东向公司借款,若符合法定程序的,则为合法的公司和股东的借贷关系。'合法'应当是指借款程序、借款内容、借款用途、债权债务关系合法等。如:股东借款在不违反公司章程的情况下应当经过全体股东同意,并履行法定程序,股东借款应当与公司签订借款协议,并依法履行借款人的权利、义务,按期还本付息,股东借款数额不应超过其股份数额,借款时间不宜超过1年,对于借款进行了必要的财务账务处理,股东的借款不应当出现有损于其他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债权人利益的行为等。但若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宜结合股东的主管方面加以综合权衡。若公司股东在设立公司之时,就准备在公司成立之后将公司的注册资本借回,而在公司成立之后,果然实施了将注册资本借回的行为,或者股东以借款或委托投资等名义,将注册资本抽回,并长期在公司往来帐上挂账而不将抽逃的资金返还公司,就可能涉嫌构成抽逃出资。
二、公司股份转让是否需要其他股东同意
股份转让一般指公司股东将其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的法律行为。
公司股份转让是否需要其他股东同意分为两种情况:
1、股权转让发生在该公司股东之间。
此时股权的转让不需要公司其他股东的同意,股东可以自由决定转让给哪个股东,以及转让多少股权。
2、股东是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
此时股权的转让需要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并且要符合一定的程序要求。
即要转让股权的股东应将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其他股东应在三十日内答复,未答复视为同意转让;如果过半数不同转让的,则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购买该转让股权;不购买则视为同意转让。
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转让,此时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只有在其他股东都不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情况下,要转让股权的股东才能将该股权转让给股东以外的人。
三、注册公司新政策
注册公司新政策:
1、如果注册公司不成功,投资者的法律责任与合伙企业相同,应承担连带责任;
2、注册公司成功,注册资本不足,可能导致否认公司有限责任,对其他股东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3、公司注册为非法目的的,应当注销,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和刑法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4、公司成立后,公司对其全部财产负责,股东在出资范围内承担有限责任,除非股东与公司财产不分;
5、公司注册后,抽回出资的,构成抽逃出资罪。
-
股东行使权利的五大误区
100人看过
-
股东在行使权利时有何误解
393人看过
-
股东行使权利有哪些风险
444人看过
-
哪些权利属于股东所有
405人看过
-
股东行使权利诉讼的诉讼形式有哪些
269人看过
-
股东能够行使的权利有哪些,怎么规定
391人看过
股东权利是指在按公司法注册的企业中,企业财产的一个或多个权益所有者拥有哪些权利和按什么方式、程序来行使权利。 股东权利的大小取决于股东持有的股票的类型和数量,股东的概念是对以其出资比例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并凭持有股票享受股息和股息的个人或单... 更多>
-
股东行使权利的误区有什么,股东行使权利有哪些误区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26开办公司已经成为人们比较常见的一种投资方式。作为公司投资人的股东,法律赋予了他一系列的权利。但是许多股东对自己有哪些权利以及权利如何正确行使上存在许多误区,这种认识上的不足不但会影响公司的经营获利能力,而且可能会导致股东承担本不该承担的法律风险。那么股东行使权利的误区有什么,股东行使权利有哪些误区?
-
股东行使权利的误区有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04股东行使权利的误区: 误区之一:召开会议罢免或开除其他股东。 误区之二:公司成立后股东撤资或者退股。 误区之三:不论公司盈亏如何,股东只拿固定回报率。 误区之四:股东是公司的主人,公司的钱就是股东的钱。
-
股东行使权利的误区有哪些,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29行使股东权利时容易存在的误区有:一、对发生违约或违法行为的股东,其他股东意图将该股东开除;二、公司成立后,股东意图抽逃出资;三、认为股东收益与公司盈亏无关;四、认为正在运营的公司资产属于股东。
-
股东权利的理解误区河南在线咨询 2024-12-12误区:1.成立公司后,股东可以撤资或退股,这是错误的。一旦公司成立,除非属于三大法定退股事由之一,股东不得抽回股本或要求公司退股。 误区:2.股东是公司的主人,公司的钱就是股东的钱。但实际上,股东和公司各具有法律上独立的人格,在财务和资产上二者是严格分开的。 误区:3.股东永远承担有限责任。但实际上,当股东未履行足额出资义务,出资存在瑕疵或抽逃出资时,股东需要承担连带责任。根据《公司法》第28
-
股权质押后股东行使权利不及于出质股东行使质权权利的方式是怎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4一般观点认为,以股权为质权标的时,质权的效力并不及于股东的全部权利,而只及于其中的财产权利。换言之,股权出质后,质权人只能行使其中的受益权等财产权利,公司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非财产权利则仍由出质股东行使。股权质押(PledgeofStockRights)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制度的规定,质押以其标的物为标准,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