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网络诽谤司法解释第一条对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中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作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三种行为方式:
(一)捏造并散布
“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是最为典型的网络诽谤行为方式,具体是指行为人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后,由本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行为人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后,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后者也包括行为人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后,支付报酬雇用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二)篡改并散布
“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这个规定主要针对“歪曲捏造”的情形。
“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也就是“实质性修改”,即故意改变事实。如网络上出现一个原始帖子,称“某被害人在某酒店与异性友人共进晚餐”。原帖内容可能是真实的,或者即使失真,也达不到“损害名誉”的程度。行为人为达到诽谤他人的目的,借题发挥,恶意地将原帖内容歪曲修改为“某被害人与其情妇在某酒店开房过夜”。这就是典型的“篡改”,且“篡改”后的内容已经损害了他人的名誉。实践中除“歪曲捏造”外、还存在故意放大、渲染等情形。对此除非达到“实质性修改”的程度,否则一般不能认定为“篡改”。
(三)明知是捏造而散布
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来定。需要强调的是,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按照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也不构成诽谤罪。实践中要严格区分构成犯罪的恶意诽谤行为和普通网民在不明真相情况下进行的发帖、转帖行为。适用本款规定应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1、明知的认定
明知在刑法上包括两种情形:一是“知道”,即有证据证明行为人知道特定的事实,例如行为人及其“上家”均承认,行为人明确知道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信息系“上家”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二是“应当知道”,即行为人虽否认自己知道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信息系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但基于相关证据,能够推定行为人知道该情况,且行为人对此不能作出合理解释。
实践中,认定行为人“应当知道”要依法有据,不能主观指证,必须依据相关证据材料综合判断。在认定“应当知道”时应当特别慎重,要将恶意传谣者与不明真相的无恶意传谣者区别开来。实践中如果把握不准或有争议的,应当本着“就低不就高”、“有利行为人”的原则,不认定为“应当知道”。
2、情节恶劣的认定
情节恶劣不仅要求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而且要求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才能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来定。主要考虑是,对于恶意传谣者与造谣者也要区别对待。恶意传谣者不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源头”,判定其行为性质,也应当注意考察具体情节的恶劣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情节恶劣”不同于诽谤罪入罪标准的“情节严重”,它指的是恶意传谣者“明知是捏造的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传播”行为的恶劣程度,如行为人的动机卑劣、散布的诽谤信息内容恶毒、或者行为人长期诽谤他人等。
在微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转发达到多少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在微博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司法解释
138人看过
-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能报案吗
240人看过
-
什么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
223人看过
-
诬陷诽谤他人捏造事实应该定什么罪
351人看过
-
恶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如何处罚
74人看过
-
诽谤罪捏造的事实怎么处理
459人看过
-
如何维权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25本案属于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当事人可以通过提起诉讼的方式主张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赔偿损失;(七)赔礼道歉;(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以上承担
-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可以报案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41、能。但公安机关不能直接受理诽谤罪的刑事案件,此案件属于自诉案件。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受到侮辱诽谤,可以搜集相关证据后到附近派出所进行报案。 3、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
-
诬陷诽谤他人捏造事实应该定什么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3-27诬陷诽谤他人捏造事实应该定什么罪,视情况而定:1、诬告陷害罪,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当地群众公愤的,人民检察院应提起公诉;2、如果是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意图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就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污蔑他人,捏造事实可以告他人诽谤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9-24由被告人举证是由于诽谤罪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根据《》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作为原告,只需证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严重贬损人格、破坏名誉即可,至于被告所散布的言论是否有事实依据,应该由被告负责举证。其理由有:1、法律要判定是否有罪,要有切实的事实根据。在诽谤罪中,所谓的“事实”是被告说出的,每个人都应当遵守诚实这个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要对
-
诽谤罪捏造事实是如何认定的呢新疆在线咨询 2023-08-22需要有直接损害他人的名誉事实,在信息网上进行散布;在信息网络上私自的篡改他人的原始内容在网上进行散布;只要造成严重的后果必定就需要承担起刑事责任,同时还需要恢复他人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