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顶替车祸的规定并不明确,但刑法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如果肇事者找人顶替,且明知自己犯法但为逃避法律追究仍积极实施妨害作证行为,则构成妨害作证罪。而如果替人顶替且明知对方犯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则构成包庇罪。
在我国交通法规中,关于顶替车祸的规定并不明确,但刑法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肇事者因为不符合保险理赔情形找人顶替的属于骗保。
1、交通事故后找人“顶包”,肇事者是出于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犯法但为逃避法律追究仍积极实施妨害作证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
2、替人“顶包”的的没肇事也不能置之事外。根据刑法规定,明知对方犯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构成包庇罪。
肇事者找人顶替如何定性?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肇事者找人顶替属于犯罪行为。肇事者明知是本人犯罪而将本人犯罪后果由他人代为承担,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先于他人身受刑罚,其行为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肇事者找人顶替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肇事者是成年人,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肇事者是未成年人,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也明确规定,肇事者明知他人有交通肇事罪而将本人所犯之罪转嫁给他人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综上所述,肇事者找人顶替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顶替车祸是一种违法行为,在我国交通法规中虽未明确规定,但刑法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找人顶替属于骗保行为,肇事者明知自己犯法仍积极实施妨害作证行为,将受到妨害作证罪的制裁;而肇事者明知对方犯罪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将构成包庇罪。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肇事者找人顶替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
肇事者负全责应当负什么责任?
479人看过
-
责任归属:对方是否该为肇事逃逸承担责任?
291人看过
-
责任归属:签字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176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责任归属问题:旅游团是否应该为事故负责?
372人看过
-
论事故肇事者何时应当负全部责任
144人看过
-
责任归属:如何明确交通肇事责任?
338人看过
保险理赔是指在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而使被保险人财产受到损失或人身生命受到损害时,或保单约定的其它保险事故出险而需要给付保险金时,保险公司根据合同规定,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行为,是直接体现保险职能和履行保险责任的工作。... 更多>
-
交通肇事逃逸者应负全责还是主要责任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5是否涉嫌刑事犯罪需要结合案件情况具体分析。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介入,通过会见当事人以及阅读卷宗,争取取保候审以及进行无罪、罪轻的辩护,最大限度的维护你们的合法权益。
-
工人有摩托车肇事者负全责应负什么责任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16上下班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且负全责的话,是无法被认定为工伤的。在工作期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且负全责的话,是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因工外出期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且负全责的话,是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具体参考如下: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五)因工外出
-
民事赔偿责任归属问题:受伤者是否需要承担责任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14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当立即拨打当地公安部门的报警电话,并與公安机关一起申请进行相应的伤势鉴定。根据伤情鉴定的结果,可以判断对方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对于受到伤害的一方当事人,他或她有权向施暴者提出民事索赔请求。这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补贴、营养补助、陪护费用以及财产损失补偿等等。如果伤势达到残疾程度,那么还可以获得额外的伤残赔偿金。
-
甲方对于肇事者的责任负全责还是部分责任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01致人身体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误工、护理、交通、住宿、住院期间伙食补助、必要的营养等费用;损伤达到伤残等级的,还需要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
责任归属:哪些情形下事故的肇事者需承担全部责任香港在线咨询 2024-12-27日前,快速处置事故现场若干规定进一步细化了当事人自撤事故现场的操作程序,并明确了肇事人应负事故全责的情况,为双方当事人尽快明确责任撤除现场提供了有力依据。当事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标明固定车辆位置后,撤离现场并报警等候处理: 1. 对事故事实有争议的; 2. 一方驾驶员属酒后、无证驾驶、驾驶无牌机动车辆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肇事人一般应负事故全部责任: 1. 追尾前车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