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没有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只有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对犯此罪的自然人,应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是单位犯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假冒专利罪如何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假冒专利罪会这样处罚:对假冒他人专利,并且情节严重的行为人,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是单位犯罪的,应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二、侵犯商业信誉会被追究什么责任
侵犯商业信誉的:
1、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此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处罚。
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具体行为包括:
1、通过发布对比性广告、声明性广告,散发公开信或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散布捏造的虚伪事实,恶意贬低、诋毁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2、组织人员以客户或消费者的名义向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或新闻单位等虚假投诉,诋毁和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种方式的投诉理由一般为:产品质量低劣,服务质量差,违反法律规定,侵犯消费者权益;
3、在业务洽谈等公开场合故意向竞争对手的客户或消费者散布捏造的虚伪事实,贬低和诋毁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散布虚伪事实可以采取书面方式,也可以采取口头方式;
4、恶意诉讼,即捏造侵权事实并通过诉讼向社会公众散布这种虚假事实,贬低和损害他人的商誉。恶意诉讼,又称滥用诉讼。它是指当事人出于不合法的动机和目的,在明知自己缺乏胜诉理由的情况下,以合法形式进行恶意诉讼,以期通过诉讼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某种损害后果。从世界各国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来看,多数国家都承认恶意诉讼并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予以制裁或对受害方给予救济。行为人通过恶意诉讼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往往更容易使群众相信行为人捏造的虚伪事实,造成的危害性也较大,应严厉惩处;
5、在商品包装或说明书上,贬低和诋毁他人生产、销售的同类商品,损害他人的商品声誉。
三、串通投标罪怎么判
串通投标罪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
司法实践: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的刑罚探讨
100人看过
-
量刑标准解析: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
256人看过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
241人看过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判刑是否有最高限制?
407人看过
-
对于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处理方式
435人看过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会判多长时间?
20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2022年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刑事责任应该怎么承担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28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刑事责任的承担: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刑事责任怎么承担,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3-10-24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刑事责任的承担: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适用范围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23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处罚:犯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
-
2022年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处罚标准如何认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0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处罚标准的认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串通损害损害商业声誉罪到底犯了什么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3-06-16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立案条件: (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2、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