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14:44:27 168 人看过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而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0日 21: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中止履行合同相关文章
  • 哪些情况下可中止履行合同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时,可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依照以上情形中止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有权解除合同。一、中止履行合同权利如何行使中止履行合同这一措施的行使,需要根据当事人当前所承担的合同义务来确定。(一)卖方停运权卖方停运权指如果卖方在发送货物之后,才发现买方预期违约,卖方有权通知承运人不将货物交给买方,即阻止将货物交给买方。即使卖方已经持有了有权获得货物的单证,如提单,卖方也有权阻止承运人将货物交给已经拥有提单的买方。这一权利的行使必须承运人予
    2023-03-19
    317人看过
  • 哪些情况下可中止履行合同
    一、哪些情况下可中止履行合同我国《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时,可中止履行:(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三)丧失商业信誉;(四)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依照以上情形中止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有权解除合同。二、中止履行合同的注意事项及法律后果(一)承担违约责任、损害赔偿责任当事人一方必须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才能中止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而不能无根据地怀疑对方不能履行合同。当事人如果没有确切证据而擅自中止合同,要承担违约责任。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还要承担赔偿责任。(二)继续履行合同一旦对方提供了适当履行担保时,暂
    2023-04-16
    84人看过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劳动合同
    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定中止:劳动者被征召入伍、依法限制人身自由、失踪但未被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或者死亡的,用人单位可以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劳动合同。在中止或者部分中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中止履行劳动合同的有关权利和义务。暂停履行劳动合同期间,除因应征入伍暂停履行劳动合同外,不计算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5。中止劳动合同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二)劳动者依法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3)(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五条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顺延至相应情形消失。但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2023-05-02
    415人看过
  • 哪些情况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以下情况可以中止履行合同:当事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的可以中止履行;当事人逃避债务的可以中止履行;当事人丧失商业信誉的可以中止履行;当事人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可以中止履行。一、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有哪些?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条件有:1、双方因同一双务合同而相互承担债务的;2、后付款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不存在待付款的现实危险;3、有履行义务的顺序,有不安抗辩权的当事人必须先履行相对无效;4、先履行义务的证据。不安抗辩权指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义务。二、行使抗辩权有哪些法律后果行使了抗辩权有怎样的法律后果有以下三种情况1不履行债务2中止合同。即先履行合同的当事人停止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合同。3解除合同。如果当事人未提供适当的担保或者在合理的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中止履行合同的一方则可以提出解除合同。三、不安抗辩权的五种情形当先履
    2023-04-02
    487人看过
  • 合同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终止
    可以终止合同的情况有:1、清偿,按照合同的约定实现债的目的的行为;2、解除,包括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3、抵销,二人互负债务时,各以其债权充当债务之清偿,而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4、提存;5、免除等等。一、债消灭的具体情形是怎样的(一)清偿与履行的意义相同,均为合同消灭的原因(二)抵销是指双方互负同类给付债务,各使其债务与对方的债务在对等额内相互消灭的法律行为。抵销权为形成权,当事人以单方意思表示即可发生效力。1、法定抵销要件:(1)必须是双方互负债务、互享债权。(2)给付种类、品质相同。(3)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4)必须是非依债的性质不能抵销。2、抵销的方法:需要向债权人做抵销的意思表示(不以被抵销一方的同意为必要),抵销权人主张抵销应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该通知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3、抵销的效力:双方互互债务消灭,抵销具有溯及力(三)提存是指债务人在其债务
    2023-03-11
    351人看过
  • 法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执行
    一、法院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执行中止执行是指执行程序开始后,由于出现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下去的特殊情况,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执行程序,待该情况消除后,继续进行未完成的执行工作。执行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没有确定权利义务关系承受人;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法院作出中止执行裁定后,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也就是说,当申请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履行义务的条件时(应有新的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的履行能力),随时可向法院提出申请恢复执行程序。二、中止执行的程序中止执行的原因一旦发生,人民法院即应依职权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当事人发现中止执行的原因存在时,应积极地将中止的原因告知法院或向法院提出中止执行的申请。中止执行的裁定,一旦
    2023-04-14
    457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中止履行合同的情形: 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 更多>

    #中止履行合同
    相关咨询
    • 在什么情况下合同可以中止履行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3
      可以中止履行的情况: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 在什么情况下合同可以中止履行呢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6
      可以中止履行的情况: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 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26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时,可以中止对合同的履行。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情形需要提供确切证据,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什么情况下中止履行合同?
      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6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而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当事人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时,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
    • 什么情况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1-13
      下列情况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一)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丧失商业信誉; (四)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