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心理存在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和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状态犯与继续犯的区别在于,继续犯的不法状态是与其行为同时处于继续之中,而状态犯只有不法状态的继续而无行为的继续。继续犯的不法状态是一种可罚性的不法状态,而状态犯其不法状态无论继续多久,都是不可罚的。
过失犯罪心理存在两种状态:一是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这类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的结果产生危害,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预见危险因素的存在;二是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表现为行为人在面对危险时缺乏应对准备,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或制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从而构成了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状态犯与继续犯的区别:
1、继续犯与状态犯,都有不法状态继续,即在时间上表现为继续的特点;
2、两者的意义不同。继续犯的不法状态,是与其行为同时处于继续之中,而状态犯只有不法状态的继续而无行为的继续。继续犯的不法状态,是一种可罚性的不法状态,而状态犯其不法状态,无论继续多久,都是不可罚的。
过失犯罪心理中的疏忽大意与过于自信的区别是什么?
疏忽大意与过于自信是过失犯罪心理中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疏忽大意是指行为人由于疏于思考、大意轻敌而致使犯罪行为发生,其主观上存在疏忽、不认真、不负责等心理。而过于自信则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能力过于自信,轻视了可能出现的危害后果而致使犯罪行为发生,其主观上存在轻视、不屑、自大等心理。
这两种心理状态在过失犯罪中都会对行为人承担的刑事责任产生影响。具体而言,疏忽大意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可以减轻行为人的罪责,但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过于自信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可以减轻行为人的责任,但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危害后果,避免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同时,法律制裁也应该根据行为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区分,以充分体现公平正义。
过失犯罪心理存在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和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两种状态。疏忽大意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可以减轻行为人的罪责,但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过于自信的犯罪行为在主观上可以减轻行为人的责任,但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过失犯罪中,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危害后果,避免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心理状态。同时,法律制裁也应该根据行为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区分,以充分体现公平正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心理特征与共同犯罪
200人看过
-
过失犯罪类型及其法律特征
280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两种类型的定义和特征
485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与测谎仪的关系
76人看过
-
过失犯罪基本特征有哪些如何认定属于过失犯罪吗
209人看过
-
犯罪预备的概念特征,犯罪预备的核心内容
53人看过
-
过失爆炸罪的犯罪特征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2过失爆炸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
-
单独过失犯罪与共同过失犯罪的特征是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01、主体的复合性。共同过失犯罪的主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其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还可以一方为自然人、另一方为法人。根据刑法第30条规定,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单位才应当负刑事责任。 2、主观的共同过错性。即共同过失犯罪的主体应具有共同的过失。 3、行为的共同性。共同过失行为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致损原因。 4、结果的单一性。共同过失行为所生的损害结果为一个统一而不可分的整体。
-
职务犯罪的特征,过失犯罪是什么样的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11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
犯罪预备的共同心理的特征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4内省疗法、动机和目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适合犯罪的共同心理倾向。2。18。13,其行为构成犯罪的: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群体犯罪心理是指在犯罪群体或落后群体以及副文化群体中,是犯罪心理结构中的重要动力因素,成为守法的公民:是指具有犯罪心理发生,以致发生危害结果: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情。15。3。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
-
过失犯罪就是不给钱,过失犯罪的认识特征包括哪些呢?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22一。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其特点有: (1)在认识因素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或只是预见到在他看来并非现实的可能性。 (2)在意志因素上,表现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状态,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能够避免结果发生的主观错误心理支配下的过失行为导致了结果的发生。 (3)在主观恶性上,过失犯罪远小于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