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一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的规定是什么?
《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规定,现就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提出如下意见:
第一条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加强协作、分工负责,对于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审判。
第二条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仲裁调解、公证债权文书所作出的裁定;人民法院准予强制执行的行政处理决定、行政处罚决定等所作的裁定;人民法院认可港澳台地区法院民事判决、裁定及仲裁机构仲裁裁决的裁定;人民法院承认外国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裁定及国外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的效力并予以执行的裁定。
第三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数额达五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碍执行。
第四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标的额超过一万元的,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第二款第五项“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人民法院责令申报财产,而被执行人拒不申报或不如实申报的,经过法院调查发现被执行人隐藏、转移财产的;
(二)被执行人违反禁止高消费令,受过处罚后再次进行高消费的;
(三)被执行人故意毁损、隐藏、转移或转让生效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特定物,致使特定物不能交付且价值无法弥补的;
(四)被执行人领取保险赔偿金后,不支付给保险事故中受到人身损害的申请执行人的;
(五)被执行人故意制造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公证等,企图逃避执行的;
(六)被执行人通过虚构债务、虚构优先权、虚构租赁关系等方式逃避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七)负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拒不交出或者隐匿、销毁、制作虚假财务会计凭证、资产负债表等相关资料,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八)负有腾退房屋等行为执行义务(应属无法替代执行的行为)的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人民法院采取民事强制措施后仍拒不履行的;
(九)被执行人妨害执行被人民法院采取民事强制措施后,有能力履行仍拒不履行的;
(十)申请执行的标的属于赡养费、抚养费、抚恤费、救济金、医疗费、工伤赔偿费等,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仍不履行的。
第五条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第二款“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是指行为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造成人民法院通过执行程序无法实现判决、裁定确定的内容。既包括判决、裁定全部无法执行,也包括部分无法执行(须达到本意见第四条规定的标准);既包括判决、裁定最终无法执行,也包括暂时无法执行。
第六条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过程中,调查发现被执行人有依法可以确定其权属的资金、动产、不动产等财产,如果被执行人未先予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报告财产的,不论其财产来源、用途、现状等如何,均认定为被执行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
第七条不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入,与执行义务人共同实施本意见规定的拒不执行行为,构成犯罪的,以共犯论处。
第八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刑事案件,由犯罪地(包括执行法院所在地)的司法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管辖更为适宜,可以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司法机关管辖。
对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的,由犯罪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居住地、单位住所地(单位注册地、实际经营地等)的司法机关管辖。
第九条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执行送达可以向本人或其同住成年家属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可以按审判程序中经确认的送达地址邮寄送达,可以公告送达,还可以采取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上述执行送达均可推定义务人对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知晓;但在诉讼期间都系公告送达且执行程序中仍以公告方式送达的情形除外。
第十条人民法院在案件执行中,对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人可以先行司法拘留,并在司法拘留期限届满5日前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移送案件。
如果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被执行人尚未到案的,公安机关在接到人民法院移送的后,应当依法立案,并及时采取侦查措施。
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的,应规范移送程序,把好移送标准。
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在案件执行中,应当注意相关证据材料的收集、甄别、固定、保存;对被执行人、协助执行人、担保人等的行为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的,人民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时应提供下列证据材料:
(一)犯罪嫌疑人身份情况的相关材料;
(二)犯罪嫌疑人负有执行义务或协助执行义务的基本材料;
(三)认定犯罪嫌疑人存在拒不执行或妨害执行行为的相关材料;
(四)认定犯罪嫌疑人拒不执行或妨害执行情节严重的相关材料。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法院移送的案件材料,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及时立案侦查;对立案依据不足的,应当开展相应补证工作。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需要人民法院配合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三条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应当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在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前自动履行或者协助执行判决、裁定,确有悔改表现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可视情变更强制措施,人民法院可依法从轻处罚。
第十四条人民检察院应当对涉及抗拒执行、干扰执行、规避执行的行为加强法律监督。
第十五条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刑事案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以提请本级综治委解决执行难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处理。
第十六条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本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以前制定的相关文件,内容与本意见不一致的,以本意见为准;本意见下发后,法律或司法解释有新规定时,按新规定执行。
只要法院所进行判决的相关案件或者是需要执行的内容,都是产生法律效力的。任何人都需要按照法院的相关判决来进行执行,一旦不进行执行的话,那么就涉及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相关案件,一般来说可判至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
拒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规定是什么?
104人看过
-
拒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规定是什么
365人看过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最高院的规定是什么?
330人看过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属于什么案件
165人看过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185人看过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235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自诉案件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1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第三项规定的,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一)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申请执行人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什么青海在线咨询 2022-05-06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2、该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书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依法负有履行义务的人以及协助义务的机构、个人(例如银行)。 (2)客观上,有能力支付。对于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不构成本罪。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的案件怎么处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09-29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活动。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唯一机关,它对各类案件制作的判决和裁定,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具体形式。判决和裁定一经生效,就具有法律强制力,有关当事人以及负有执行责任的机关、单位,都必须坚持执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进行申诉,而不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05-10拒不执行”是本罪的客观实行行为,也是本罪成立的行为条件。本罪客观实行行为在本质上表现为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因行为人使用了“拒”的方式,因而,在达到情节严重程度的情况下,其社会危害性就达到了构成犯罪所要求的程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第1条规定: 一、对下列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
-
什么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71、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2、该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强制执行力的公证书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依法负有履行义务的人以及协助义务的机构、个人(例如银行)。 (2)客观上,有能力支付。对于被执行人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的,不构成本罪。 (3)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故意拒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