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公司、企业滥用职权罪的客体是怎样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2 15:01:47 182 人看过

国有公司、企业滥用职权罪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量刑标准是多少

关于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的判刑标准的规定是: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处罚标准细分?

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细分的处罚标准: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的行为。

三、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的犯罪条件有哪些

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有公司、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背离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徇私舞弊必然会使国有公司、企业的正常活动遭到破坏,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害从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以及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他主体不构成本罪。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行为人的行为虽是直接故意的,但其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结果却不是直接故意的,亦即,其并不希望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其对此损害结果的发生多出于过失,亦不排除间接故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7月17日 13: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国有企业滥用职权签订的合同有效吗
    国业滥用职权依法签订的合同有效。如果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不具备下列无效的情形的,是有效的:一方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导致无效的等。国有企业滥用职权签订的合同有效吗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五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四十六条 
    2022-06-29
    377人看过
  • 国有公司滥用职权罪如何追诉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2、支持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3、造成恶劣影响的,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本罪的,综上所述。一、滥用职权罪损失认定方法是怎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渎职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的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一)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9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6人以上的;(二)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四)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
    2023-04-06
    444人看过
  • 国有公司职权滥用罪案件的立案要求
    滥用职权罪的立案标准:第一、一人以上死亡,两人以上重伤,五人以上轻伤;第二、二十万元以上的经济损失;第三、造成公司停产、严重亏损、破产;第四、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社会影响恶劣;第五、公私财产遭重大损失;第六、徇私舞弊,有上面之一的;第七、自身或强令他人弄虚作假,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继续、扩大,或延误抢救工作;第八、其他损害国家声誉,社会影响恶劣;第九、其他致公私财产遭重大损失的。国有公司法人职责1、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责的负责人。2、法定代表人应在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章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代表企业法人参加民事活动,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全面负责,并接受企业全体成员和有关机关的监督。3、企业法人有违法行为时,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4、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应向登记
    2023-07-01
    249人看过
  • 国有企业滥用职权罪责任的追究方式研究
    行为人构成国有企业人员渎职罪既遂并给国家造成严重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他主体不构成本罪。、国有企业滥用职权罪与贿赂罪的关系国有企业滥用职权罪与贿赂罪的关系即行为人接受他人的贿赂后又滥用职权给他人谋取利益并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则同时触犯本罪与受贿罪。这时,滥用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只不过是受贿得以实现的条件,因此,只要能构成受贿罪,滥用职权的行为不再具有独立的意义,对之应以受贿罪从重论处。如果收受的贿赂不大不能构成受贿罪的,则应依本罪治罪,而不能不以犯罪论处,从而轻纵犯罪。《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06
    499人看过
  •  客体与滥用职权罪的相关法律问题
    滥用职权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滥用职权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滥用职权罪的客体是什么?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客体是指该罪所侵犯的对象或利益。滥用职权罪所侵犯的客体包括公共财产、国家
    2023-08-27
    361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量刑标准犯国企滥用职权罪怎么量刑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国家利益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本罪的,依照上述从重处罚。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修正案条文: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修改为: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国家利益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滥用职权罪是什么意思?刑法中滥用职权罪的意思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本罪主体是国家
    2023-08-09
    275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是否属于滥用管理公司职权罪
    滥用管理公司职权罪构成滥用职权罪。滥用管理公司和证券职权罪,是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批准或者登记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有关法律规定,滥用管理公司职权罪的判决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滥用职权罪量刑标准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滥用职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本条第二款规定,徇私舞弊犯滥用职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三条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023-07-07
    94人看过
  •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认定定罪量刑分析
    一、什么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滥用职权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滥用职权罪(取消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名,刑法第168条),是指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以及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二、犯罪构成(一)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有公司、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背离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徇私舞弊必然会使国有公司、企业的正常活动遭到破坏,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害从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2023-06-11
    374人看过
  • 减刑措施在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中的应用
    我国的减刑主要针对的是少数几种自由刑的减免,尚未涉及权利刑、财产刑、生命刑的减免。如果国有企业滥用职权被判刑的,在执行期间,如果能够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如果能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对于减刑之后的刑期,如果是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如果是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滥用职权罪判几年,减刑条件是什么犯滥用职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应当减刑的条件:(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2023-06-30
    139人看过
  • 国有控股公司构成滥用职权罪吗
    滥用职权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要求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是国有控股公司的工作人员可以构成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一、如何构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合同失职被骗罪的构成: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只有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才能构成本罪。2.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过失构成。3.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二、滥用职权罪如何判刑滥用职权罪的判刑: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损失,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会被法院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导致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会被法院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以上行为,导致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按前款处罚。三、受贿罪主体范围受贿罪的主体是国家
    2023-06-21
    72人看过
  • 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构成什么犯罪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索贿受贿罪是什么意思索贿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主动向他人索要或勒索并收受财物。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受贿罪,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般怎么判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般的判刑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三、贪污贿赂犯罪如何定罪量刑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受贿罪
    2023-03-20
    449人看过
  •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构成:1、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3、本罪的主体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4、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法院对于国有企业渎职罪的最新量刑标准?国有企业渎职罪量刑标准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第一、二款规定,国有
    2023-06-28
    177人看过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分别是怎样的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分别是:本罪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它不仅侵犯了公司、企业的正常管理活动,也因其产生的不正当行为有碍公平竞争原则,使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受到干扰。客观要件:1、索取或收受了贿赂。2、索取贿赂或收受贿赂的行为人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3、收受他人财物的目的意在为他人谋取利益。4、索取或收受了的贿赂必须数额较大。《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国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和国有金融机构委派到非国有金融机构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5-10
    269人看过
  • 如何认定国有企事业人员滥用职权罪?
    认定: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亏损,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以及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其他主体不构成本罪。国有公司与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有什么区别1、我国刑法同时规定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两罪的主体都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两罪都属结果犯,只有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或者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时,才构成犯罪。2、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客观方面不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在客观方面是表现为滥用职权,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
    2023-07-12
    17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公司主要负责人是什么职务,滥用职权罪和滥用职权罪区别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1-09
      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而破产或者严重亏损,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而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行为。
    • 滥用职权罪与国有企业滥用职权罪有什么区别
      天津在线咨询 2023-10-29
      1、是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只能出于过失,而后者只能由故意构成。 2、是危害行为不完全相同。前者在客观上表现为职责义务,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不作为,后者则主要表现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超越限度或者没有限度地履行职责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作为。
    • 公司的领导滥用职权现在导致了企业的损失,国有公司滥用职权损失认定是怎么认定的?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十六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
    • 国有企业职务侵占罪和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13
      1、是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只能出于过失,而后者只能由故意构成。 2、是危害行为不完全相同。前者在客观上表现为职责义务,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不作为,后者则主要表现为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超越限度或者没有限度地履行职责的行为,一般表现为作为。
    • 滥用公司职权罪中的滥用公司证券职权罪有哪些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11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1、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违法予以批准.登记,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2、金融证券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违法予以批准,严重损害公众利益,或者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的;3、工商管理部门.金融证券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公司设立.登记申请或者股票.债券发行.上市申请违法予以批准或者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