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规定,诉讼时效是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一、诉讼时效的法律要件是什么?
诉讼时效要件是指适用诉讼时效的要件。
1、须有请求权的存在。诉讼时效是对请求权的限制,没有请求权,也就无从适用诉讼时效。
2、须有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诉讼时效是对权利人的督促,实际上也是对义务人的保护,如果权利人怠于行使权利经过一定的期间,又没有其他事由致使诉讼时效中断或中止,则诉讼时效产生法律效果。
3、怠于行使权利的事实持续存在,致使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届满有时又称为诉讼时效结束、诉讼时效完成。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胜诉权自动消灭。如果有使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的事实,诉讼时效还可以“拉长”,即中断时重新计算,中止时,将中止时间段剔除后继续计算。
二、违约金过高可以减少吗?
违约金过高是可以减少的;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
租房合同诉讼时效是几年租赁合同审查
126人看过
-
违约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为几年?
333人看过
-
诉讼土地租赁合同违约时效的计算是多久?
395人看过
-
房产合同违约几年有效诉讼?
165人看过
-
贷款逾期按合同违约起诉的时效为几年?
455人看过
-
2021年租赁合同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434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土地租赁合同有几年的诉讼时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16土地租赁合同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
租赁合同诉讼时效是多久租赁合同诉讼时效是多少台湾在线咨询 2021-11-24租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合同约定租赁时间约定为21年有效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10-17不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租赁期限为21年。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的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因此,不得在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赁期限为21年,超过的这一年无效。
-
租赁合同中对诉讼时效有何约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24租赁合同中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最长保护期限是二十年,也就是说,在租赁合同签订之后,如果合同的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发生纠纷的,受到侵害的权利人需要在三年之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斗则就会丧失胜诉权。
-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几年租金的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25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1、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出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租金收益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2、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