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有权对羁押犯罪嫌疑人做精神病鉴定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1 18:31:17 315 人看过

犯罪嫌疑人被派出所羁押之后,如果是为了查明案件事实,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派出所有权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精神病鉴定。犯罪嫌疑人的律师也可以要求做精神病鉴定。

民事纠纷派出所有权拘留吗

民事纠纷派出所有权拘留。但如果当事人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三十九条

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需要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鉴定聘请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1日 14:2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羁押相关文章
  • 在被认定为是犯罪嫌疑人后精神病犯人怎样关押
    在被认定为是犯罪嫌疑人后精神病犯人会被但单独关押,原本精神病犯人需要单独关押,精神病人应送精神病院看管。单独监禁是最残酷的惩罚形式。囚犯与社会隔离,只能年复一年地透过一片玻璃看着外面的世界。这种极端的孤立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对成千上万的囚犯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二、在我国精神病人杀人犯法吗?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2、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
    2023-06-28
    68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是精神病缓刑执行吗?
    一、犯罪嫌疑人是精神病缓刑执行吗精神病人犯罪不会被判处缓刑,精神病人犯罪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十八条【特殊人员的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缓刑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3-04-18
    325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自首可以减刑吗?
    一、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自首可以减刑吗自首可以从轻处罚,但不一定可以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二、精神病人犯罪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这是指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这种精神病人是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对其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2、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这
    2024-02-10
    492人看过
  • 派出所对精神病人打人可以处理吗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打人的,不予处罚,但是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打人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给予处罚。一、精神病打人犯法吗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具有辨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应当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二、精神病人杀人怎么办?精神病人杀人的,一般会这样处理:如果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杀
    2023-03-23
    320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期限,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在哪里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有其他罪行可以重新计算羁押期限,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在看守所,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逮捕。一、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期限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若是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自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二、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在哪里犯罪嫌疑人被羁押在看守所,被批准逮捕的嫌疑人一般关押在当地的看守所,对于已经批捕的犯罪嫌疑人,需要由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进一步对犯罪事实进行认定,并搜集犯罪证据,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在进行刑侦案件时,公安机关负责侦查案件,确定犯罪嫌疑人。检察院会根据公安机关的侦办情况出具逮捕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
    2022-07-21
    475人看过
  • 派出所怎么找犯罪嫌疑人
    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立案后,如果找不到嫌疑人的,要继续侦查案件,如果嫌疑人需要逮捕的,可以进行通缉。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公安机关发布。一、什么是通缉令?通缉令是指司法机关为了抓捕在逃犯罪分子,在一定范围内,利用张贴、广播、电视、网络等手段,对犯罪分子发出的通缉文书。其程序要求:1、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发布通缉令,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单位、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发布。2、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3、被通缉的对象必须是依法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包括已经被捕而在羁押期间逃跑的犯罪嫌疑人。4、通缉令中应当写明被通缉人的姓名、别名、曾用名、绰号、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户籍所在地、居住地、职业、身份证号码、衣着和体貌特征并附被通缉人照片,可以附指纹及其余物证的
    2023-03-10
    357人看过
  • 派出所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时间有何规定
    一、派出所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时间有何规定派出所的行政拘留时间不得超过二十日。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三十七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且被合并执行的,其行政拘留最长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六条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最长不超过二十日。第十七条共同违反治安管理的,根据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在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处罚。教唆、胁迫、诱骗他人违反治安管理的,按照其教唆、胁迫、诱骗的行为处罚。二、行政拘留有案底吗行政拘留没有案底。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
    2024-02-23
    412人看过
  • 如何知道一个轻微的精神病犯罪嫌疑人有没有精神病?
    启动精神病鉴定主要有三种方式:(一)家属提出申请,提供嫌疑人患病或可能患病的相关依据(包括嫌疑人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然后依法鉴定;(二)公安机关查获或者发现嫌疑人有精神病症状,怀疑可能患有精神病的,为了更好的破案、诉讼、定罪量刑,启动司法鉴定;(三)检察院怀疑嫌疑人患有精神病的。精神病鉴定程序启动后,有关机关应当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者机构进行鉴定。在做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应记录在案,鉴定结论应以《鉴定证书审查意见》的形式作出。对鉴定有异议的,当事人可以在被告知时直接提出重新鉴定的要求,或者在开庭前要求重新鉴定。精神病患者因精神病离婚财产如何分割精神病离婚时的财产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进行分割: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得分割;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有协议的,按照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
    2023-08-05
    444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是认定犯罪了吗?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不是认定犯罪,羁押又称拘押,是在一定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状态。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羁押对象是被拘留或被逮捕的人犯。羁押的意义,在于防止人犯或犯罪嫌疑分子逃跑、自杀、串供、毁灭证据或继续进行犯罪活动,保证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告人在侦查中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案件,可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1个月。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免于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半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管理后1个月内宣判,至迟不能超过1个半月。第二审人民法院对管理的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1个月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一、重新计算羁押期限的情况是什么?重新计算羁押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六机关《规定》的规定,遇有下列情况不计入原有侦查羁押期限,即重
    2023-04-01
    469人看过
  • 派出所强制送精神病人
    派出所强制送精神病人条件:1、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2、对于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的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律师函应该向哪个派出所送还是本人去送律师函一般寄到家庭地址或工作单位,如果你默认没有留地址,只是登记了身份证信息的话,那就是寄到你身份证上面那个户口所在地或者派出所。因为,律师函是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刑事诉讼法》第三百零二条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第三百零三条根据本章规定对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由人民法院决定。
    2023-08-14
    175人看过
  • 精神病鉴定期间能不能羁押
    一、精神病鉴定期间能不能羁押在精神病鉴定期间,是否可以对嫌疑人进行羁押,需视以下情况而定:1.羁押作为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在终审判决前的暂时关押措施,其适用并不绝对排除精神病人。然而,精神病鉴定是一个关键过程,用于评估嫌疑人在犯罪时是否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2.在鉴定结果未出之前,若存在必要且合理的怀疑认为嫌疑人可能实施了犯罪行为,且其精神状态不足以立即释放而不致危害社会,那么羁押措施可能会被采取。3.但一旦鉴定结果确认嫌疑人在犯罪时处于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状态,根据法律规定,其将不负刑事责任,此时羁押的理由便不复存在,应及时释放并采取相应的监管和医疗措施。二、精神病人羁押后的处理精神病人被羁押后,其处理方式需依据鉴定结果及法律规定进行。1.若鉴定结果显示精神病人在犯罪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则应按正常刑事诉讼程序处理,包括可能的起诉、审判及刑罚执行。2.若鉴定确认其在犯罪时不能辨
    2024-07-28
    221人看过
  • 怎么鉴定嫌犯有没有精神病
    (一)家属提出申请,提供嫌疑犯曾经患病或可能患病的相关依据(包括嫌疑人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再依法鉴定;(二)公安机关查获或发现嫌疑犯有精神病症状,怀疑可能患有精神病的,为了更好破案、诉讼、定罪量刑等情况,启动司法鉴定;(三)检察院怀疑嫌疑犯患有精神病的。精神病鉴定程序启动后,有关机关应当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者机构进行鉴定,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对该鉴定有异议的,可以由当事人在被告知的时候直接提出重新鉴定的要求,或者在开庭前要求重新鉴定。《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四条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2024-05-12
    265人看过
  • 羁押犯罪嫌疑人31天合法吗?
    合法,对于羁押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应当严格根据实际的审理情况来进行处理,最长的羁押期限为37天,公安机关对被刑事拘留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经过审查后,认为符合逮捕条件,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在3日以内不宜对是否需要提请逮捕作出决定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羁押期限根据情况羁押时间长短不同:1、一般情况下的羁押期限关于羁押期限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2、特殊案件的羁押期限对于某类案件,在期限届满时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二个月。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此期限届满仍不能侦查终结的,经省级人
    2023-03-20
    264人看过
  • 犯罪嫌疑人患肝癌能羁押吗
    犯罪嫌疑人患肝癌能羁押,但犯罪嫌疑人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变更羁押的措施,如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吗1、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如果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有权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的条件如下:(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
    2023-08-01
    500人看过
换一批
#强制措施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羁押
    词条

    羁押基本上是一种逮捕、拘留决定以后的,依附于拘留、逮捕的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当然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强制措施。... 更多>

    #羁押
    相关咨询
    • 犯罪嫌疑人有权要求派出所作精神病检查吗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30
      为查明案情,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精神疾病鉴定。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三十九条为了查明案情,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需要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鉴定聘请书。
    • 在看守所羁押时有精神病,看守所送嫌疑人到哪里鉴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9-10
      “法医精神病鉴定”,是指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法医精神病鉴定,鉴定对象规定如下:对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下列人员进行鉴定;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被害人;2.民事案件的当事人;3.行政案件的原告人;4.违反治安管理应当受拘留处罚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羁押期间,作出精神病鉴定期间计入办案期限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第40条规定:.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根据上述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案件,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精神病鉴定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外,其他鉴定期间都应当计入办案期限。对于因鉴定时间较长,办案期限届满仍不能终结的案
    • 怎样看出犯罪嫌疑人有没有精神病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9-03
      启动精神病鉴定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家属提出申请,提供嫌疑犯曾经患病或可能患病的相关依据(包括嫌疑人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再依法鉴定;(二)公安机关查获或发现嫌疑犯有精神病症状,怀疑可能患有精神病的,为了更好破案、诉讼、定罪量刑等情况,启动;(三)检察院怀疑嫌疑犯患有精神病的。精神病鉴定程序启动后,有关机关应当指派或者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或者机构进行鉴定,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
    • 刑事拘留期间犯罪嫌疑人能拿去做精神病鉴定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2-24
      为了查明案件,有权识别嫌疑人的精神疾病。第二百三十九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程序规定,为了查明案件,解决案件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应当指派、聘请有特殊知识的人进行鉴定。需要聘请有特殊知识的人进行鉴定,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鉴定聘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