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养是一种教育改造方式,旨在帮助犯罪分子改正错误行为,不是刑罚,而是通过劳动教养来促进犯罪分子的心灵洗涤和道德修养。对于劳教人员的婚姻问题,公安部认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允许劳教前确实有婚约关系或已离婚的男女劳教人员向政府申请登记结婚或复婚,而未婚或已离婚的男女劳教人员相互间在改造期间建立了感情,并且双方要求结婚的,可根据情况劝导他们在解除劳教后结婚。如果劝说无效,亦应允许向政府申请登记结婚。
劳动教养并非一种刑罚,它是一种教育改造方式,旨在帮助犯罪分子改正错误行为。同时,施行劳动教养也不是对犯罪分子执行刑罚,而是通过劳动教养来促进犯罪分子的心灵洗涤和道德修养。接受劳动教养的人员,是其行为触犯了刑法,但又不够依法逮捕判刑,而由公安机关决定并执行行政处罚的人。实行劳动教养,主要是组织和强制劳教人员参加劳动生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文化技术学习,促进思想改造,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对劳教人员的婚姻问题,公安部认为,为了有利于劳动教养人员的改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劳教前确实有婚约关系,现在双方要求结婚,或已经离婚,现在双方要求复婚,都应允许向政府申请登记结婚或复婚;对于未婚的或已离婚的男女劳教人员,相互间在改造期间建立了感情,并且双方要求结婚的,可根据情况,劝导他们在解除劳教后结婚。如果劝说无效,亦应允许向政府申请登记结婚。
劳动教养人员能否结婚?看公安部怎么规定
根据公安部颁布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劳动教养人员不得结婚。因此,劳动教养人员不能结婚。这一规定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护劳动教养人员的身心健康,避免因婚姻问题导致劳动教养人员被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时,这一规定也体现了国家对劳动教养工作的重视和认真态度。
劳动教养并非一种刑罚,而是一种教育改造方式,旨在帮助犯罪分子改正错误行为。同时,施行劳动教养也不是对犯罪分子执行刑罚,而是通过劳动教养来促进犯罪分子的心灵洗涤和道德修养。对于劳教人员的婚姻问题,公安部认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允许劳教前确实有婚约关系,现在双方要求结婚或已经离婚,现在双方要求复婚的劳教人员向政府申请登记结婚或复婚。这一规定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和保护劳动教养人员的身心健康,避免因婚姻问题导致劳动教养人员被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
劳动教养人员可否办理登记离婚
191人看过
-
缓刑人员可以结婚吗劳动教养人员能否结婚
152人看过
-
与劳动教养人员结婚是否可以呢
387人看过
-
哪些人不能申请结婚登记
442人看过
-
登记结婚一年后,能否申请离婚
490人看过
-
在结婚登记地方能否申请离婚?
279人看过
结婚的登记流程有: 1、携带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双方的常住户口本、3张两寸近期的半身免冠红底合影照片到其中一方的户口所在的民政局进行办理; 2、民政局工作人员审查双方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颁发结婚证。... 更多>
-
哪些人不能申请结婚登记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0《婚姻登记条例》第六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五项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一)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 (二)非双方自愿的; (三)一方或者双方已有配偶的; (四)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五)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
-
缓刑人员能否申请工商登记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5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因为企业商业登记文件中包括营业执照也不可以不包括; 二、1、企业商业登记文件,一般为在从事商业活动中的文件,如:工商执照,代码证书,卫生许可证书等证照;或登记的行始文件,如企业组织构架表,任职证明;章程等; 2、营业执照,是企业的开业证明文件,证明企业以依法成立,并且企业做为主体产生经营活动
-
能和劳动教养的人结婚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05与劳动教养人员结婚可以。劳教人员是因为有严重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由公安机关裁决,在劳教场所接受劳动教育的人员,属于行政处罚。法律没有规定不能与劳动教养人员结婚。《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第一千零四十七条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八周岁。第一千零四十八条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
-
能否为失信人员办理结婚登记?重庆在线咨询 2025-01-18在1998年出生的人,在2020年已经年满21岁。如果是女性,她们已经达到了法定的结婚年龄,可以办理结婚证。而如果是男性,则需要满22周岁才能办理结婚证。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规定了结婚的自愿性,禁止任何一方对他方进行强迫或第三者干涉。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则规定了结婚的法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对于晚婚晚育的情况,应该给予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