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庭检察院发现强制医疗案件有什么情形要向检察长报告
1、出席法庭的检察官发现人民法院或者审判人员审理强制医疗案件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应当记录在案,并在休庭后及时向检察长报告,由人民检察院在庭审后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2、法律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五百四十六条
二、强制医疗程序中必须证明三个事实要件
首先,要证明被告人的行为是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对被告人涉嫌犯罪的事实进行证明是大前提,是强制医疗的核心问题。证明有犯罪事实发生,犯罪行为是被告人所为,犯罪行为与现实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且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据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与一般刑事案件不同的是,这里不需要对被告人的主观故意进行证明,也不需要对其刑事责任的大小和从重、减轻处罚的情节进行证明。若无法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或者证明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则不能对其进行强制医疗,应当责令精神病人家属或者监护人对精神病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其次,要证明被告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证明被告人是精神病人且不负刑事责任,必须由有鉴定资质的鉴定人按照鉴定程序,在查阅病历资料、进行精神检查的基础上作出鉴定意见。至于被告人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需要综合全案证据进行判断。
再次,证明被告人具有现实的社会危险性,必须进行独立的证明,而不能根据被告人已经进行的暴力行为直接推定其具有现实的危险性。要根据被告人的精神病类型、严重程度、病情发展趋势、家庭监护情况,结合以往行为的调查、精神病专家的意见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
强制医疗机构出现什么情形,检察院可以事故监察
228人看过
-
哪些情形检察要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的申请
68人看过
-
检察院对法院审理的强制医疗案件提出纠正意见情形
296人看过
-
检察院发现被强制医疗人不符合强制医疗条件怎么处理
273人看过
-
检察院发现强制医疗机构有违规如何处理
155人看过
-
检察院收到强制医疗决定书后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的情形
470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检察院可以强制执行的检察院强制执行检察院的案件程序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9检察院可以实施强制措施。强制措施包括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拘留犯罪嫌疑人。对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人民检察院可以取保候审:(一)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取保候审不发生社会危险;(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取保候审不发生社会危险;(4)羁押期限届满
-
案件要不要向检察院递?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5本律-师有多年办案的经验,刑事案件的处理要考虑很多因素,要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确定办案的思路和办法,为了更好的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建议直接委托律-师,需要法律服务时请联系本人
-
检察院不予立案的案件,控告人不服,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院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02你可以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申请复议,也可以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请求人民检察院进行法律监督。附: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
-
检察院发现上诉案件有错误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5到现在也不知道您咨询的是什么案子啊?判决生效之后,检察机关也是可以提出抗诉的,不过那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进行的。也就是上级检察机关发现下级法院审理的案件确有错误,可以启动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抗诉。你作为刑事被告,在判决生效之后,如果不服判决的话,可以向上级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申诉,要求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
检察院出来的都报告了现在检察院不批捕了怎么办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10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既要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同时公检法机关仍然要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确有犯罪事实的,仍然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