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出租车没给钱,可以报案。拒绝支付出租车费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经属于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行为,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惩戒。
一、寻衅滋事怎么定性?
寻衅滋事是指行为人结伙斗殴的、追逐、拦截他人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其他寻衅滋事的行为。
寻衅滋事主体是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上故意,动机是通过寻衅滋事追求精神刺激,侵犯客体指向公共秩序向整个社会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包括以下几种行为: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二、寻衅滋事有什么定罪标准
寻衅滋事定罪标准为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存在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即可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本罪在主观上只能由故意构成。
为依法惩治寻衅滋事犯罪,维护社会秩序,有以下情节之一的认定为寻衅滋事:
1、行为人为寻求刺激、发泄情绪、逞强耍横等,无事生非,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
2、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意引发或者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主要责任的除外;
3、行为人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纠纷,实施殴打、辱骂、恐吓他人或者损毁、占用他人财物等行为的,一般不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
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规定的“情节严重”:
1、强拿硬要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的;
2、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精神病人、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老年人、孕妇、未成年人的财物,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3、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4、严重影响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的。
三、寻衅滋事罪怎么认定
1、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表现形式: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
打车不给钱拘留几天
287人看过
-
给人治病不收钱算非法行医吗
212人看过
-
车祸医院治疗对方不给钱
261人看过
-
酒后打车不给钱算滋事吗
65人看过
-
车款打给车主车主不给手续
420人看过
-
给老板打工不给钱咋办
226人看过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
70岁老人打人无法进行治疗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05受害者受到人身损害,医疗费用和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者必须赔偿。受害者因伤害而发生障碍的,增加生活上支出的必要费用和失去劳动力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抚养者的生活费、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者也必须赔偿。受害者死亡的,赔偿义务者除了应根据救治情况赔偿本条第一项
-
由于车祸保险公司赔付,钱已经打进法院,但迟迟不给转钱。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6开车撞伤了人,理赔是在保额内扣除医疗费用中的非医保费用需车主承担,其他由保险公司赔偿。双方事故理赔,是先从交强险的保额来赔偿,当理赔金额超出交强险保额时,会启动用第三者保险的保额来赔偿.超出三者险保额后,费用由你承担。交强险责任限额是指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保险公司对每次保险事故所有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车险的交强险责任限额分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110000元、医疗
-
-
法治进行时故意伤害罪判几年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20故意伤害罪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犯罪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受害人死亡或重度残疾的,可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
干了活就不给钱打电话还打不进去怎么办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6老板不发工资,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让劳动监察大队介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 2、《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