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所涉及到释放人员的相关条款,主要涵盖以下几项内容:
即第八十四条、第九十二条、第九十四条、第九十六条以及第一百七十四条。
具体而言,其中首先明确指出,在公安机关实施拘留行为之后若经查证属于不应当拘留之情况,或者公安机关发现检察机关所作出的不予批准逮捕的决断存在不当之处,则应当立即释放被拘留之人;而对于已被逮捕但经过进一步查明发现并不应采取逮捕措施者,亦应及时予以释放处理。
除此之外,当强制措施期限届满之时,相关人员也需要获释恢复自由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四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九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公安机关对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都必须在逮捕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九十四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如果发现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公安机关释放被逮捕的人或者变更逮捕措施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第九十六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一百七十四条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
法律依据:逮捕与释放
224人看过
-
释放根据哪一条
290人看过
-
合同条款解释的依据
68人看过
-
传讯的法律依据多少条
403人看过
-
存疑不起诉释放依据都有什么?
232人看过
-
假释的条件的法律依据
493人看过
-
来说明释放的法律依据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0释放的法律依据有: 1.刑事拘留后因证据不足释放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2.因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或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3.刑事拘留期限届满,因侦查需要变更为其他刑事强制措施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4.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而释放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三款。 5.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并撤销案件
-
后还有哪些释放法律依据?广西在线咨询 2023-08-05释放的法律依据有: 1.刑事拘留后因证据不足释放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六条。 2.因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犯罪或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3.刑事拘留期限届满,因侦查需要变更为其他刑事强制措施的,可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4.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而释放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第三款。 5.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并撤销案件
-
无罪释放申请赔偿的依据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07无罪释放申请赔偿的依据是《国家赔偿法》第十七条:行使侦查、检察、审判职权的机关以及看守所、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一)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不起诉或者判决宣告无罪终止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对公民采取逮
-
当庭无罪释放的含义和依据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9无罪释放是司法机关宣布在押人犯无罪并解除其被拘禁束缚的状态,恢复其人身自由。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以及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各自决定逮捕的人,依法讯问时发现其不构成犯罪,均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人民检察院审査起诉时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并立即释放被告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不构成犯罪,则作出无罪判决,并在宣判后释放在押
-
刑拘转取保候审的释放依据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15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