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暑算不算工伤呢赔偿
劳动者在高温环境或气候条件下进行工作,所导致的中暑病症,皆可被列入工伤范畴。
在此情况下,雇主应对工伤人员提供如下相关补偿: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与福利待遇;前往非统筹地区就诊时所需的交通及膳食费用;安装或配置伤残辅助器具的相应费用;治疗工伤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以及康复所需的额外费用;以及其他适用于此类情况的相关费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对于因工伤事故引发的下列各项具体费用,均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予以支付:
(1)治疗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及其康复费用;
(2)住院期间的伙食补贴费用;
(3)前往统筹地区以外就诊时所需的交通及膳食费用;
(4)安装或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的费用;
(5)生活无法自理者,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的生活护理费用;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及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每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7)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应当享有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8)因工死亡的,其遗属有权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以及因工死亡补助金;
(9)劳动能力鉴定所需的费用。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第十九条
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二、仲裁工伤赔偿需要离职吗
工伤赔付不用非得辞掉工作。
工伤保险根据情况不同赔偿也不同,没受伤就恢复上班拿钱;受伤了,劳动能力评估结果一出,马上就能算清当下该给多少,包括一次性伤残补贴和你能不能享受到每月的伤残津贴这些事儿也都在这个时候搞定;最后,如果你决定跳槽,还会再给你点儿一次性的工伤医疗救助金和就业帮助资金。
这部分怎么算,就看你在哪儿生活了,各省标准都不一样哦!
-
工作时中暑算工伤,单位不赔偿怎么办?
278人看过
-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中暑受伤算不算工伤
163人看过
-
职业病算不算入工伤赔偿范围呢?
405人看过
-
劳动者在岗位上中暑身亡算不算工伤?
489人看过
-
工作过程中中暑被认定为工伤怎么计算赔偿金
59人看过
-
广西:职业性中暑算工伤
435人看过
-
中暑算不算,听说十八大后中暑算工伤,不知是真是假?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6是工伤。中暑已经被纳入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患职业病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四)患职业病的。
-
工作中暑算不算是?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6高温天气,室外工作者很容易中暑。有户外劳动者因中暑就医,自掏腰包付费达十余万元,却不知该如何寻求帮助。东莞市社保部门表示,重症中暑可以认定为职业病,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职业病被认定为工伤,可以得到治疗费用的报销。社保局:中暑可作为工伤报销据了解,职业性中暑分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常见的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属于重症中暑。市社保局相关部门表示,重症中暑可以认定为职业病,根据《广东省工伤保险条
-
工伤工资计算工伤中暑能提高赔偿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082012年,国家安监总局、人社部等部门联合下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其中的第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我国《职业病目录》将物理因素所致中暑列入职业病范畴。这是一种在高温作业环境下,劳动者因体内热平衡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因此,职业性中暑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
-
中暑工伤鉴定可以吗?中暑算工伤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8上班期间中暑,属于原国家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职业病目录》中高温作业过程中因物理因素所致的职业病,按《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四)款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
-
暑期工在打工过程中不小心摔伤算不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2你可以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书拿到之后,治疗结束后,可以申请伤残鉴定,伤残鉴定向当时作出工伤认定的劳动部门申请。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向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提起仲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