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2008-4-1316:16:53来源:审计教育网
金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审计机关担负着金融审计的重要职责,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者不容回避、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根据风险基础审计理论,我们可以将金融审计的风险分为两大类,一是来自于被审计金融企业的风险,这包括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给审计带来的风险和内部控制或经营管理不确定性给审计带来的风险;另一类是审计主体自身由于未能发现被审单位存在重大错弊而形成的风险。对于金融企业的环境风险和内部风险,审计人员无法控制,但可以定性分析,也可以量化,这就要求对金融企业的审计监督必须以金融业务循环为轨迹,实行动态跟踪,侧重于过程和程序。而对于审计主体自身的风险控制,可以归结为人和制度的控制。审计风险的管理是一个有机体系,防范金融审计风险应采取以下对策:
1、做好详细周密的审前调查和初步分析性复核工作。审计人员应全面了解被审计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内部控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在行业中所处的状况、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情况,进行系统的风险分析,初步确定合理的重要性水平,确定适当的审计策略,据以制定详细和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案,明确审计范围与重点,指导审计人员的操作,提高现场实施审计的工作效率。
2、根据不同情况确定重要性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和内部控制的健全程度,结合审计人员专业判断,对总行和不同的分支机构、对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分别确定不同的重要性水平。
3、执行规范的审计程序。随着《金融审计准则》和《商业银行审计指南》的出台,商业银行审计应进一步规范。通过审前调查和初步分析性复核,评估固有风险;通过内部控制调查和测试,评估控制风险;最后根据风险基础理论确定实质性检查的范围和重点。在审计时,做好分析性复核与计算机审计相结合;重大项目详查与抽样审计相结合;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揭露问题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4、以业务循环为基础,搞好业务经营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有机结合。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发生在业务经营环节,因此在审计中应以业务循环为基础,按照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资金融通业务、联行清算业务和其他业务来分工进行。因为银行的各项业务自成体系,若按传统的会计科目法进行分工审计,势必将银行经营中的内在联系割裂开来,不便于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和执行分析性复核,会降低审计工作效率,也不便于揭示和分析各业务循环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5、增强风险意识,提高人员素质。防范审计风险,关键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只有金融审计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审计风险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审计风险。同时,要在审计业务培训的基础上,针对金融审计的特殊性,加强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的理论和实务技能、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审计机关可分期分批将金融审计人员送到金融企业进行跟班学习,充实金融业务知识,提高审计人员的政策、业务水平。
6、正确使用判断抽样方法,抓住问题的实质。运用判断抽样法,抽查金融企业有代表性的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内容,查深查透那些能代表总体特性的个体,是目前金融审计较好的抽样方法。如要弄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关键在于弄清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原因,按照银行对信贷资产的“五级清分”制,即将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大类,我们在运用判断抽样的方法时,一般应抽取后三类的资产进行审核,分析原因,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又如选择延伸调查贷款单位,要抽查那些贷款金额大、转贷次数多、付息能力差的贷款企业。
7、以计算机审计技术为突破口,创新审计技术与方法,实现审计手段的现代化。今后的商业银行审计,必须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审计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计算机审计。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会计数据、业务数据的处理结果是否真实可靠,不仅取决于会计人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因素,而且还取决于数据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是否准确可靠,业务操作、处理流程是否符合要求等,这些方面内容复杂、技术性强,可能进行舞弊的手段和途径较多,且不易防范和检查,增加了审计难度。审计人员除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审计等相关知识技能,熟悉有关政策法规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了解计算机信息系统,才能满足计算机环境下审计的需要。
-
防范质押融资风险的对策
274人看过
-
防范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的措施
243人看过
-
对我国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322人看过
-
融资融券基金的风险防范
102人看过
-
【金融犯罪】金融犯罪的防范对策
335人看过
-
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195人看过
审计风险是对含有重大不实事项的财务报表产生错误判断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审计人员可能误认为财务报表含有重要差错的风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可以重新考虑或增加审计步骤,这些步骤经常使审计人员得出正确的结论。审计风险的大小受内在风险、控制... 更多>
-
能怎么防范审计风险天津在线咨询 2024-08-25防范审计风险可以通过加深认识,全面排查等方式来防范。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客观认识风险审计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相当风险的职业,审计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 2、全面排查风险,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分布于审计各个要素之中。 3、健全风险防控制度,在规章制度的健全方面完善,最重要的是结合实际,增强制度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4、审计风险防控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加强组织领导。
-
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及防范策略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08船舶融资租赁的风险及防范策略船舶融资租赁由于其起步较晚,发展不够全面,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金融租赁公司上游合作对象狭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既有金融风险的特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也存在一些行业特殊风险。特别是在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防范风险变得异常重要。有关专家指出,船舶融资租赁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积极完善市场、防范风险,并强烈呼吁早日出台与航运金融有关
-
如何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31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所谓审计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及审计风险》定义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在国家审计中同样存在因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和业务数据不真实和不完整,审计人员作出的审计结论和审计评价不恰当,导致审计风险,影响审计报告质量的问题。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要原因有:(
-
企业如何防范金融风险和风险控制?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17第一,金融风险防范是针对一定主体而言的。不同主体在金融市场中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目的是不同的,其面临的风险态势和风险程度也是不同的,因此,防范的风险以及防范风险的措施也是不同的。 第二,防范风险的前提,是对风险有充分的分析和认识,即防范风险是一种自觉性的行为。 第三,防范风险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选择不合规的措施和行为。 第四,防范风险的目的在于实现预期的目标,因此金融风险防范的程度可用预期
-
如何去防范工程审计风险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5(1)分清工程属性,确定审计方向,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2)提高内审人员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是防范审计风险的主要途径。(3)提高审计技术运用水平,是防范审计风险的技术保证。(4)加强协调、分散风险是防范风险的又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