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讲述了有人散播他人隐私可能涉及侮辱罪或诽谤罪,而《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施行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有人散播他人隐私可能涉及侮辱罪或诽谤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施行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散 播 他 人 隐 私 会 怎 样 ?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和第一千零三十四条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否则,将被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散播了他人的隐私,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首先,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例如,造成他人损失、精神损害的,需承担赔偿责任。其次,有关机关还可以对其处以行政处罚,如罚款、行政拘留等。
此外,散播他人隐私可能构成诽谤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诽谤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诽谤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具有关联性,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综上所述,散播他人隐私的行为既可能受到民事责任的追究,又可能构成诽谤罪,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任何人都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避免进行散播他人隐私的行为。
尊重他人隐私权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散播他人隐私不仅可能涉及到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还可能给他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因此,任何人都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行为,避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同时,有关机关也应该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对于散播他人隐私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和制裁。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散播隐私应该判多少年
123人看过
-
散播公民隐私如何处理
100人看过
-
散播他人私密照片,如何处罚?
220人看过
-
民法典中社交软件上散播他人隐私如何处理
226人看过
-
传播他人隐私定罪量刑依据是怎么样的
178人看过
-
随意泄露、传播他人隐私该担何责
475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散播该人隐私一定构成犯罪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6-05散播他人隐私致人死亡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
-
散播他人隐私故意造成他人死亡那种犯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05散播他人隐私致人死亡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
-
散播别人隐私能够判刑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1(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
个人散播谣言罪如何量刑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13目前,我国刑法中没有散布谣言罪。散布谣言情节严重的,可以依照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追究侮辱、诽谤、挑衅的刑事责任。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构成挑衅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解释第二条使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严重情节
-
传播他人隐私定罪量刑依据是怎样的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16通常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传播他人隐私的这种行为情节严重的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严厉的量刑标准是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公民的住址,行踪信息,财产信息等都属于个人隐私,公民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