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职工期间受到暴力影响能享受工伤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20:30:29 373 人看过

劳动者在工作中受到暴力伤害如果可以认定为工伤是可以享受工伤待遇的。

一、单位食堂摔倒怎么处理

劳动者如果在单位食堂摔倒的话,可以去申请鉴定下工伤,符合条件的会批准理赔。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4)患职业病的;(5)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二、职业病的不属于工伤

职业病算工伤,如果属于职业病可以申请工伤,然后做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级别,要求支付工伤待遇。

三、工地做事摔伤算工伤吗

在工地上做事要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摔伤才算是工伤。劳动者在工地上做事摔伤不一定都是工伤,只有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导致摔伤的后果才能认定为工伤。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的场所内,因为工作的原因受到了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或者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为工作而受到了其他暴力行为伤害的意外事故伤害,也可以认定为工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6日 18: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女职工在怀孕期间能享受工资福利吗
    【法律意见】1、首先,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为:月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企业需要予以差额补足。3、如果单位没有交社保,产假期间公司应当按正常出勤发放工资。中国《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第四条规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产假工资规定:产假,工资应全拿。第一种:是用人单位为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的的产假期间的待遇为:1、生育津贴;2、生育医疗费用;3、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4、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费用。一、产前假女职工妊娠七个月以上,工作
    2023-03-04
    490人看过
  • 劳动者受伤在什么时间算工伤?
    一、劳动者受伤在什么时间算工伤?我国法律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工作时间前后,什么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故属于工伤,事实上是否属于工伤,关键要看发生事故的原因,比如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跟工作相关的原因受到伤害的,才能被认定成工伤。工作时间前后什么时间段发生事故属于工伤这个问题并无明确规定,但工作时间前后发生的事故不一定都是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二、
    2023-06-16
    366人看过
  • 员工在职期间能享受几次医疗期
    有时间的限制。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三条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超过法定医疗期仍需休病假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并按照规定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一、医疗期工资如何支付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教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
    2023-02-24
    458人看过
  • 工伤期间工人权益不受影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受伤职工的工资收入按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工资收入计算;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发生月平均工资计算。如果你的平均收入在2000元左右,治疗期间公司只按每月400元计发,是违反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条例摘录:新工伤保险条例一、第二条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二、第八
    2023-07-02
    181人看过
  • 劳动者在受工伤后几级工伤能退休
    国家自从实行了工伤保险条例。就已经取消了工伤退休的规定,不论是几级工伤,都不能提前退休。工伤一到四级的,可以离开岗位,按月领取伤残津贴,一直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其余等级,伤愈之后接续上班,到年龄退休,能否提前退休跟是否工伤无关,跟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有关,如果结论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全部缴费年限至少满15年,男性50周岁、女性45周岁可申请提前退休。一、退休年龄根据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规定,下列几种情况可以办理退休:(1)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
    2023-04-11
    257人看过
  • 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影响劳动者享受失业金
    一、合同到期不续签是否影响劳动者享受失业金员工与单位的合同到期自动不续签的是不可以领取失业金的,这是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劳动关系的解除,因此是不属于可以领取失业金的范围内的。如果是单位不与员工续签,但是员工想要续签的就属于非本人的原因导致的离职,因此是可以主张失业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五条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二、劳动合同续签时间是几年?《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三种:有固定期限,如1年期限、3年期限等等均属这一种;无固定期限,合同期限没有具体时间约定,只约定终止合同的条件,无特殊情况,这种期限的合同应存续到劳动者到达退休年龄;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例如:劳务公司外派一员工去另外一公司工作,两个公司签订了劳务合同,
    2023-09-10
    297人看过
  • 如何确保女工在孕期期间享受到劳动保护
    一、如何确保女工在孕期期间享受到劳动保护1.用工单位不得以女职工怀孕为由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2.孕期女职工不能适应原岗位职责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据有关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给予减轻劳动量或安排其他能够胜任的劳动。3.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工作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4.孕期女职工在工作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仍需计入劳动时间。5.其他方式。二、孕期女工被非法辞退怎么办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劳动法》第七十九条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
    2023-09-27
    258人看过
  • 职工违纪受伤影响工伤认定吗
    职工违纪受伤一般不影响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实行无过错补偿原则,即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发生的职业伤害,无论事故的责任由用人单位、职工或者第三者引起,无论用人单位在引起事故上有无过错,受伤害的劳动者主观上有无过失,均应认定为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024-05-19
    351人看过
  • 企业合不影响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李某于2011年5月26日进入蒙阴县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1200元。2011年8月15日上午10时许,杨某在工作时右胳膊不慎被机器挤压挫伤。工作期间,该公司未为杨某参加工伤保险。2011年9月,该公司因经营不善,与同行业的另外一家公司合并。2011年9月29月,杨某被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为工伤,后经临沂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9级伤残。杨某找到合并后的新公司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相关的工伤待遇。新公司称,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拒绝支付相关工伤待遇。杨某遂到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合并后的新公司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仲裁委经审理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第43条、第62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9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9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
    2023-06-10
    67人看过
  • 在试用期员工工伤到底能不能享受工伤待遇
    如果员工在试用期内受伤且被依法认定为工伤的,能享受工伤待遇。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而试用期也就意味着已经开始用功了,成立劳动关系,受工伤的自然可以依法享受工伤待遇。一、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己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你上班之日起,与用人单位建立了事实劳动关系。只要你在正常工作时间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劳动报酬。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
    2023-04-06
    182人看过
  • 劳动者在外出学习休息期间受到的伤害能否认定工伤
    劳动者受用人单位指派外出学习期间,在学习单位安排的休息场所休息时受到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个问题需要注意,这里“外出学习”一般是指用人单位安排的短期学习,不包括脱产或不脱产的学历教育学习、公派留学学习、停薪留职学习。这里“受到伤害”既适用于受到他人伤害或意外伤害也适用于劳动者因自身疾病死亡的情况。劳动者因工外出学习期间在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中受到他人或者意外伤害、突发疾病死亡的,因所从事的活动与工作无直接或间接关系,则不应认定为工伤。意外伤害如何认定工伤关于意外伤害如何认定工伤,要视具体的情形而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
    2023-07-23
    148人看过
  • 企业未参加工伤保险,劳动者因工受伤后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一、企业不为职工购买保险是违规的:1.首先应该明确公司不缴纳社保是不对的。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社会保险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件,用人单位必须按照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缴存工伤保险。企业没有给劳动者购买保险已经是触犯了劳动法。2.其次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3.所以即使单位没有给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员工依然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只要能够确认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发生工伤后,无论公司有没有缴纳社会保险,都要尽量走工伤认定的合法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用人单位不为职工参加保险,职工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在《工伤保险条例》颁布以前,有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但不参加工伤保险,这部分单位的职工是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以及如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没有具体
    2024-04-24
    115人看过
  • 职工超过法定劳动年龄受工伤可享受赔偿吗
    职工超过法定劳动年龄受工伤可享受赔偿。用人单位聘用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务工农民,在工作时间内、因工作原因伤亡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
    2023-05-08
    161人看过
  • 停工留薪期内工伤劳动者享受什么待遇
    劳动者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除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外,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发给,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护理。这里所称的原待遇是指职工在受伤或未被确诊患职业病前,原用人单位发给职工的按照出勤对待而发给的全部工资和福利待遇。注意: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之规定,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标准按照原工资标准计算。实践中,根据工作时间的长短,分别如下处理:(一)、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已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12个月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补贴以及加班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二)、发生工伤前在本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工伤前实际工作月数应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三)、发生工伤前工作未满1个月的,按合同约定的月工资计算其原工资标准;尚未约定或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的,按不低于本市职工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计算其原工资标准。
    2023-05-01
    277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劳动者在家受伤休养期间可以享受工资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09
      劳动者受工伤在家休养有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享受伤残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需要延长的,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 员工在工作期间遭受职业暴力,能算工伤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5
      员工在工作的岗位上,因为履行本人职责遭受到的暴力侵害可以认定为工伤。因为顾客闹事,员工履行本人工作职责进行制止而受到的暴力侵害是符合履行本人工作职责受到的暴力侵害的条件的。所以可以认定为工伤。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 劳动者受伤后,在劳动能力鉴定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享受停工留薪期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2-13
      可以的,在工伤医疗修养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伤者职工停工留薪待遇,按照原工资待遇福利不变;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另外,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后,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
    • 工伤期间职工依然享受劳动报酬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16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实践中往往存在职工每个月工资数额不固定的情况,如果计算停工留薪期前的工资数额,值得探讨。 经过对部分省份工伤保险实施办
    • 拿到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后,劳动者辞职,还能享受工伤待遇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1
      1.工伤职工在领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工作情况选择辞职,也可以选择继续留在用人单位工作。 2.工伤职工无论是否离职,都可以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及各地市出台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 3.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受伤被认定为工伤,可享受如下工伤待遇: (1)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 (2)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