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是否构成拒不执行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2 16:53:32 117 人看过

1、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违反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是否构成拒不执行罪,违反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造成严重后果,致使人民法院无法执行,将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违反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有关法律规定的,认定为刑法第311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拒不报告或者谎报财产状况,违反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和有关消费命令的行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后拒不执行的;(二)伪造、毁灭有关被执行人执行能力的重要证据,以暴力、威胁、贿赂、教唆等手段阻止他人作证的,贿赂、胁迫他人作伪证,妨碍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致使判决、裁定不能执行的;(三)拒不交付法律文书规定的财产、票证或者拒不搬出房屋的(四)串通他人,通过虚假诉讼、虚假仲裁、虚假和解等手段阻挠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五)阻碍执行人员进入执行现场的(六)侮辱、围困、拘留、殴打执行人员,致使执行工作无法进行的;(七)损毁、扣押执行案件的材料、执行公务的车辆和其他执行工具、执行人员的衣服、执行公务的证件,致使执行无法进行的;(八)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给债权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能够执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05: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行政强制措施是不是违法行为?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二条第二款,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了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坏,避免危害,控制风险扩大,对公民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因此,行政强制措施不具有惩罚性,不属于行政处罚。违法行为什么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违法与犯罪的联系是犯罪一定违法,违法不一定犯罪。区别是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比违法行为严重,犯罪行为大多数要负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违法行为与其他一些行为的存在着区别。首先,违法行为不同于违反道德的行为。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其次,违法行为不同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违法行为当然不能发生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希
    2023-08-08
    216人看过
  • 犯罪后是否必须强制执行措施?
    犯罪后不是必须采取强制措施。被告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取保候审:1、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以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取保候审不会造成社会危险;3、患有严重疾病、不能自理、怀孕或者哺乳婴儿的妇女,取保候审不会造成社会危险;4、拘留期届满,案件尚未完成,需要取保候审的。犯罪中止是否需要采取强制措施有犯罪中止情形发生,如果符合条件,对犯罪嫌疑人可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如先行拘留、取保候审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023-07-04
    285人看过
  •  15种强制执行措施:人民法院如何强制执行?
    中国法院在执行判决和裁定时,可以采用九种方法手段,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财物,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支付迟延履行金,以及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我国人民法院在执行判决和裁定时,通常会采用以下九种方法手段。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财物;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支付迟延履行金;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2023-11-26
    109人看过
  • 不服强制执行措施行政诉讼状怎么写
    一、不服强制执行措施行政诉讼状怎么写?1、标题。写明行政起诉状。2、首部。必须分别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情况。原告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地址等情况,由于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有管辖的范围,被告栏要写明被告机关或组织的全称、地址,以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3、正文。正文是行政起诉状的核心内容,包括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两部分。4、尾部。包括附项和落款。要写明起诉人的姓名、日期,在附项中写明本诉状副本份数。二、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有哪些?(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
    2023-06-15
    192人看过
  • 传唤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还是民事强制措施
    传唤不是行政强制措施。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行政强制措施的具体形式或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但不包括传唤:(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产;(三)扣押财产;(四)冻结存款和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有传唤吗行政强制措施没有传唤,传唤违法人员是为了案件调查的需要而实施的,所以传唤是属于调查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
    2023-08-18
    199人看过
  • 违建拆除是否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一、违建拆除是否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措施属于行政强制执行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二条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二、违建拆除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的流程1.发现违建。可以是执法机关自己发现,也可以有人或者单位举报发现;2.立案审批。执法机关认为有必要进行立案调查的,进行立案审批,该程序是内部程序;3.调查是否有相关规划手续,询问当事人、制作询问笔录;4.制作限期拆除决定书,并送达。若是未找到违建所有人则通过公告送达;5.限拆期限届满未自行拆除的,等诉期6
    2023-12-20
    498人看过
  • 强制执行措施和强制措施一样吗
    不一样。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的主要区别如下:1、目的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目的在于强制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的状态;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则是使相对人的人身与财产保持一定的状态,从而预防、制止或者控制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或危险状态。2、前提不同。行政强制执行的前提是法定义务人不履行法定义务;行政强制措施不以行政相对人不履行法定义务为适用条件,而是以危害社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前提。拘留和逮捕属于强制措施吗?属于。(1)拘留是指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采取暂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2)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发生社会危害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刑事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
    2023-08-02
    339人看过
  • 关于民事强制措施执行的探讨
    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了排除妨害,维护诉讼秩序,保证审判活动的正常进行,对妨害民事诉讼秩序的人采取的强制手段。民事强制措施的正确实施对维护我国民事(包括经济)行政审判和执行工作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各地法院民事强制措施执行还不统一。民事强制措施执行得不当或不力,会引发矛盾甚至发生恶性抗法事件,严重影响人民法院的正常工作,损及人民法院形象和法律的尊严。因此,人民法院民事强制措施的执行必须依法规范。民事执行的依据是通过民事审判程序作出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等也包括其他被法律赋予执行效力的法律文书,如仲裁裁决书、公证书等。所有这些执行依据都可以抽象出一个共性:即都是确认了申请人的民事权利,当这些被确认了申请人的民事权利不能实现时,那么申请人只能凭借生效法律文书请求国家以强制力介入以保障其权利的实现,这便是民事执行目的本质之所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条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
    2023-06-06
    54人看过
  • 能否反复实施强制措施
    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法定强制方法。一般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强制措施种类拘传: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的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监视居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拘留: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逮捕: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的一种,在一定时间内剥夺犯罪嫌疑
    2023-06-14
    361人看过
  • 诉讼期间是否停止行政强制措施
    一、诉讼期间是否停止行政强制措施在行政诉讼期间,一般不停止行政强制措施的执行,但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等情形的,可以裁定停止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二、原则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是公定力理论。行政行为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以非法违法的行为来处理问题,执行后不论造成的局面是否合法得当,但都是应该被视为为合法的法律效力。第二是必要维系行政管理秩序。因为只
    2023-06-15
    438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的强制措施可否复议,如何复议
    民事诉讼法的强制措施可以申请复议。民事诉讼法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罚款、拘留。罚款、拘留应当用决定书。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因此,民事诉讼法的拘留、罚款的强制措施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一、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包括哪些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法院对有妨害民事诉讼秩序行为的行为人采用的排除其妨害行为的一种强制措施。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一种排除妨害的强制性手段,也是一种教育手段。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的种类有五种:拘传、训诚、责令退出法庭、罚款、拘留。二、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哪些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包括:拘传、训诫、罚款、拘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第一百一十条,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应当遵守法庭规则。人民法院对违反
    2023-03-28
    280人看过
  • 拒不偿还个人债务法院能否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一、拒不偿还个人债务法院能否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欠钱不还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如果债权人依法向法院起诉并获得了胜诉判决,而债务人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中规定的还款义务的,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二)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三)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向仲裁机构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认定执行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
    2024-03-09
    381人看过
  • 在我国强制执行人跑了拒执罪是否构成?
    一、在我国强制执行人跑了拒执罪是否构成?被执行人逃避执行,够成拒执罪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处罚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二、拒不执行构成条件(一)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二)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包括应当履行的义务的全部或部分。(三)指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行为。没有能力执行的,不构成本罪。(四)情节严重的行为。是指下列行为:(1)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2)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3)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2023-04-28
    338人看过
  • 诉讼期间可以执行行政强制措施吗
    诉讼期间不能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九十四条,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因此,强制执行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期间不能执行行政强制措施。一、如何申请提起教育行政诉讼1.一审(1)起诉行政诉讼遵从不告不理原则,即当事人不起诉,人民法院不能主动受理。(2)受理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受理。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在法定期限内裁定不予受理。(3)审理人民法院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4)裁判(裁定和判决的合称)裁定是法院在案件审理判决执行中,就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判决是法院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2.二审二审指上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上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审理。我国行政案件的审理采取两审终审制度
    2023-02-22
    37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执行措施是否包括刑事拘留?
      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12
      民事诉讼中的未执行情形通常不会自动引发刑事拘留措施的采用。刑事拘留是一项暂时性质的刑法强制措施,适用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个体。在实践中,实施刑事拘留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正在实施犯罪准备阶段、已实施具体犯罪行为或犯罪行为已曝光、涉案人员可能被受害者或目击者指证为罪犯,以及住所或活动范围内有犯罪证据等。 民事诉讼主要涉及各类民事纠纷和权益争端,如合同违约纠纷和财产所有权纠纷等。当某个诉讼案件的法
    • 拘留未通知家属,强制措施是否违反刑事诉讼法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5-0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因此,您的丈夫被拘留后,公安机关有义务在24小时内通知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
    • 当事人因违反一个民事制裁措施的,是否还需要被法院强制执行?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1-26
      仍然可以拘留的,理由如下:1、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如果存在妨碍民事诉讼行为,或在执行中拒不按规定申报财产、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法院可决定予以拘留或罚款的处罚。2、在同一个案件中,如果当事人存在多个应该予以司法拘留的行为的,法院可以分别决定予以拘留。3、在不同的案件中,如果当事人均存在应该予以司法拘留的违法行为的,可由法院分别决定予以拘留。所以,如果当事人因在一个案件中被处
    •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的强制措施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3-10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 什么情况下采取强制措施,构成强制措施违法
      台湾在线咨询 2021-12-21
      犯罪嫌疑人必须采取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可以实施新犯罪;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或者可以破坏证据、伪造证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