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立预备犯的合理性的质疑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2 11:00:26 246 人看过

一、预备犯作为犯罪概念的合理性问题

从预备犯的定义讲,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或制造条件是指为了犯罪而做一些事。那么,这些事与犯罪的关系应如何定位呢?它们是否就是犯罪呢?很显然,这些事与犯罪有关联,因为这些事的指向正是犯罪,它们是犯罪的前提、前奏,犯罪的形成正是以它们为基础的,但能因此把它们界定为犯罪吗?一下子下结论似过于轻率。让我们先看看另外一些参照系再说吧。我们都很清楚,体育比赛的选手们在开始比赛前经常会做一些热身运动,以促进自己更快进入竞技状态,更远的是,在此之前组织者们还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这些活动都是整场比赛的构成部分,但人们很容易区分这些活动与比赛正式开始后的活动是两码事,后者才算是比赛。再如医疗手术,医生在进入手术室前,也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如准备工具,选择时间,进行净身等等,这些只能说是手术准备,却不能说是手术。同样的道理,犯罪与为了犯罪所做的准备,是有区别的,犯罪和犯罪预备各自构成一个完整的、互相独立的行为状态,它们并不互为依赖而是各自有自己的未遂、中止的意识过程。作为追究个体具体责任的刑法,应是就某个具体的预备行为展开评估,而不宜将它放在一个更为宽广的行为概念中——犯罪行为加以考评,那显然违反了刑法应有的谦抑性,然则我国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这一规定,正是把预备行为放在既遂状态的框架中进行评估从而认定它是犯罪的,显然不妥。

二、预备犯作为刑事处罚的合理性问题

我国刑法对预备犯所实行的罚则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这一规定表明,我国刑法把预备犯当成是既遂形态下的未完成状态,这与整个刑法体系起码有两点不协调:一是预备行为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行为形态,有着自己的未遂、中止、完成等各种行为状态。不同的行为状态具有不同的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中止的主观恶性大于未遂、完成的社会危害性大于中止,相应地应受到刑事不同的处遇。预备行为作为一个完整、独立的行为形态,有着自己的未遂、中止、完成等各种行为状态,然而刑法的这一罚则没有对预备行为各种状态的处遇作进一步的区分,只作了统一的规定,是有失公平的。二是预备行为的可罚性与我国刑事对犯罪的定义是相互矛盾的。我国刑法第13条对犯罪概念作了具体规定,详细列举了犯罪的各种表现,并在最末加了个但书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些规定表明,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只有危害性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才属于犯罪行为。反观预备行为,其社会危害性的严重性值得斟酌。由于预备行为尚未与具体的社会事物发生关系,在事实上并不具有任何实害性和潜在危害性。因为在预备行为这一个独立的形态里,全部意志和行为的完成只是完成了准备,它与着手实施是两个阶段两次意志选择的区别,完成了准备并不当然或自然地进入着手实施阶段,着手实施已经属于第二次意志的结果。因此,就预备行为的完成讲,它不具有实害性,而相对于着手实施阶段的第二次意志,它不具有必然的潜在危害性。从这个层面上讲,难以认定预备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进一步讲,一些已越过预备阶段进入着手实施阶段的行为,尚可能因情节显著轻微而不被认为是犯罪,那么毫无理由对处于罪责更轻阶段的预备行为实行必罚原则。↑

三、预备犯在司法实践上的合理性问题

上述两个方面讲了预备犯在我国刑法体系上的内在矛盾性。而在司法实践上,预备犯同样具有许多可以探讨的地方。首先是实践上的困难。前面讲到,预备行为在事实上尚未与具体的社会事务发生关系,它属于纯行为人范畴内的事,因此从客观上讲,对预备行为的考察、认定是困难的,我们如何去判断一个预备行为是处于预备阶段还是既遂阶段,还是中止状态呢?事实上,自我国制定刑法以来,相对于数千万起的刑事案件,我国因为犯罪预备行为而被处以刑罚的案件为100万分之一甚至1000万分之一以下的几率,那么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讲,设置预备犯这一概念无异于自毁原则,自寻苦恼。其次是实践上的矛盾。把预备犯放在我国刑法体系会出现相互矛盾甚至是会闹出笑话。试举例子加以说明。以盗窃为例,假设一个人为顺利实施盗窃,事先进行了踩点,了解受害人的生活习惯,在准确掌握受害人的行为规律后实施盗窃,但只窃得400元。在要走出受害人住房时却被警察逮了个正着。现在我们来对这起案件进行分析:①因为他事先踩点、观察的行为就是预备行为,且是为了实施盗窃,符合预备犯的条件,如果他于此时被捕,依法他构成了预备犯,应受刑事处罚;②假如他在行窃中被发现,那么他是犯罪未遂,依法也应受刑事处分;③假如他顺利行窃,不管是否被抓住,依法他只是违法行为,不应受刑事处分,因为我国对盗窃罪的界定为盗窃数额在500元以上。从这起案件我们看到,对于不以行为而以数量或情节定罪的罪名。预备犯的存在是个矛盾,它使行为人逐步从有罪走向无罪。最后是实践上的危害。设若有一个人老在我住房周边转来转去,我能否因此报警要求抓这个人呢?应该是可以的,因为这种情形已构成对我的影响,由此让我作出他是在实施犯罪预备行为的判断。可警方会对此起起重视吗?恐怕不会,他们多半要认为我是个有问题的人而不对此采取措施,大量的报道显示即使一些已然的实害事件或潜在危害事件,警方也多以不理睬处之,更何况是这种个人的判断。可预备犯又不与具体事物发生关系,只能进行个人判断,怎么办?如果对这种情形不加重视,则不可能去发现和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进行,警方也要因此背上漠视涉嫌犯罪的行为的罪名。但如果对这种情形加以重视,则可能导致警方滥用职权去侵犯公民的各种权利。

四、结论

综上所述,预备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着种种的问题和困难,显得与我们的刑法体系和司法实践格格不入。因此,在坚持我国刑法体系的大前提下,建议删除有关预备犯的立法条文或更改为只对特定罪名实行预备处罚,以促进刑法体系的完善协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10日 11: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预备相关文章
  • 合同性质:关于承揽合同的性质描述
    承揽合同:是指承包人按照定作方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并将工作成果交付给定作方,定作方接受工作成果并支付约定的报酬的协议。承包合同可分为一般承包合同和基本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前者包括加工、修理、印刷、定制、复制等合同,后者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建筑、安装等合同。其一般法律特征在于:1、承包人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动力独立为定作人完成一定的工作;2、其合同标的是具有特定性的工作成果,在合同成立时不存在,一经完成就具有特定性,不可替代;3、承包商在加工过程中遭受的意外损失风险由承包商独立承担。买卖电梯是承揽合同吗买卖电梯签订的合同不是承揽合同,而是买卖合同。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支付报酬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五条【买卖合同定义】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第七百七十条【承揽合同定义和承揽主要类型】承揽合
    2023-07-07
    256人看过
  • 关于规劝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自首的性质
    犯罪分子到案以后,规劝其他犯罪嫌疑人自首,显然是一种对国家、社会有益的积极行为,应当认定为立功予以鼓励和倡导。问题的关键在于,犯罪分子归案以后规劝同案犯自首的行为能否认定为立功。1.规劝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自首不同于供述犯罪事实。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归案后供述犯罪事实,仅包括供述其本人与同案犯共同犯罪的事实和同案犯身份、体貌特征、联系方式等信息,不包括应司法机关要求同同案犯联系,促成同案犯归案的情形。根据《解释》第1条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座谈会纪要》)指出,共同犯罪中同案犯的基本情况,包括同案犯姓名、住址、体貌特征、联络方式等信息,属于被告人应当供述的范围。公安机关根据被告人供述抓获同案犯的,不应认定其有
    2023-08-17
    396人看过
  • 犯罪预备的特征及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
    一、犯罪预备的特征犯罪预备形态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即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不同于犯意表示。犯意表示是指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二者的区别在于:犯罪预备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已具备特定的犯罪构成,我国刑法规定原则上要作为犯罪处理;而犯意表示,还不是行为,无论是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还是客观表现上看,都不是在为犯罪实施创造条件,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对犯意表示不能处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两种类似于犯意表示的行为不能认定为犯意表示而应以犯罪论处:一是某些具体犯罪的构成中所包含的口头或书面语言形式的实行行为。如侮辱罪、诽谤罪、煽动分裂国家罪以及教唆犯罪里所包含的言语行为,作为强奸罪、抢劫罪等犯罪的手段行为的威胁性语言。这些特定的语言在特定的犯罪构成中属于犯罪的实行行为,具备这些语言不但构成犯罪,而且不是犯罪预备,而是
    2023-04-22
    140人看过
  • 国家关于设备质保金的规定
    国家关于设备质保金的规定:1、一般情况下设备质保金的比例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间,具体数额由双方协商决定。2、发包人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保证金预留、返还等内容,并与承包人在合同条款中对涉及保证金的事项进行约定。设备质保金是3%还是5%设备质保金规定的是3%,原来的设备质保金是5%。因为预留过高的工程质保金会让承包人承受过大的资金压力,国家这一规定是为了减少施工企业的资金占用和现金流动压力,减轻施工企业的负担。设备质保金的规定具体如下:1、建设部有一个格式合同,规定的质保金是工程总造价的3%,一般工程都依据此比例执行;2、在质保期内,施工单位有对所建工程维修的义务,如果不尽此义务,那么建设单位可以另找他人进行维修,所需费用从质保金中扣除。剩余部分在质保期结束后,建设单位必须支付。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国家相关单位规定企业单位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在实践中,发包方与承包方会
    2023-08-04
    454人看过
  • 分析故意犯罪预备行为的法律性质
    需要结合具体的刑事案件进行具体的分析。不确定故意(又称相对故意、附条件故意),是指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具体内容及发展趋势的认识并不明确,而希望或者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而犯罪预备行为的客观要件要素符合某一犯罪预备在客观方面的特征,且主观上又具有该种犯罪的概括故意,就应按该种犯罪性质认定。哪些行为是犯罪预备行为1、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有: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的计划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
    2023-07-14
    357人看过
  • 预备犯罪的犯罪预备
    看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预备犯也应当受到刑事处罚,但对于预备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是指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开始犯罪的形式;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预备犯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考虑到犯罪预备行为毕竟还没有开始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刑法还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
    2023-08-09
    160人看过
  • 民法典关于设立质权的规则
    1、适用质权设立的一般规则。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无须订立书面合同。根据质权设立的一般规则,设立应收账款质押,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的质押合同,在发生纠纷时,书面合同也能很好地起到证据的作用;2、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445条并未规定办理应收账款出质登记的机构,但这并不代表民法典对原有登记机构的否定。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9〕第4号)第4条第1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以下简称征信中心)是应收账款质押的登记机构。”依此,在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机制尚未建立之前,征信中心仍应继续负有办理应收账款出质登记的职责,只是这一规定为下一步统一权利担保统一登记机构预留了空间而已。关于权利质权的特别规定(1)以票据、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质权人再转让或者质押的无效。(2)以载明兑现或者提货日期的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出质的,其兑现
    2023-08-18
    395人看过
  • 关于反诉的性质
    法律综合知识
    关于反诉的性质,争论较大,主要观点有特殊形式答辩说、特殊形式反驳说、特殊形式辩驳说、辩护方法说、攻击方法说和特殊之诉说等六种,笔者赞同第六种特殊之诉说。这是因为,特殊形式答辩说、反驳说、辩驳说、辩护方法和攻击方法说,其错误的前提,在于没有搞懂反诉的内涵,错误的症结,在于混淆了反诉与反驳、辩护的区别。笔者认为,反诉的性质在于它是一种特殊的独立之诉。这种特殊性,一方面表现为,反诉具有独立性,这可从以下四点得到证明:(1)反诉是被告提出的独立的反请求;(2)本诉的原告不因反诉的提起丧失本诉原告的资格,本诉的被告也不因反诉的提起丧失本诉被告的资格,本诉的原告、被告和反诉的原告、被告互不影响;(3)被告提起反诉,必须具有提起诉讼的权利,并要按起诉的要求向人民法院提起,反诉实际上是特殊形式的起诉;(4)反诉是在本诉经法院受理后提出的,是同本诉相对的(对本诉原告提起的),如果反诉提出在先,则该反诉就是本
    2023-06-11
    136人看过
  • "关于犯罪预备的定义及其内涵"
    犯罪预备的释义:1、犯罪准备是指在犯罪实施前的准备工作;2、犯罪准备与犯罪准备阶段的区别,犯罪准备是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停顿状态,犯罪准备阶段是行为发展的过程;3、犯罪准备与犯罪意图的区别,犯罪意图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之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揭示自己的犯罪意图。在确定犯罪准备时,只有正确区分犯罪意图,才能划清犯罪与非犯罪的界限;4、犯罪准备行为与实施行为的区别,区分犯罪准备行为和实施行为,犯罪的实施行为主要是刑法规定的行为。犯罪预备是什么所谓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实行犯罪,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已经进行犯罪的预备,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的,是预备犯。犯罪预备具有以下特征:1、从客观方面来看,必须具有犯罪预备行为,即具有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行为。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就是指搜取供实行犯罪使用的各种物品。所谓制造犯罪条件,是指除准备犯罪工具以外的为进一步实施犯罪提供便
    2023-07-15
    438人看过
  • 质疑工程收取好处费的合理性
    介绍项目收取好处费是否合法取决于具体情况:1、如果普通人介绍项目拿到好处费,按正常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合法的。介绍项目促进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施工合同,属于中介行为,可与委托人签订中介合同,并在中介合同中约定报酬;2、如果是国家公务员,利用自己的权利关系介绍项目是违法的。受贿罪可能成立,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律师费如何收取1、不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计件收费,每件收费不超过7000元。2、涉及财产关系的,实行按标的分段比例计算后累加收费。除每件收取不超过7000元的基本服务费外,可根据争议标的,再按不超过下列标的比例分段计算后累加收费。争议标的100,000元的部分免收100,000—500,000元的部分5%500,000—1,000,000元的部分4%1,000,000—5,000,000元的部分3%5,000,000—10,000,000元的部分2%10,000,000—50,0
    2023-07-09
    69人看过
  •  "犯罪预备中止:判刑与否的疑问"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对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中止犯罪,法院通常会从轻或免除处罚。根据故事情节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犯罪预备的中止属于中止。对于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中止犯罪,法院通常会从轻或免除处罚。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如何判断犯罪预备是否中止?犯罪预备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前,为了犯罪而进行准备工作的人。对于犯罪预备,我国《刑法》规定了中止犯和未遂犯的概念,同时规定了犯罪预备的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判断犯罪预备是否中止,需要考虑犯罪预备所处的具体情形以及其行为与犯罪既遂或犯罪未遂的区别。一般而言,犯罪预备在实施犯罪行为前,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而犯罪预备在犯罪实行终了前,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可
    2023-11-04
    162人看过
  • 真的有诈骗吗:关于空白合同的质疑
    如果按照合同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内容填补空白合同,则不构成欺诈。如果未按照合同双方事先约定好的内容填补空白合同的,则可能构成欺诈,严重的有可能构成犯罪。欺诈和胁迫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是否存在欺诈和胁迫,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是否真实应该由当事人自己决定,尊重他自己的意愿。对于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合同,是否可以申请撤销的,可撤销合同被撤销后,产生了和无效合同相同的法律后果,受害人完全可以根据真实情况决定是否撤销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微小,而对方履行合同是自己所期待的,因而愿意让合同继续履行,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所以,在日常法律事务处理中,大家应当避免签订空白合同,尽量使用未经修改的清洁文本格式合同。合同诈骗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的界限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1.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
    2023-07-03
    186人看过
  • 关于诈骗罪有预备犯吗?
    有的。《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诈骗罪预备犯罪怎么判构成诈骗罪的犯罪预备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根据《刑法》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8-11
    490人看过
  • 律师质疑证据的合法性
    询问记录,不是证人亲自向法庭所作的口头陈述。它只是侦查人员、公诉人借助证人所了解到的案件事实信息,从而借助此信息使案件的侦破得到进展。在英美证据法中,这种将证人在法庭外所作的证言加以书面记载所形成的证言笔录,被称为“传闻证据”。“传闻证据规则”下,这些传闻证据规则是上不了法庭的。法院开庭后对案外人做的询问笔录是什么证据人民法院开庭后对案外人做的询问笔录属于证人证言这种证据。证据一般包括以下的八种类型,具体如下:1、当事人的陈述;2、书证;3、物证;4、视听资料;5、电子数据;6、证人证言;7、鉴定意见;8、勘验笔录。一般情况下,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确定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在开庭以前,审判人员可以召集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2023-07-16
    15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但这一规定内容并不是犯罪预备形态的完整定义。应当认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犯罪预备
    相关咨询
    • 关于诈骗罪的犯罪性质
      四川在线咨询 2023-12-10
      诈骗罪属于财产犯罪,诈骗的构成要件为行为人行使欺诈行为让受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处分了财产或者财产性权利,受害人遭受财产损失而行为人获益,以上为属于构成要件。诈骗罪的法律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是诈骗罪的入罪标准。如达不到数额要求都不构成诈骗罪。
    • 关于刑法上的犯罪预备算犯罪吗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9-16
      犯罪预备是算犯罪的。在刑法的规定当中也出现为犯罪活动做准备的,会认定为犯罪预备,对于这类行为人会按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以犯罪预备是犯罪。
    • 关于应设立性贿赂罪的提议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26
      性贿赂犯罪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它和其他贿赂罪一样,其实质是侵害了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但是,传统的贿赂犯罪的内涵、外延已无法涵盖今天包括性贿赂犯罪在内的众多贿赂形式。为加强对性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应借鉴国外合理的立法模式,应设立性贿赂罪,对性贿赂犯罪进行立法,界定性贿赂犯罪的手段及形式,认定性贿赂犯罪的范围。
    • 犯罪预备属于犯罪预备的是什么?犯罪预备包括什么情节?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06
      犯罪预备包括一下,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这一规定,犯罪预备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也是一种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但是刑法将这一常见的行为方式单独列举予以明示。 (二)为实施犯罪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所谓犯罪工具,是指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所用的一切器械物品。准备犯罪工具,包括制
    • 关于募集设立公司的筹备程序
      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29
      募集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程序主要是:1)发起人签订发起人协议,明确各自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2)制定公司章程;3)发起人认购首次发行的股票;4)发起人支付出资;5)全体股东缴纳后,法定验资机构应进行验资并出具验资证明;6)选举董事长和监事会;7)申请设立登记;8)领取营业执照并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