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造成损失由哪个承担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1-27 16:35:59 67 人看过

一、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造成损失由哪个承担

民法典规定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而见义勇为这方面,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从上述规定就不难判断,朱某的见义勇为行为是不需要担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受损时的责任承担与补偿办法】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百八十四条【紧急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第九百八十条【受益人享有管理利益时的法律适用】管理人管理事务不属于前条规定的情形,但是受益人享有管理利益的,受益人应当在其获得的利益范围内向管理人承担前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

二、见义勇为法律特征有哪些

见义勇为有以下几个法律特征:

1、行为主体是自然人。

一般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在实施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见义勇为时,也应成为见义勇为的行为主体;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见义勇为时是否成为行为主体,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依据我国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其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否则其行为便无效。

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因缺乏自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因有独立的认识能力,可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如一九周岁的儿童救助了与其一起玩耍落入浅水不能爬起而有生命危险的幼童,其行为不能因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认定不是见义勇为行为。

另外,外国公民对我国公民和本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见义勇为,也应成为见义勇为的行为主体。

2、行为人主观上有为他人人身或财产权益避免或减少损失的意思。

这是见义勇为成立的主观要件。

也就是说行为人是在明知他人生命或财产有险的情况下,而自觉主动地去救护,其目的和动机是使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免遭或少受损失。

3、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保护他人人身或财产权益的具体行为。

包括勇于同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

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或援救,使之免遭或减轻损失;

主动抓获,扭送在逃或者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脱逃的罪犯,或者协助侦破重大犯罪案件,等等。

4、行为人的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道德。

5、行为人无法定或约定的救助义务。

无法定义务是指行为人无法定的权利或义务,行为人如有法定的救助义务,就不构成见义勇为。

如警察追捕逃犯,监护人救助被监护人等。

无约定的义务是指行为人与被救助人之间无因约定而产生的救助义务,这种约定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

6、见义勇为一般是在紧急的情况下作出的。

这种紧急情况既可以是人为造成的,也可以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以上知识就是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法治社会需要倡导、培育和维护公序良俗,谴责、制裁、摒除各类缺德行为或丑恶现象,需要大力倡导‘以和为贵’‘宽容互让’‘尊老爱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高尚行为。

《民法典》正是在这种文明基础上,将见义勇为等行为在立法上给予充分肯定。

切实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度困扰公众的“救不救”“扶不扶”问题,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重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31日 17: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无因管理和见义勇为的不同点是什么?
    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具体行为的危险程度不同。无因管理是指为避免损害他人利益而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见义勇为是指自然人为了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不受或者少受损失,冒着更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而做出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管理事务不符合受益人真实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规定的权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实意思违反法律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除外。无因管理的分类无因管理的类型如下:1、误信管理;误信管理是管理人误信他人之事务为自己之事务管理。产生误信的原因有几种,不同的原因会产生不同的法律关系,管理人所承担的责任亦不同。2、不法管理;3、幻想管理。无因
    2023-07-04
    130人看过
  • 见义勇为引发的无因管理纠纷
    昨天下午,安徽省黄山市首例因见义勇为引发的无因管理纠纷案一审审结,法院判决见义勇为中的受益人对见义勇为者承担相应的补偿义务。英雄家属起诉,究竟是降低了见义勇为的社会水准,还是对传统道德的一种挑战?这起案件在当地引发极大反响。2005年10月22日下午,歙县某旅社吴老板请民工吴某深入到8米深的水井里清理垃圾,民工吴某因缺氧被困落入水里。正在自家店铺忙活的焦金涛闻声迅速冲到现场,毫不犹豫地往腰上系了根尼龙绳就下井救人。起身的刹那因绳索断开而溺水,后由公安消防人员把两人救起,送入县人民医院抢救。被救民工吴某被送到医院救治后,身体迅速得到恢复,并已康复出院。而救人的焦金涛由于溺水时间过长和缺氧,再也没有醒来。由于我国对如何奖励、保护见义勇为人员的相关法规尚未制定,使得见义勇为者家属的一些事情不能够得到圆满解决,进而影响了其家属的正常生活。英雄的家属不得已选择通过诉讼解决家庭的实际问题。2006年5
    2023-06-08
    339人看过
  • 无因管理是什么无因管理与见义勇为的区别
    从法学理论上来说,见义勇为在我国民法中应属于无因管理的范畴。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害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见义勇为是指不负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而作出的行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在于具体行为的危险程度不同。这两种行为都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这是这两个概念的共同特征。虽然无因管理可以包含见义勇为,但是将见义勇为仅仅等同于无因管理是不妥当的。见义勇为作为无因管理中的一个特殊情形,特殊在“勇”上,即情况的急迫性和相当的危险性。《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九百七十九条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支出的必要费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务受到损失的,可以请求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管理事务不符合
    2023-06-17
    339人看过
  • 因见义勇为遭受损害的责任怎么承担
    一、因见义勇为遭受损害的责任怎么承担因见义勇为遭受损害的,侵权人需要对见义勇为者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如果找不到侵权人、侵权人无力承担民事责任,或者不存在侵权人的,则对于见义勇为者受到的损害由受益人,也就是被救者承担赔偿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二、未成年人致人损害的责任怎么承担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十八岁以下的人属于未成年人。因为未成年人大多是限制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可能很多人认为这种情况下致人损害不需要负责,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虽然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只有当其自身有财产时,才由其自身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在其财产不足以完全赔偿时,由其监护人补足不足部分。此外,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伤害,其监护人应承担赔偿责任,该赔偿责任属于
    2024-01-17
    241人看过
  • 见义勇为给第三人造成损害?
    见义勇为导致第三人损害的,该第三人可以请求侵权加害人赔偿,侵权加害人逃逸或者无力赔偿的,可以请求受益人适当补偿。其中受益人为被见义勇为行为帮助的人,加害人为加害受益人的人。如果见义勇为人有过错的,可以请求见义勇为人承担赔偿责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见义勇为给第三人造成损害?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专业律师:你的法律救星!你是否曾在法律困境中束手无策,无所适从?别担心!专长律师就是为了解救你而存在的!每个领域律师都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
    2023-12-05
    500人看过
  • 见义勇为是否会承担损害责任?
    见义勇为导致受助人损害的不需要承担责任,但是该免责并非是必然的。此处的见义勇为不需要承担责任,按照民法上的说法应该是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该见义勇为行为必须是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并且不是救助人故意引起的,符合以上情形时,对受助人造成损害的,才不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见义勇为牺牲的算烈士吗见义勇为牺牲的行为是否算烈士,需要根据行为人是否属是因公殉职。因公殉职,是在履行职务时牺牲、死亡。包括行政人员、公司职员、集体单位工作人员等,简单说是指履行职务时死亡。因公殉职包含的范围则相对广泛,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在公职期间因公死亡,如在出差途中发生车祸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第一
    2023-07-01
    128人看过
  • 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民法典中是一个特征吗?
    一、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民法典》中是一个特征吗?见义勇为与无因管理《民法典》中是一个特征;从法学理论上来说,见义勇为在我国法律中应属于无因管理的范畴;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损害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行为。见义勇为是指不负有特定义务的自然人,为使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利益免受或少受损失,冒着较大的人身和财产危险而作出的行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在于具体行为的危险程度不同。这两种行为都是一种自发性的行为。这是这两个概念的共同特征。虽然无因管理可以包含见义勇为,但是将见义勇为仅仅等同于无因管理是不妥当的。见义勇为作为无因管理中的一个特殊情形,特殊在“勇”上,即情况的急迫性和相当的危险性。二、无因管理的内容有哪些?《民法典》第九百七十九条管理人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管理他人事务的,可以请求受益人偿还因管理事务而
    2023-06-19
    72人看过
  •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担责吗
    一、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是否担责1、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担责,依法律规定,见义勇为产生的损失应由侵权人承担,因为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行为,在遭受损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加害人赔偿或受益人适当补偿。前者为侵权损害之诉(包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后者为无因管理之诉。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人身的财产损害赔偿范围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二、见义勇为致人死亡是否犯法1、一般如果认定为见义勇为的,是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的。2、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
    2023-06-12
    233人看过
  • 见义勇为中造成重大过失的该如何承担民事责任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结见义勇为中造成重大过失的该如何承担民事责任这类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有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背景:12月19日,民法典草案提请三审,为鼓励与保护见义勇为行为,草案三审稿新增规定: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京华时报发表颢钧的观点:“别让好人流血又流泪”,是近十余年来公共舆论场上不时就能听到的吁请。用制度保障见义勇为者也因此成为一个选项。我不太同意有的媒体把这一条新规捧上了天,认为新规解除了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将对弘扬见义勇为产生巨大推进作用。事实上,救助人造成受助人损害不担民事责任,还有个尾巴,即“有重大过失”除外。救助并非天然无责,见义勇为超过了必要限度,仍要承担民事责任。苛求救助不产生损害,当然不合情理。但救助者在救助之前,也要基于常识判断并尽量控制救助产生的损害——如果普通人的合
    2023-06-14
    225人看过
  • 见义勇为,意外造成受助人受伤需要承担责任
    一般来说见义勇为误伤被救人不需要承担责任。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见义勇为受伤,能不能要求受益人补偿见义勇为受伤,可以要求受益人补偿。见义勇为属于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因此受伤后既可以向加害人寻求适当补偿,也可以向受害人寻求补偿。让英雄有流血又流泪的,法院应当不予支持。但是补偿也应当合理,要求过量补偿的法院也应当不予支持。《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2023-07-24
    133人看过
  • 见义勇为造成他人死亡怎么判
    一、见义勇为造成他人死亡怎么判要看具体情况。《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所以,见义勇为致人死亡,其在法律上的认定会因为不同的情形而不同,比如见到某人甲正在殴打另一人乙,可以上前劝阻,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注意了。如果甲不听劝阻,依然使劲儿殴打乙,乙已经快要被打死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前来劝阻的人失手打死甲就是正当防卫行为。另一种情况,如果在劝阻之下,甲已经停止了自己的殴打行为,如果这个时候劝阻的人将甲打死,这个就是明显的防卫
    2023-06-02
    262人看过
  • 什么是见义勇为,如何理解见义勇为免责条款?
    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法条中的见义勇为适用有三个特征,即自愿性、利他性和紧急性。自愿性就是救助人自愿对他人实施紧急救助,而且强调非义务性,这不同于专业救助行为和职业行为。他性是指救助人必须是为了受助人的利益而紧急救助,为了自己利益所实施的紧急救助行为不能构成见义勇为。紧急性要求不马上实施行为就可能导致难以挽回的损失或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时间、空间或者行为上缺乏紧急性的不能构成见义勇为。《民法典》第184条是对善意救助人责任豁免的规定,该条颁布之后,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民法典设立的“好人条款”,为见义勇为者撑起了“保护伞”。律师补充:按照民法典第183条、第184条规定,因见义勇为而导致自己受伤的,应该由侵权者承担赔偿责任,并且在无侵权者或侵权人逃逸或无力承担民事责任时,可要求受益者适当补偿。同时,
    2023-05-07
    155人看过
  • 高铁见义勇为被判刑,如何认定见义勇为
    如何认定见义勇为国家没有相关具体的规定,各省有出台自己的管理办法。按照见义勇为行为的性质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两个方面。一种是与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行为,另一种是各类抢险救灾的行为。1、见义勇为的法律定义。严格来说,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制度之中,并没有对见义勇为的明确定义,只能够在一些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见义勇为应该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制止正在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合乎正义的行为。2、见义勇为的法律构成要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构成见义勇为行为至少需要下列法律要件。(1)见义勇为行为实施主体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指与法人相对的社会公民个体的统称。由于见义勇为行为是紧急情况下实施者根据主观判断后所采取的行为和行动,因此无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者、具有完全政治权利者抑或剥夺政治权利者
    2023-06-28
    317人看过
  • 见义勇为产生的财产损失找谁补偿
    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及法理,当有明确的侵害人且侵害人有赔偿能力的财产损害赔偿问题,按过错责任原则,由侵害人负赔偿责任,其赔偿数额应与受害人受到的损害一致;当有确定的侵害人且侵害人有赔偿能力的,人身权益损害赔偿问题,首先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其数额主要有因致害行为而承担的医疗费、误工费、生活补助费;其次,受害人应根据受益情况进行适当补偿;当没有侵权人或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时财产及人身权利的损害赔偿问题,赔偿权利人可要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给予适当的补偿(而非赔偿)。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紧急避险】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第一百八十三条【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受损时的责任承担与补偿办法】因保
    2023-06-13
    479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见义勇为者的损失谁承担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13
      见义勇为者在见义勇为的行为过程中遭受人身伤害或其他财物损失的,有侵权人的情况下,可以要求侵权人予以赔偿;若不能确定侵权人或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的,见义勇为者可以请求受益人在其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之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
    • 见义勇为造成的个人损失,应找谁赔偿?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的规定,为维护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使自己受到人身损害,因没有侵权人、不能确定侵权人或者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赔偿权利人请求受益人在受益范围内予以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首先应由两名加害者负责赔偿你的医疗费,当你无法找到加害者时,受益人应给予适当补偿。本案中,你可以向法院请求受益的那名妇女,给予你适当补偿。
    • 因见义勇为而受伤的,由谁承担民事责任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13
      1、应当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 因见义勇为造成死亡赔偿应如何计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9
      一、有用人单位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二)款“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情形,应当认定为视同工亡,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有: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丧葬费为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个月;(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
    • 因为怀孕未能出国,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9
      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赔偿怀孕不自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