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全款退回仍然会判刑的。职务侵占是行为犯,而且是公诉案件,一旦侵占,危害后果已经产生,无论是否退回财产都要定罪量刑。量刑标准看具体金额多少,涉嫌侵占罪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根据具体情节酌情从轻减轻处罚。
职务侵占罪的责任应当严格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来进行认定。根据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及人身危险性以及社会危害性,在法条规定的范围内,对行为人进行刑事责任的认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如何认定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仅限于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且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公司工作人员”,是指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和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所有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是指在依法设立的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包含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其他单位人员”,是指公司、企业人员以外的其他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由于实践中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种类繁多,辩护人在审査时,既要注意厘清国有与非国有之间的界限,也要注意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是否具有独立的财产权,这些情形可能直接影响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的界定。
-
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被判刑会退赔吗
53人看过
-
职务侵占资金退回怎么定罪
245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判刑欠款是否要归还
438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把钱还清大概会判多久
222人看过
-
侵占罪把钱还上还判刑吗
52人看过
-
职务侵占货款主动退回还会处罚吗
251人看过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立法体现: 1、刑法总则中的体现:我国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 2、刑法分则中的体现:在分则罪名方面,我国刑法作了相当详备的规定。在1997... 更多>
-
侵占劳动者职务罪全款退还会判刑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1-11-08职务侵占全额返还仍将被判刑。职务侵占是行为犯,是公诉案件。一旦侵占,危害后果已经产生,无论是否退还财产,都要定罪量刑。量刑标准取决于具体金额。涉嫌侵占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返还赃物和赔偿的,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返还赃物和赔偿行为可以弥补损害结果的程度、返还赃物和赔偿的金额和主动性,并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轻处罚。《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
-
职务侵占积极退还款项会判刑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18涉嫌职务侵占罪,因已经积极退还款项,可以从轻减轻处罚。《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本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职务侵占罪定罪量刑标准 1、法定刑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本单位财物
-
职务侵占还退回的钱还用还吗?会被判刑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14职务侵占全款退回仍然会量刑的。职务侵占是行为犯,而且是公诉案件,一旦侵占,危害后果已经产生,无论是否退回财产都要定罪量刑。量刑标准看具体金额多少,涉嫌侵占罪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根据具体情节酌情从轻减轻处罚。
-
职务侵占39万要判刑吗?把款退了可以缓刑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11、第271条规定:“、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数额巨大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3、如果2万元,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积极退赃,得到对方谅
-
职务侵占罪怎么判刑职务侵占罪能不能判缓刑天津在线咨询 2023-11-13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法院在审理职务侵占罪时除考虑自首、认罪态度及对社会危害程度等情况外,还主要考虑侵占财产的返还,能否取得受害单位的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