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协议一般是有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婚前协议无效的条款:
1、约定财产归子女所有很多夫妻在签订协议时会约定某一部分财产归子女所有,但这些财产仍然是由父母掌管。从法律.上来看,属于赠与没有履行,没有完成的赠与便不生效。实践中,此类约定争议较多,当然均以无效认定而告终。
2、不动产归双方共有但未作产权变更将一方名下的婚前房产等不动产约定为婚后共有,但实际又未办理产权更名手续,是一种赠与未完成的行为。在最终发生争议时,同样无法得到确认。
3、谁提离婚谁无财产此类约定往往会认为限制离婚自由权,而被认定为无效。
婚前协议的基本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2、双方对一方在婚前已取得的财产归属做出约定。
如果双方的意思是一方个人婚前已有的财产归其个人所有,则是否约定都无关紧要。如果双方的意思是一方个人婚前已有的财产在双方结婚后归双方共同所有,则必须在协议中注明。如果仅是约定一方婚前的部分财产在双方婚后作为共同财产,则应列明具体财产的情况,以免日后产生分歧和争议。
3、双方对一方在婚后取得的财产归属做出约定。
鉴于现行法律规定婚后一方取得的财产原则上属于夫妻共同所有,因此,只有双方有例外约定,才有必要在协议中加以注明。比如:婚后一方取得的财产全部归其个人所有,或者部分归个人所有,部分归共同所有。
4、双方对婚后家庭消费开支的分担。一些对婚后财产归属有特别约定的夫妻,则会对婚后家庭的消费开支如何分担进行约定,包括正常的家庭生活开支以及个人的消费支出。
5、家庭重大事宜的决策。
6、夫妻的忠诚义务。
7、一方的过错责任。
8、协议生效条件。
9、双方签字并注明签署日期。
当然,有些婚前协议当中的部分条款,类似于以后谁提出来离婚谁就不能分割财产,像这样的条款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但不代表整份婚前协议都不受法律保护。所以双方在拟定婚前协议条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遵守国家的法律制度。
-
夫妻之间签订忠诚协议的意义
384人看过
-
夫妻之间如何签订共同财产协议
494人看过
-
夫妻婚前协议要怎么签订才有效
309人看过
-
签订婚前协议的时间
64人看过
-
领证之前可以签订婚前协议吗
153人看过
-
夫妻之间私下签订协议公证费多少
358人看过
婚前协议,是指将要结婚的男女双方为结婚而签订的、于婚后生效的具有法定约束力的书面协议。协议书的内容是对双方各自的财产和债务范围以及权利归属等问题实现作出约定,以免将来离婚或其他事项产生争议。... 更多>
-
夫妻之间借钱需要签合同吗?夫妻之间签订的借款协议有效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8-19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共同财产出借给另外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其他的个人事务,应当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在离婚的时候,可以按照借款协议约定进行处理。 这种情形必须满足下面条件: ①协议订立的时间是:婚姻存续期间。 ②借款的目的是用于借款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个人事务的。 ③是以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出借的。 ④离婚时,这笔借款的处理按照协议中约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
夫妻之间可以签订离婚协议但不签保证书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061、夫妻之间签字的保证书的保证书不一定具有法律效力“婚内保证书”“财产协议书”等,如果确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现行法律,都是合法有效的。 2、但具体到个案,则需要探查具体情况才能确定。比如,附生效条件的保证书,条件的成就需要当事人举证证明。
-
夫妻之间能够签订财产继承协议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9婚姻法第九条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婚姻法第九条规定明确了夫妻要么是发展原来的家庭,要么是自己建立家庭,不能没有家庭。财产协议到时候就作废了
-
夫妻还有必要签订婚前财产协议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07签订婚前财产协议不是必要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签订,法律并不强制要求。根据相关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后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只要双方自愿,内容不违法,双方签字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
夫妻协议夫妻共同签订的协议有效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21婚内夫妻双方签订的协议如果满足以下条件的就是有效的: 1.订立协议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双方在订立协议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