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犯罪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认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2 14:20:46 465 人看过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认定

职务犯罪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了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和渎职侵权犯罪。其中腐败是最突出的表现,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反腐败斗争也因此成为了现阶段国家建设的重点。

修订后的刑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主要包括了12个罪名包括:

1、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贿罪

4、单位受贿罪

5、行贿罪

6、对单位行贿罪

7、介绍贿赂罪

8、单位行贿罪

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10、隐瞒境外存款罪

11、私分国有资产罪

12、私分罚没财物罪。

渎职罪总共包括34个罪名。包括:

1、滥用职权

2、玩忽职守罪

3、枉法追诉裁判罪

4、私放在押人员罪

5、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如何认定:

1、职务犯罪主体:职务犯罪的主体在我国法律中规定:一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二是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三是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四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侵害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3、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

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二、职务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1、犯罪动机的伪装性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犯罪活动时都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思想斗争,年龄越大,职权越高贸然行事的就越少。他们既想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索取非法利益或侵占公共财物,以满足自己的非法占有欲,但又希望不被别人发现以保持其现有地位的巩固,在这种思想动机下,他们就千方百计的打扮自己,给自己的犯罪行为套上一副假面具,正是由于这种伪装性所以他们很容易麻痹一些领导和群众,从而看不清他们的真实面目,在其先进、立功的假面具的掩盖下,在广大干部群众一时认不清的伪装下,他们便有恃无恐,胆大妄为,不断强化其犯罪动机,毫无顾忌地进行职务犯罪活动。

2、谋略上的合法性

他们企图利用法制不健全或政策不够稳定的空子,打着合法的旗号以合法的身份进行非法活动,企图既进行了职务犯罪又能障人耳目,以达到不受法律追究的目的,所以他们往往采取领导批准、业务需要、搞活经济、招商引资等合法的形式,巧立名目,化公为私,这种犯罪形式,在贪污犯罪和受贿犯罪中表现的比较明显。

3、占有上的贪婪性

犯罪的意念产生后一旦付诸行动,想再收回很难的,特别是职务犯罪,趋向性决定了拿钱欲望越强,胃口越大,逐步使个人私款极剧膨胀起来,这从一些经济案件中可以充分反映出来,有些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犯罪行为上表现出极大的贪婪性,原有的法律震慑、心理压力会被侥幸心理所代替。

4、对社会腐蚀危害性

国家工作人员往往在作案前后会用职权和金钱去拉拢腐蚀有关领导和知情人员或者是用小恩小惠去拉拢有关人员,或者用金钱收买他们作为用得着的人,或者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扩大势力,或者请客送礼,拉有关领导到黑恶势力盘踞的场所,娱乐消费腐蚀领导等等。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百八十三条

第一款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19: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职务犯罪相关文章
  •  概念理解:如何认定诈骗罪?
    这段内容描述了欺诈行为的刑罚和罚款数额。欺诈行为包括个人或公共财物,欺诈数额较大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欺诈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欺诈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或没收财产。如果本法另有规定,将依照规定。欺诈行为涉及个人或公共财物,欺诈数额较大的将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欺诈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欺诈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或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3. 欺诈罪的相关法律条款是什么?欺诈罪是指以欺骗、谎言、隐瞒事实等手段,使他人相信其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利益或者权利,并因此获得利益或者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
    2023-08-19
    145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其背后的含义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企业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开展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应当受到处罚。职务犯罪主要是指国家公务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具有一定管理、控制公共财产、人事关系等实权。职务犯罪的危害特征是什么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渎职滥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及社会正常秩序的法律规范,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其特征为:(一)发案点多面广,涉及各个领域。涉案范围在扩大、行业在增多,职务犯罪已涉及社会管理及相关行业各个领域,而其中腐败犯罪案件占90%以上。(二)发案数呈上升趋势,大案要案增多。(三)窝案、串案犯罪形态显著。职务犯罪往往发生于关联岗位、行业系统、上下级关联人员之间,他
    2023-07-12
    321人看过
  • 什么是犯罪预防概念?
    预防犯罪概念:犯罪的预防,也可称之为犯罪风险防范,指通过一定的机制、手段来发现、预防因不了解或违反《刑法》而产生的不利结果。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在社会中生存,不可能永远与法律风险绝缘。有效避免刑事法律风险,维护自身的自由和生命安全十分重要。由此可见,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类型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而言,《刑法》分则规定了十大类犯罪,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2023-04-25
    439人看过
  • 什么是渎职罪,概念是什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渎职罪的概念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一、主体要件是什么渎职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党委、政协、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都不属国家机关范畴,司法实务中出现了协管、协警及治安联防人员受国家机关的委托从事公务的现象。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立法解释规定: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
    2023-06-25
    300人看过
  • 劳务关系的概念是如何规定的
    一、劳务关系的概念是什么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的一方为需要的一方以劳动形式提供劳动活动,而需要方支付约定的报酬的社会关系。劳务关系由《民法典》和《民法典》进行规范和调整,建立和存在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其适用的法律主要是《民法典》。劳务关系、劳务合同是一种顾名思义的通俗称呼,在《民法典》中是没有这类名词的。属于承包劳务情形的劳务合同,似可归属法定的“承揽合同”,属于劳务人员输出情形的劳务合同,似可归属法定的“租赁合同”。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不同,没有固定的格式,必备的条款。其内容可依照《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规定,由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自主随机选择条款,具体约定。二、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有什么区别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
    2023-04-13
    110人看过
  • 什么是职务发明专利的概念?
    一、什么是职务发明专利?职务发明的概念就是指企业,国家工作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等的工作人员根据职务之便做出了相应的发明创造。这种情况下的发明的专利权的归属问题应该是属于单位,所以说如果在职务上面做出了相应的发明创造个人是没有专利权的,但是单位是需要给发明人相应奖励的。职务发明人与其所在单位的关系是一种劳动合同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则表现为雇员和雇主的关系。在专利法中,这种关系集中体现为职工完成的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问题,即职工完成的发明创造是职务发明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的问题。原则上,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从“合同优于法律”的原则,即有关发明创造成果权归属问题首先应当按照劳动合同中的约定来解决。专利权归属问题应该是职务发明其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单位应当对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奖励。二、类型职务发明创造分为两类:1、一类是执行本单位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包括下列三
    2023-04-13
    119人看过
  •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的概念和认定共同犯罪的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的成立要件1。共同犯罪的主要要件必须是两人以上;2、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必须是共同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必须是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的怎么认定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两个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则不构成共同犯罪。2、共同犯罪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3、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4、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客体。即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指向同一犯罪客体,这是共同犯罪的成立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和共同的犯罪行为的必然要求。三、共同犯罪责任查不清如何定罪1、就刑事责任而言,各行为人对同一对象的创伤分不清责任的,各行为人就此负同等责任;另外结合犯意的提出、人员的组织、犯罪工具的准备等全部因素来确定
    2023-08-09
    306人看过
  • 职务犯罪的概念及其种类有哪些?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贪污、受贿、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侵犯公民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关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罪名主要有以下三类:一、贪污贿赂犯罪,具体包括的罪名有: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赂罪,单位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隐瞒境外存款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二、渎职犯罪,具体包括的罪名有: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私密罪,过失泄露国家私密罪,枉法追诉、裁判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私放在押人员罪,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国家机关工作
    2023-07-04
    142人看过
  • 犯罪构成是指什么概念?
    一、概念所谓犯罪构成,指的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二、解释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行为人的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要件,有些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某些特定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
    2023-04-28
    338人看过
  • 职务侵占罪和职务侵占犯罪概念一样吗
    首先,犯罪主体不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只能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主管、管理和处理本单位财产的人员,而后者的主体是持有他人财产的人员。其次,犯罪的客观表现不同。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主管、管理和处理本单位财产的便利。行为人只要实施非法占有现有行为,就可以构成犯罪,不以拒不交出或退还为必要条件。侵占罪不需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现有行为实施后,必须以拒不退还或者拒不交出为犯罪成立的必要条件。最终,犯罪对象不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单位财侵占罪的罪犯包括行为人管理的他人财产、他人遗忘物和埋藏物。职务侵占罪和销赃罪有什么联系职务侵占罪是一种特定主体的经济类犯罪,而销赃罪一般是指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二者的联系一般是前后牵连关系。但职务侵占行为之后往往有可能进行销赃,但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嫌疑人的销赃行为属于事后不可罚的行为,因为二者属于高度牵连。据此,当同时出现职务侵占罪和销赃罪行为时,只能按
    2023-08-06
    76人看过
  •  认定职务犯罪的方法是什么?
    本文介绍了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要件。主观方面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客体要件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客观要件包括利用职务之便、滥用职权和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1、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要件: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2、职务犯罪的客体要件:职务犯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3、职务犯罪的主观要件:行为人对其行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种心理与心理状态。4、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我国法律规定职务犯罪的客观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利用职务之便;二是滥用职权;三是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 职 务 犯 罪 客 体 要 件 有 哪 些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履行职务之便,违反法律、法规,滥用职权,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2023-09-02
    309人看过
  • 职务作品概念特征是什么
    职务作品是指公民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工作任务所创作的作品。其特征是:创作的作品应当属于作者的职责范围;对作品的使用应当属于作者所在单位的正常工作或业务范围之内。在我国,除法律特殊规定以外,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事实作者,即自然人作者。此为“一般职务作品”。这里“工作任务”指的是公民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中应当履行的职责。这里“物质技术条件”,是指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为公民完成创作专门提供的资金、设备或者资料。一、种类归属单位作品即根据著作权法第11条第3款的规定,由单位主持、代表单位意志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作品,单位被视为作者,行使完整的著作权。一般职务作品除单位作品外,公民为完成单位工作任务而又未主要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创作的作品,称为一般职务作品。其著作权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作品完成两年内,未经单位同意,作者不得许可第三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与单位相同的方式使用
    2023-04-12
    403人看过
  • 关于预备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一、预备犯罪的概念是什么所谓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实行犯罪,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已经进行犯罪的预备,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的,是预备犯。犯罪预备具有以下特征:1、从客观方面来看,必须具有犯罪预备行为,即具有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行为。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就是指搜取供实行犯罪使用的各种物品。所谓制造犯罪条件,是指除准备犯罪工具以外的为进一步实施犯罪提供便利的行为,其中包括:(1)策划犯罪行动方案;(2)勾结共同犯罪人;(3)事先调查犯罪场所和被害人行踪;(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到来或者引诱被害人到达犯罪地点;(5)事先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6)筹集犯罪资金、练习犯罪技能等等。2、从主观方面看,必须具有犯罪预备的目的,即为了便于顺利地进行和完成犯罪。3、犯罪预备行为,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转为着手实施犯罪。《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
    2023-04-13
    386人看过
  • 界定计算机犯罪概念的原则是什么
    界定计算机犯罪概念的原则一般有有害原则、同类原则与全面原则。所谓计算机犯罪,就是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依据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从犯罪学角度界定计算机犯罪概念(一).犯罪学界定计算机犯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对计算机犯罪进行研究,使人们对于计算机犯罪的研究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以便分析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探讨各种预防和控制措施,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刑事立法提供借鉴。(二).犯罪学界定计算机犯罪的标准1.有害原则。这类行为(即与计算机相关的行为)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这是任何一类犯罪行为纳入犯罪学的犯罪概念的前提。2.同类原则。这类行为必须是和计算机相关的,并且这种相关性使它们在行为方式、危害的社会关系等方面都具有诸多的共同特征,因而有必要将它们作为同一类犯罪来研究。3.全面原则。犯罪学上的计算
    2023-07-29
    425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务犯罪指的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开展违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破坏国家职务管理职能的总称。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 常见的职务犯罪包括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单位受贿罪、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介绍贿... 更多>

    #职务犯罪
    相关咨询
    • 如何认定强奸罪,概念是什么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9-02
      1、强奸罪(刑法第236条),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2、罪与非罪的界限 (1)强奸罪与通奸行为 在男女发生性行为前,既不违背妇女意志,又无勉强女方变范的行为,双方从内心到外部表现形式完全自愿,属典型的通奸行为。即使事后,因被揭穿,女方为保住自己的脸面而告男方强奸,或因女方事后反悔而告男方强奸,均不能定强奸罪。 (2)对“半推半就”的奸淫行为的认定
    • 职务犯罪的概念有哪些
      辽宁在线咨询 2021-08-18
      对职务犯罪的概念,目前没有一致的解释和说法,世界各国的称谓也各有各的不同。笔者认为从广义上说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进行非法活动,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从狭义上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规定,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药品、医疗器械、医用
    • 职务犯罪的种类有哪些职务犯罪的概念是什么, 职务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9
      目前在我国的职务分类中主要有:法定职务、事定职务、执行职务、管理职务、决策职务、临时职务、固定职务、领导职务、非领导职务等等,我国的职务分类大典中记载有:8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职业。在职务这个名词中,所谓的“职”:就是职责、职权、职掌、这个职业就是“掌管”的意思。“务”呢,就是由职而产生的,所应承担的任务、事务、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职”,就要承担一定的事物,同时,根据职务的不同
    • 以犯罪作定罪的概念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30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 从犯的概念是什么, 从犯的认定与处罚与处罚, 应该如何认定共同犯罪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8
      我国刑法第27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这就是我国刑法关于从犯的法定概念。 从犯的认定与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这一规定,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这就是指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所谓起次要作用的正犯是相对于起主要作用的正犯而言的,是指虽然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属于次要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