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暴法:知情家暴不报会被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21:36:44 446 人看过

《反家暴法》明确,医疗机构应当做好家庭暴力受害人的诊疗记录;学校、幼儿园应当开展家庭美德和反家庭暴力教育。遭遇家暴时,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疑似遭受家庭暴力,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

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反家暴法》第十四条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另外,《反家暴法》规定,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监护人施暴或被撤销监护资格

根据《反家暴法》,监护人实施家庭暴力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加害人,应当继续负担相应的赡养、扶养、抚养费用。

《反家暴法》还对家庭暴力的不同情节的处理分别作了规定,对情节较重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乃至追究刑事责任;对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了告诫制度,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工作人员或社区民警应当对收到告诫书的加害人、受害人进行查访,督促加害人不再实施家庭暴力。

《反家暴法》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缓收、减收或者免收诉讼费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0:5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抚养费相关文章
  • 反家暴法出台骂两句孩子算不算家暴
    3月1日起,《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作为我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法可依。但与此同时,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有关部门如何有效执行法律条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首部反家暴法出台,也引发了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首部反家暴法出台有利于保护家庭中弱势的一方;也有网友戏称,男性在家庭暴力中受害,算不算违法?反家暴法出台:家庭成员使用暴力属犯罪行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首部反家暴法出台,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作为中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反家暴法》明确提出,恐吓、谩骂等精神侵害行为,已经被正式纳入家暴范畴。另外在《反家暴法》在附则中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
    2023-04-25
    106人看过
  • 婚内出轨家暴会被处罚吗
    律师解答:视具体情况而定。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家暴造成被害人轻伤及以上程度伤害的,涉嫌故意伤害罪,是会被处罚的。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4-04-14
    461人看过
  • 反家暴法明断家务事
    从今年3月1日起,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从此,家暴不再是家务事。然而,令人唏嘘的是,3月4日,舒城女子李某因不堪长年家暴锤杀丈夫涉嫌故意杀人罪,站在了合肥市中级法院的被告人席上。如何让《反家庭暴力法》明断家务事?针对法律实施中的相关疑难问题,3月12日,省律师协会婚姻家庭法律专业委员会联合合肥市妇联专门举办了一场反家庭暴力法研讨会。去年合肥市妇联接到632个投诉,80%与家庭暴力有关,而实际情况应该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合肥市妇联维权部部长马晓燕介绍,有关家庭暴力的投诉呈逐年增多趋势,以每年2%至2.5%的比例上升。前来投诉的女性中,有不少受虐待的程度已经比较严重,被打得鼻青脸肿、骨折,甚至­脑凹陷。这一数据得到基层法院法官的证实。合肥市瑶海区法院民一庭庭长赵先娥表示,该院受理的由女方作为原告提起离婚诉讼的案件中,有80%的案件存在或轻或重的家庭暴力情况,有的男方存在违法犯
    2023-04-25
    187人看过
  • 反家暴法施行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被判家暴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如果教育孩子依然停留在这样粗放的方式,而你也习惯用疯狂的拳头解决家庭内部矛盾,那么今后你将面临法律的严厉制裁。今天,我国首部反家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家庭暴力的范畴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加入谩骂、恐吓等精神暴力这部专门针对家庭暴力行为制订的法律,明确规定了家庭暴力的范畴是,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相比以往法院认定的家庭暴力必须具备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的规定,反家暴法意味着,像谩骂、恐吓等积极的精神暴力也算家暴,而不再一味强调造成的伤害后果。几个月前,海曙法院民一庭的葛法官遇到了一名强势的男子刘某,在日常生活中,他不允许自己的妻子跟任何异性沟通交流,不管是见面,还是电话、微信等联系,只要一回到家就会对妻子进行言语上的恐吓、埋怨甚至辱骂。在开庭时,男
    2023-04-25
    210人看过
  • 反家暴法今起实施起诉家暴曾否报警很重要
    从今日起,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开始正式实施,在司法实践中,遇到家暴的百姓该如何维权?昨日西城法院专门召开通报会,法官支招,百姓遇到家暴后要及时报警,出警记录可成为最重要证据。同时,聊天记录、微信等电子信息证据也将被采纳。起诉家暴曾否报警很重要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明日施行法官提示出警记录是最重要证据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将于明日施行,增设人身安全保护令、警方告诫书可作证据等条款都是《反家庭暴力法》的亮点。长期以来,认定难是司法实践中处理涉家暴案件的最大障碍。如何利用新法对家暴说不?今天上午,西城法院专门召开通报会。法官支招,遇到家暴后及时报警,出警记录可成为最重要证据。同时,聊天记录、微信等电子信息证据也可能被采纳。警方记录成胜诉关键王女士和丈夫李先生结婚十余年,去年1月,王女士就曾起诉过离婚,后申请撤诉。没过几个月,李先生酒后动手,让王女士彻底对他失望,再次向法院起诉。家暴发生在家里
    2023-03-12
    207人看过
  • 反家庭暴力法,破解家暴维权“三难”
    近年来,我国的家庭暴力投诉量呈较高增长态势,仅2007年宁夏各级妇联就接待、受理信访案件1877件,其中婚姻家庭问题1230件。在婚姻家庭问题中,因家庭暴力引起上访的案件就有368起。全国妇联2007年受理的家庭暴力投诉量约为4万件次,比2000年翻了一番,其中家庭暴力的恶劣程度上升,情节严重,致伤致残、致死恶性案件增多,尤其是“以暴抗暴”的案件时有发生。被害变被告凸显立法盲区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李军说,近年来,在其审理的案件中出现一种新趋势,在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中,许多受害者不知道用什么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终“以暴抗暴”,不幸从被害人变成了被告人。自2000年以来,宁夏银川市平吉堡牛奶场职工常某经常遭受其丈夫刘某的辱骂、殴打。2005年1月25日,刘某酒后回家又与常某发生争吵,继而殴打常某。常某因不堪忍受折磨,用水果刀捅伤刘某。之后,常某将刘某送往医院抢救,但刘某因抢救无效
    2023-05-03
    177人看过
  • 反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的定义
    《反家庭暴力法》是我国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通过,并在2016年投入实施的一项法律。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目的是预防和制止当今社会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通过保护相关家庭成员的合法权利,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家庭关系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一、什么是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维护和使用网络,以及网络安全的监督管理。《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是依法治网、化解网络风险的法律重器,是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二、被父母家暴可
    2023-06-24
    175人看过
  • 网曝女子遭家暴,被割鼻子,新家暴法家庭暴力处置
    案件:“他说我鼻子最好看就让我没有鼻子。”昨日上午,浙江台州一名女子李云(化名)发网帖称,结婚8年以来长期遭到丈夫家暴虐待,去年4月丈夫将自己的鼻子割掉。李云称,目前整形诊断费用已近十万元,总花费至少30多万。昨晚,记者从台州温岭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获悉,该案类别为故意伤害,嫌疑人龙某某已于去年6月被列为网上追逃人员,目前仍处于刑拘在逃状态。新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的处置: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
    2023-06-12
    363人看过
  • 反家暴法2022最新
    诉讼离婚
    一、反家暴法2022最新2022年反家庭暴力法中的认定标准是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等方式实施的侵害行为,主要发生在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的家庭成员间。二、2022年反家庭暴力法中的认定标准是什么2022年反家庭暴力法中的认定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
    2023-03-15
    278人看过
  • 反家暴法是什么?
    反家暴法的出台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为了维护和睦、文明和平等的家庭关系,社会稳定的一部法律。反家庭暴力法主要时对未成年人、老人、孕期的妇女等给予特殊保护。反家暴法包括了家庭暴力的预防措施、发生家庭暴力行为后的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规定以及有关家庭暴力行为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一、家暴应该怎么办与家暴相关的法律家暴一般需依法前往公安机关报警,请求公安机关的帮助;受害人也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家暴的法律规制具体如下: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权及时劝阻。如果构成行政违法的,应予以相应刑事处罚,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家暴罪能判刑吗?家暴可以判刑。家庭暴力能否判刑要看该家庭暴力行为是否构成了犯罪造成何种伤害后果,受害人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救助请求和控告事态严重应及时报公安机关造成严重后
    2023-02-20
    121人看过
  • 在家抽烟视为家暴会被怎么处罚吗
    我国法律并没有将在家抽烟视为家暴。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暴严重的,应当依法受到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家抽烟就是不是家暴在家抽烟就不是家暴。中国的法律并不把在家吸烟视为家庭暴力。中国法律规定的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通过殴打、捆绑、伤害、限制人身自由、频繁虐待、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心侵害。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手烟对婴幼儿的肺部发育,影响更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
    2023-07-21
    74人看过
  • 2023家暴判刑吗,家暴会不会判刑
    一、一方有家暴会不会被判刑家暴有可能会判刑,《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了,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家庭暴力构成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故意伤害罪、虐待罪、遗弃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等。1.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2.虐待罪: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遗弃罪: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4.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
    2023-04-20
    422人看过
  • 反家暴网络:创建零家暴社区
    八年前反**网络在北京成立时,当时是一些关注妇女问题、家暴问题的NGO组织和妇女活动家聚集在一起,以参与做项目的心思在一起。八年后,反**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具有60多个团体会员、一百多个个人成员的全国性的专业的反家暴组织。我觉得,从我们反**网络组织的发展上,也是见证了中国反家暴运动的发展历程。回顾我们在2008年的反家暴运动,我觉得有两点需要特别提及,一是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运动,现在消除妇女的暴力运动逐渐向年轻人扩展,这成为了反**网络和NGO组织的共识,很多研究表明,其实对妇女的暴力包括在妇女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且家庭暴力也并不仅限于在婚姻关系期间,也包括在谈恋爱期间、同居伴侣之间等被称为亲密关系间发生的暴力。
    2023-04-27
    254人看过
  • 《反家庭暴力法》中规定被家暴怎么去验伤取证
    家庭成员被家暴导致受伤的,若伤情较轻,可以通过拍照存留证据,然后去医院开具诊断证明确认伤情;若时伤情较重,构成轻伤的话,报警处理,公安部门会做伤情鉴定的。遭遇家庭暴力时,要及时报警求救;家庭暴力是破坏夫妻感情的一个重要因素。公安部门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法律依据《反家庭暴力法》第十五条公安部门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部门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一、面对家暴怎么办?1、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2023-03-28
    426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养费
    词条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抚养费
    相关咨询
    • 被家暴了反家暴法执行过程的情况是怎样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1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近亲属可以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可以包括下列措施:(1)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2)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申请人;(3)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4)保护申请人人身安全的其他措施。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
    • 反家暴法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惩罚规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03
      反家暴法对家庭暴力的法律惩罚规定是: 1.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被申请人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当给予训诫,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
    • 被暴家暴如何报警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21
      被家暴报警后,应当妥善保管警方的出警记录、医院的诊断证明以及相应的照片,以作为证据证明存在家庭暴力,警方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如下处理: 1、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者处于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
    • 反家暴, 家暴案件司法解释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 女子遭家暴报警, 家庭暴力怎么处罚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13
      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向妇联投诉,如果情节严重可以报警处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