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告人在一审程序中未认罪认罚,在二审时认罪认罚后,按以下情形处理:
(1)、应当根据其认罪认罚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从宽,并依法作出裁判;
(2)、确定从宽幅度时应当与第一审程序认罪认罚有所区别。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五十七条
一、认罪认罚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1、明确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坚持证据裁判、坚持公检法三机关配合制约原则等。
2、明确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认罪认罚适用于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所有刑事案件都可以适用。但“可以”适用不是一律适用,认罪认罚后是否从宽,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3、明确了“从宽”的把握。从宽处理既包括实体上从宽处罚,也包括程序上从简处理。“可以从宽”,是指一般应当从宽,但不是一律从宽,应当区别认罪认罚的不同诉讼阶段、对查明案件事实的价值、罪行严重程度等,综合考量从宽的限度和幅度。
4、明确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保障和被害方权益保障。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有效法律帮助,应当听取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意见。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派驻值班律师。
5、明确了审前程序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是其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的重要考虑因素。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履行告知义务,积极开展认罪教育工作。人民检察院应当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对案件处理的意见,加强对侦查阶段认罚自愿性、合法性的审查,确保犯罪嫌疑人在自愿认罪认罚的基础上签署具结书。
-
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不再认罪认罚如何处理
225人看过
-
取保候审的被告人认罪认罚后,刑罚如何确定?
149人看过
-
如果被告人不认罪认罚如何辩护?
396人看过
-
认罪认罚可以在二审提出吗?
373人看过
-
被告人当庭认罪认罚案件的处理
67人看过
-
被告人认罪认罚后能上诉吗?
77人看过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
行政处罚合同中的被告如何确认?甘肃在线咨询 2023-05-10确认行政合同无效的,当事人应当证明存在以下情形如下: 1、行政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行政合同是当事人虚假的意思表示; 3、行政合同违背公序良俗等。 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
-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要求认罪、认罪、认罪、认罚等取保候审是怎么回事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3-18取保候审一般包括两种,证据不足的取保候审和认罪的取保候审。至于嫌疑人本人认不认罪,要尊重他自己的意见,如果确实无罪、不能为了尽快取保候审出来就认罪。 刑事拘留,最长37天,之后看证据情况,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可能逮捕继续侦查羁押,一般要五个月左右有法院的判决。 因为,最终如何判决--是否能得到一个好的处理结果,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和情节、并向办案机关简明、扼要、有理、有据、
-
认罪认罚取保后,被告人是否会被判处实刑?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28诚然,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强制性措施,但仅作为刑事诉讼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其是否能够确保被告人被判处实质性刑罚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刑罚的裁决权属于司法机构,而非在此之前任何阶段可以明确。最终裁决将在审判环节公布,而非在上述任何部分公开案件的最终结果。如果相关证据充分,确实证明被告人有犯罪行为,那么通常会被判处刑罚。反之,如果证据不足或不足以支持其罪名,那么案件很可能未达到立案追诉标准,因
-
二审可以过认罪认罚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1-29可以。一审程序中,刑事被告人未认罪认罚,在二审程序中认罪认罚的,可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酌情从宽处罚。但从宽幅度原则上要从严掌握,与一审程序即认罪认罚要有所区别。 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第九条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区别认罪认罚的不同诉
-
二审能否适用认罪认罚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2可以。一审程序中,刑事被告人未认罪认罚,在二审程序中认罪认罚的,可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酌情从宽处罚。但从宽幅度原则上要从严掌握,与一审程序即认罪认罚要有所区别。 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第九条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区别认罪认罚的不同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