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犯罪构成的四要件和三阶层,哪个更合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05 22:40:19 190 人看过

一、犯罪所满足的要件构成

刑事法律中的犯罪,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构成,这些条件就是所谓要件。过去刑法理论和法律条文都是持四要件说,即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即行为的实施者,就是谁干的,分一般主体,特殊主体等。客体即行为侵犯的对象,例如强奸罪的客体只能是女性。主观方面指行为主体主观上的动机。客观方面是指具体的行为和造成的结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行为犯(只要实施了某种行为就构成,如持有毒品)和结果犯(产生了一定的后果才构成,例如交通肇事)之分。其中主观方面即犯罪的动机,是区分主观恶性大小以及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此罪和彼罪的重要依据。例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过失杀人,意外事件,都可以造成致人死亡的结果,但罪名和处罚是大不相同的。

很显然,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的四要件说是符合辩证法的,或者说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产物。

二、结论:刑法犯罪构成的四要件和三阶层,哪个更合理

因为三要件理论还比较新,所了解的人不是很多。所谓三要件,大约是“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也有说是“犯罪主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主体的符合性,行为的违法性,结果的有责性。看着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四要件和三要件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很大,四要件理论认为构成犯罪的行为,按三要件理论则可能认为无罪。如果存细看一下,就不难发现,三要件中没有主观方面,强调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白糖杀人案:某人(主体)错把白糖当成毒药下在(客观方面)别人(客体)饮水中企图谋杀(主观方面),结果没有得逞(客观方面)。按照四要件论,这是故意杀人未遂。而根据三要件说,则不构成犯罪。因为没有犯罪的结果。

四要件是一切行为的构成要素。而三要件中第二项却是犯罪行为,或是行为的违法性。既然是行为,那么必然就包括有主体、客体、主观、客观四个要素。所以要分析三要件的第二项,必然要绕回到四要件上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14: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请简要描述犯罪构成三阶层理论的主要内容。
    犯罪构成三阶层理论包含的内容有:1.构成要件的符合性,犯罪首先必须符合刑法各本条及其他刑法法规所规定的某种构成要件行为;2.构成要件的违法性,是行为违反法律,及行为为法律所禁止,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3.构成要件的有责性,指非难可能性,即能够就符合构成要见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意思表示瑕疵学说的理论1、意思说。2、表示说。3、折衷说。(1)意思说为中心身份上的法律关系,应当更加尊重表意者的真意,以意思主义为主;(2)表示说为中心商事交易和与多数人的利害关系紧密结合的团体关系,以表示主义为主;弗卢梅:当法律行为所形成的是构成许多法律关系基础的法律地位时,这种法律行为瑕疵原则上不应当受到关注。如法人成立、设立或加入表示、决议、有关增资决议。这些表示一旦生效,就无需考虑其是否有意思瑕疵。意思表示一方面使表意人自主决定其私法上行为;一方面表意人也应对其意思表示瑕疵负责,相对人信赖保护是私
    2023-08-09
    275人看过
  • 犯罪构成理论:从要素集合到阶层体系
    一、本文写作的目标、方法与思路在浩繁纷复的中外刑法学理论中,存在着种种重要的理论争鸣,比如关于共犯问题,关于解释论问题等等。然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决最终必然落脚到一个更为基础性的提问上:如何认定犯罪?在何种情况下一行为成立犯罪?以及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模式来认定?在今天的刑法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各种回答一般被称为犯罪构成理论、犯罪成立理论或犯罪论体系等。基于本文写作的历史和比较的角度,文中对类似概念统一采用“犯罪构成理论”的表述。这是任何国家和时期的刑法学理论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元问题。诚如有学者所言,刑法中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在一定程度上与犯罪构成理论有关。中国刑法学中的四要件理论承继于苏联,近二十年来占据了不争的理论统治地位。然而随着研究的日益深入,这一理论自身的浅显性逐渐暴露,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刑法学的发展,亦不能及时和有效地回应司法实践对于理论解释力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了
    2023-06-01
    117人看过
  • 刑法四要件和两阶层有什么区别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内容不一样。四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两阶层包括:客观违法要件:行为主体、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客观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一、犯罪构成四要件的问题包括哪些1、犯罪主体,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人,单位也可以成为部分犯罪的主体。2、犯罪客体,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3、犯罪的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危害结果所抱得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目的和主观罪过等要素。4、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在客观上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要素。四要件说认为符合上述四个条件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而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进行排除。二、恶意欠薪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恶意欠薪罪的犯罪构成条件:犯罪主体为企业和自然人;主观要
    2023-03-10
    192人看过
  • 二阶层四要件
    犯罪构成
    一、二阶层四要件犯罪构成二阶层体系: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客观(违法)阶层、危害结果。《刑法》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犯罪所满足的要件构成刑事法律中的犯罪,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构成,这些条件就是所谓要件。过去刑法理论和法律条文都是持四要件说,即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主体即行为的实施者,就是谁干的,分一般主体,特殊主体等。客体即行为侵犯的对象,例如强奸罪的客体只能是女性。主观方面指行为主体主观上的动机。客观方面是指具体的行为和造成的结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行为犯(只要实施
    2023-04-22
    122人看过
  • 刑法四要件与两阶层的不同点
    两者主要区别在于内容不一样。四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两阶层包括:客观违法要件:行为主体、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客观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二阶层四要件犯罪构成二阶层体系: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客观(违法)阶层、危害结果。《刑法》第十三条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
    2023-07-03
    355人看过
  • 犯罪的构成要件到底是三个还是四个
    ​一、什么是犯罪构成要件犯罪构成要件是刑法规定的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的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诸事实特征。即罪构成的要素。苏联、中国等国刑法理论中的概念。在大陆法系刑法中,无此概念,与此相类似的概念是犯罪成立要件,而犯罪成立要件与构成要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犯罪的构成要件到底是三个还是四个1、犯罪论体系是为了满足罪行法定原则、限制法官的恣意、保障法律适用的统一,从而建构出来的概念体系。犯罪论体系本身不是罪行法定的法律渊源,但之于大陆法系,确实最重要的保障罪行法定的理论手段。所以,我国司法从四要件转为三阶层,不是背弃罪行法定原则,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罪行法定。因为,四要件已经被证明其体系逻辑不能自洽,而法官从矛盾的体系中可以推导出各种结论,从而危害法的统一安定。2、三阶层是在德国刑法体系中一个一直在发展的体系,目的就是通过司法实践的检验,试图对司法实践中的各种
    2023-06-11
    230人看过
  • 刑法三阶层是什么
    法律综合知识
    一、刑法三阶层是什么刑法犯罪构成三阶层,是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的核心内容。这三个阶层分别是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1.构成要件符合性指的是犯罪行为必须符合刑法各本条及其他刑法法规所规定的某种构成要件行为。这是一个一般的、抽象的、定型化的、客观的判断,不涉及行为人的身份、个性或特征的判断。2.违法性指的是行为违反法律,即行为为法律所禁止或不允许。这涉及到实质的违法性问题,通常认为实质的违法性即法益的侵害性,即行为侵害或威胁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利益。3.有责性指的是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这是一个个别的、具体的、内部的判断。二、各国犯罪论体系变化1.纵观世界各国犯罪论体系,主要有三种模式:两阶层说、三要件说与犯罪构成四要件说。2.在我国,现在通说采四要件说,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3.随着我国刑法理论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司法实践中所显现
    2024-03-30
    399人看过
  • 诈骗罪三阶层要件怎样判
    一、诈骗罪三阶层要件怎样判1、诈骗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还需要根据诈骗的数额进行量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抢劫罪与诈骗罪的区别抢劫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如下:1、行为方式不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使用暴力、
    2024-01-28
    497人看过
  • 犯罪构成两阶层是什么意思
    犯罪构成两阶层是指不法和有责,不法就是行为违反法律,有责就是对犯罪中的其它因素,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主体身份的概括。犯罪构成的分类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这是以犯罪构成的形态为标准进行的划分。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基本的犯罪构成一般是指既遂犯或者单独犯的构成要件;修正的犯罪构成(也称为特殊形态的犯罪构成),是指以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前提,适应犯罪行为的不同形态,对基本的犯罪构成加以某些修改变更的犯罪构成。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等未完成形态的犯罪构成以及共同犯罪的犯罪构成则属于修正的犯罪构成。刑法分则条文大都是以单个人犯既遂罪为标本的,基本犯罪构成以刑法分则为基准,直接根据刑法分则就可以认定;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以及共同犯罪的内容都在刑法总则部分规定,因此修正的犯罪构成要以刑法分则规定的基本的犯罪构成为基础结合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加以认定。二
    2023-06-02
    342人看过
  • 民法典无因管理四个构成要件还是三个构成要件?
    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有三:即为他人管理事务;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一)为他人管理事务管理他人事务,就是为他人进行管理或者服务。无因管理之事务,可以是有关财产的事项,也可以是非财产的事项,但应当是适宜成为债的客体的事务。下列事项不能成为无因管理的对象:违法事项,如代为清偿赌债;不能发生债的关系的纯伦理的事项,如代友接待客人;依照法律规定必须由本人亲自办理或经本人授权才能办理的事项,如结婚登记等。管理的事务必须是他人的事务。如将自己的事务误认为他人的事务而管理,即使目的是为他人避免损失,也不能构成无因管理。(二)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简称管理意思,是构成无因管理的主观要件。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其典型形态是专为本人谋利益的意思。但也允许管理人在有为本人谋利益的意思同时,为自己的利益实施管理或服务行为。这里的利益,既包括无因管理行为使本人取得某种权益而直接受
    2023-04-13
    332人看过
  • 犯罪的特征和犯罪构成要三件分别有哪些内容?
    犯罪是的特征根据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严重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法惩罚性三大基本特征。1、严重危害社会性。是犯罪行为必须是严重危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以及体现这些社会关系的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2、具有刑事违法性。是犯罪行为必须触犯了刑法的明文规定。3、应受刑法惩罚性。即犯罪行为必须是根据刑法规定应该进行刑事处罚的行为。一、犯罪构成三要件是什么有:犯罪构成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1)犯罪构成该当性。犯罪构成该当性也称构成要件符合性,是指构成要件的实现,即所发生的事实与刑法条文规定的内容要相一致。具体来说该当性中包括了行为主体、危害行为、犯罪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几个要素。(2)违法性。违法性要求犯罪行为不仅是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而且实质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即必须是违法的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有违法阻却事由。违法阻却事由是排除具有
    2023-04-02
    78人看过
  • 单位受贿罪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三个
    2.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犯罪行为是共同犯罪单位(自然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基础。共同犯罪行为并不完全是相同的犯罪行为,还包括对犯罪行为的分工和合作。单位受贿罪客观方面的表现是为他人谋利和收取财物,因此,在共同犯罪中参与单位受贿行为的单位(自然人)必然有其中一种行为。而这种犯罪行为指向的客体必然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其三、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受贿故意。单位受贿作为一种故意犯罪,反映的是单位的意志,但表现却是其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责任人员的意志。另外,在构成单位受贿共犯的单位之间,往往存在着业务、人事或经济上的制约关系,从犯单位的意志往往会受到主犯单位意志的影响,甚至有时俩者重叠。
    2023-06-03
    381人看过
  • 非法侵入住宅犯罪构成四个要件
    1、客体要件在国外刑事立法上,有的国家刑法将侵入住宅罪规定为对公共法益的犯罪,如德国刑法、日本现行刑法;多数国家将侵入住宅罪规定为对个人的犯罪。但在国内外刑法理论上通常都认为是对个人的犯罪。我国《刑法》把非法侵入住宅犯罪放在刑法分则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中,我们不难得出,本罪所侵犯的同类客体是国家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然而本罪侵害的直接客体,一直存在争论,有人认为是居住权,也有人认为是住宅安宁权,其中,以主张住宅安宁权为多。无论是住宅的安宁权还是居住权都是由财产权利而延伸的公民人身、民主权利,二者并不冲突,就是一个圈大一个圈小的问题。住宅安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住宅和个人生活不受侵扰的人格权,包括个人信息的控制权、个人生活的自由权和私人领域的占有权。居住权,用益物权的一种,指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所保护的公民相应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都依
    2023-02-18
    236人看过
  • 犯罪构成所需满足的四个要件
    构成犯罪的四个要件包括: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客体要件和主体要件。一、说明某种犯罪危害了什么样利益的要件,在刑法学中称之为犯罪客体。犯罪总是侵害了一定利益的。在刑法中,不侵害任何社会关系的犯罪是不存在的,因此,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要件。二、说明犯罪是在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用什么样的行为,使客体受到什么样危害的要件,在刑法学中称之为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首先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危害行为,没有危害行为,就没有构成犯罪的前提。其次,是指危害行为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三、说明犯罪是由什么样的人所实施的要件,在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主体。在司法实践中,各种具体犯罪的主体情况尽管千差万别,但作为自然人犯罪,其共同之处都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犯罪,也应具备一定的主体资格。四、说明犯罪主体实施犯罪时主观心理状态的要件,刑法学上称之为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包括两种形
    2023-07-03
    28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犯罪构成三阶层理论包含哪些内容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04
      犯罪构成三阶层理论包含的内容有: 1.构成要件的符合性,犯罪首先必须符合刑法各本条及其他刑法法规所规定的某种构成要件行为; 2.构成要件的违法性,是行为违反法律,及行为为法律所禁止,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 3.构成要件的有责性,指非难可能性,即能够就符合构成要见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
    • 三阶层共同犯罪一起构成的是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1-08-24
      三阶层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大陆法系的犯罪构成是三阶层递进式。其由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组成。一个行为要构成犯罪,除了行为符合构成要件并属于违法之外,行为人亦必须负有责任。 2、该理论在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时,首先判断该行为是否符合某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要件该当性就是构成要件符合性)。如果符合,再判断该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通常来说,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是具有违法性的行为。但有时也
    • 什么是犯罪构成两阶层
      河南在线咨询 2024-08-24
      犯罪构成两阶层是什么意思 犯罪构成两阶层是指不法和有责,不法就是行为违反法律,有责就是对犯罪中的其它因素,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主体身份的概括。 犯罪构成的分类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这是以犯罪构成的形态为标准进行的划分。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基本的犯罪构成一般是指既遂犯或者单独犯的构成要件;修正的犯罪构成(也称为特殊形态的犯罪构成),是
    • 犯罪构成二阶层要件是什么,有没有法律规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3-10-11
      犯罪构成二阶层要件是客观违法要件和主观阻却事由,客观违法要件主要包括行为主体、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和因果关系;而主观阻却事由主要包括责任年龄、责任能力、违法认识可能性和期待可能性。
    • 犯罪构成两阶层名词解释
      湖北在线咨询 2024-08-24
      犯罪构成两阶层是什么意思 犯罪构成两阶层是指不法和有责,不法就是行为违反法律,有责就是对犯罪中的其它因素,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以及主体身份的概括。 犯罪构成的分类 一、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 这是以犯罪构成的形态为标准进行的划分。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就某一犯罪的基本形态所规定的犯罪构成。基本的犯罪构成一般是指既遂犯或者单独犯的构成要件;修正的犯罪构成(也称为特殊形态的犯罪构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