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与故意毁坏财物的区别,哪个严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10:03:33 399 人看过

一、寻衅滋事与故意毁坏财物的区别

寻衅滋事与故意毁坏财务的区别在于:

1.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毁坏财物侵犯的客体只限于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寻衅滋事侵害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故意毁坏财物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寻衅滋事主要表现为随意殴打他、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

3.犯罪对象不同。寻衅滋事犯罪的对象一般是不特定的,而故意毁损财物的犯罪对象一般是特定的。

二、寻衅滋事与故意毁坏财物哪个严重

寻衅滋事与故意毁坏财物从法定最高刑期看,是寻衅滋事重。故意毁坏财物罪最高刑罚是七年有期徒刑,而寻衅滋事最高是十年有期徒刑。但要看具体案情。

仅从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来看,故意毁坏财物罪和侵犯财产型的寻衅滋事罪之间几乎没有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故意毁坏财物罪中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区分了两个量刑档次。故而,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如果在数额或情节上达到某种程度,为了贯彻罪责刑向适应的原则,应该将其确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但这并不是说所有数额不是很大的故意毁坏财物行为都应该定为寻衅滋事罪。单纯从数额和情节上区分这两罪是不妥当的。

三、寻衅滋事可以办取保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8日 14: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如何区分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哪个严重
    一、如何区分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区分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的方法:1.犯罪主体:两罪的主体范围不同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故意伤害罪的主体范围较为特殊,包括十四周岁至十六周岁和十六周岁以上的两类,而寻衅滋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2.主观方面:两罪的故意内容不同故意伤害罪在主观上有使他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故意。寻衅滋事罪的故意则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促使这种结果发生,其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3.客观行为方面:两罪所侵害的对象不同故意伤害罪所侵害的对象往往比较明确和特定的。4.客体方面:两罪所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利,侵害的客体比较单一。而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客体相对比较复杂,既侵害了社会公共秩序,即人们遵守共同生活规则所形成的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与
    2023-04-24
    326人看过
  •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在法律上的界定
    1、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客体只限于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秩序。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故意毁坏财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寻衅滋事罪主要表现为随意殴打他、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3、主观方面的故意内容不同。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都是故意犯罪,但两者的故意内容不同。前者以毁坏公私财物为目的,而后者则只是把毁坏公私财物作为手段之一,以达到寻求精神刺激、填补精神空虚、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破坏社会秩序的目的。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1、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在行为上有相似之处,因为行为人通过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破坏生产经营的同时,必然毁坏公私财物,尽管如此,两者仍有本质区别,应当注意区分:(1)主观的目的不同。本罪采用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手段,
    2023-07-18
    68人看过
  • 寻衅滋事共犯未参与故意毁坏财物怎么处理?
    一、寻衅滋事共犯未参与故意毁坏财物怎么处理?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一些犯罪分子对自己的危害行为,都持有故意的心理状态。即都已经知道这种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故意让这种结果发生。同时对于几个罪犯彼此很了解,即都已经意识到自己,以及其他行为者共同从事某种犯罪活动。这两个方面的统一构成了犯罪分子的共同意图。必须是两人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对于两个未满法定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共同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一般不会构成共同犯罪。寻衅滋事罪一旦是共同犯罪的,按照《刑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共同犯罪是需要区分出对应的主犯从犯,再来进行对应的量刑处罚的。二、寻衅滋事罪怎么立案?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根据法律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2024-01-29
    453人看过
  • 任意损毁公私财物型寻衅滋事犯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犯罪的界定
    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为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寻衅滋事罪是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行为,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从法理上看,前者属《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的一个罪名,后者属于《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扰乱公共秩序罪的一个罪名;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虽然表面上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但由于二罪都是一般主体,都具有侵犯他人财产权利的特征,所以在审判实践中有时会混淆二罪的界限,甚至会因理解不一,造成误判。为此,笔者就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犯罪与任意损毁公私财物型的寻衅滋事犯罪之间的界限谈几点看法。首先,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来看,故
    2023-06-11
    103人看过
  • 寻衅滋事与故意毁坏财物如何界定,寻衅滋事刑事拘留一般多少天
    寻衅滋事与故意毁坏财物的界定要从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行为侵犯的客体、行为侵犯的对象等方面去把握;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寻衅滋事刑事拘留一般为14天。一、寻衅滋事与故意毁坏财物如何界定寻衅滋事与故意毁坏财物的界定如下:1.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动机是寻求精神刺激、逞强好胜、随心所欲毁坏财物等,其目的是为了发泄不满、炫耀实力、扬名等。故意毁坏财物罪,行为人的心态是以故意毁坏财物、追求他人财物价值贬损为目的。2.行为侵犯的客体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对公共秩序的破坏超过经济损失;而故意损坏财物罪中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人的所有权。3.行为侵犯的对象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和模糊性;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犯罪对象具有明确性和特定性。4.行为场域不同。5.入罪标准不同。二、寻衅滋事刑事拘留一般多少天寻衅滋事刑事拘留一般为14天,一般从进到看守所算
    2022-07-21
    197人看过
  • 寻性滋事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最明显区别是什么
    1、寻衅滋事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别如下:(1)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动机是寻求精神刺激、逞强好胜、随心所欲毁坏财物等,其目的是为了发泄不满、炫耀实力、扬名等。故意毁坏财物罪,行为人的心态是以故意毁坏财物、追求他人财物价值贬损为目的。(2)行为侵犯的客体不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对公共秩序的破坏超过经济损失,而故意损坏财物罪中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人的所有权。(3)行为侵犯的对象不同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由于不合常理的动机或目的随便毁坏公私财物,其侵犯的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和模糊性。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行为人一般与被害人存在纠纷、矛盾,其为了泄愤、报复而实施犯罪,犯罪对象具有明确性和特定性,侵害的是特定人所有、保管或使用的财物。(4)行为场域不同寻衅滋事罪的侵害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行为场所具有公开性和非特定性。故意毁坏财物罪的行为人无论是亲自动手还是纠集其他人实施犯
    2023-03-19
    157人看过
  • 故意毁坏财物罪和寻衅滋事罪有什么差异
    1、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不同寻衅滋事罪的动机是寻求精神刺激、逞强好胜、随心所欲毁坏财物等,其目的是为了发泄不满、炫耀实力、扬名等。根据1983年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任意”就是“没有拘束、不加限制,爱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意思。在寻衅滋事的场合,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一般是不存在某种前因纠纷与矛盾的。在实践中很多寻衅滋事案件就是由于行为人自认为被害人在说自己的坏话或做了不利于自己的事情更有甚者只是纯粹看不惯别人,行为人往往不分青红皂白地找被害人的茬,随意编造理由,借题发挥,挑起事端。而这些所谓的理由往往都不合情理,被害人往往也不知道自己被行为人伤害的真正原因。故意毁坏财物罪,行为人的心态是以故意毁坏财物、追求他人财物价值贬损为目的。一般来说具有一定原因,或基于对他人的打击报复,或基于嫉妒,或基于其他原因。故意毁坏财物的原因则带有一定的“正当性”或“合理性”,当然无论原因多么正当或合理都是不
    2023-03-18
    180人看过
  •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故意毁坏文物有什么区别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损毁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28
    225人看过
  •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案例分析及司法解释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1、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客体只限于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秩序。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故意毁坏财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寻衅滋事罪主要表现为随意殴打他、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3、主观方面的故意内容不同。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都是故意犯罪,但两者的故意内容不同。前者以毁坏公私财物为目的,而后者则只是把毁坏公私财物作为手段之一,以达到某种目的。过失决水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区分过失决水罪和以决水方式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都会造成公私财物的一定损失,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1)侵犯的客体不同。过失决水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而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客体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不同。过失决水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既可以使不特定的重大公私
    2023-07-20
    420人看过
  • 寻衅滋事任意毁坏5万
    根据刑法的规定,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一、二次打架构成寻衅滋事罪吗第二次故意打人,不一定就会算是寻衅滋事罪的。要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要由刑法规定的以下后果,才会被公安部门立案侦查。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二、寻衅滋事把别人打成两个轻微伤能判几年寻衅滋事致使两人以上轻微伤的,构成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
    2023-02-24
    213人看过
  • 寻衅滋事与故意毁财司法解释是哪些
    一、寻衅滋事与故意毁财司法解释是哪些专业分析:寻衅滋事罪的行为人由于不合常理的动机或目的随便毁坏公私财物,其侵犯的对象具有不特定性和模糊性。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行为人一般与被害人存在纠纷、矛盾,其为了泄愤、报复而实施犯罪,犯罪对象具有明确性和特定性,侵害的是特定人所有、保管或使用的财物。犯罪对象的特定性和不特定性,须将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和犯罪行为联系在一起,而不能脱离后者单纯谈论前者。《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二、故意毁财和寻衅滋事的区别是
    2024-02-10
    324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和故意毁坏财产罪和的比较
    两罪的对比和分析仅从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来看,故意毁坏财物罪和侵犯财产型的寻衅滋事罪之间几乎没有不同。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故意毁坏财物罪中数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区分了两个量刑档次。故而,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如果在数额或情节上达到某种程度,为了贯彻罪责刑向适应的原则,应该将其确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但这并不是说所有数额不是很大的故意毁坏财物行为都应该定为寻衅滋事罪。单纯从数额和情节上区分这两罪是不妥当的。笔者认为此种情况下,区分两者的关键应该在于犯罪的对象和动机。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犯罪行为通常是由某种现实原因造成的。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在这里犯罪的故意分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特定所有人的财物犯罪的故意;另一方面是对财物进行毁坏的故意。综合考量之下,我们会发现,行为人犯罪主观方面的针对性超过了其
    2023-06-11
    358人看过
  • 怎样区别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故意伤害罪和寻衅滋事罪哪个刑事处罚重
    一、怎样区别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区别寻衅滋事和故意伤害的方式:1.从犯罪的行为目的与动机来看。寻衅滋事的动机不外乎寻欢作乐、耍威风、逞强好胜,即所谓的无事生非。而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动机比较复杂,其目的性较强,就是伤害对方身体健康。2.从犯罪的起因来看。寻衅滋事是“无事生非”,有违常理。而故意伤害往往是事出有因。区分“无事生非”与“事出有因”应当以正常人的常识而不是行为人的认识为判断标准。3.从犯罪对象是否特定来看。寻衅滋事罪往往是随意选择侵害对象,行为人往往有打人取乐、抖威风的动机。故意伤害罪往往是刻意选择侵害对象,目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侵害对象可以是特定的多人,也可以是特定的某一个人。二、故意伤害罪和寻衅滋事罪哪个刑事处罚重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两者都会受到《刑法》的处罚,但是相比于寻衅滋事罪来说,故意伤害罪是更重的。《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4-30
    460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故意毁坏财物金额超过多少会立案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因此,对于故意毁坏财物罪规定了“最低门槛”即5000元,但是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并未对“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作出统一的明确规定。各地地方法院、检察院作出了一些相应的规定。根据《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刑法部分条款数额执行标准和情节认定标准的意见》规定: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是指毁坏的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数额巨大”,是指毁坏的财物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其他严重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毁坏重要财物或者物品的;(2)动机和手段恶劣的;(3)毁坏财物后嫁祸于人的。一、犯罪构成1、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
    2023-06-24
    25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有哪些, 什么情况下构成寻衅滋事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27
      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是指以使他人的财产受到损失为目的,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列举了几种情形:(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
    • 寻衅滋事罪中任意毁坏财物多少钱算情节严重的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01
      当然额度越大情节越严重但是寻衅滋事这是这个刑事罪,毁坏的东西是无论多少只要积极赔偿,但是只要定了寻衅滋事就不是财物的事了。
    • 毁坏财物罪和寻衅滋事罪有什么区别?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5-30
      1、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客体只限于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寻衅滋事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这里的公共秩序是根据法律和社会公德确立的公共生话规则所维持的社会正常秩序,包括公共场所秩序和非公共场所秩序。在本案当中被告人黄某某肆意损坏被害人经营的游戏室游戏机,游戏室显然是公共场所,被告人的损坏行为严重影响公共场所秩序,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 2、主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寻衅滋事罪主观上是为了
    • 寻衅滋事共犯未参与故意毁坏财物要如何认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8-16
      有寻衅滋事行为但没有故意毁坏财物行为,要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此时需要按照寻衅滋事罪进行处理,需要判断共同犯罪中的主犯和从犯,对于主犯要按照全部犯罪行为处罚,而从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 故意损坏财物算寻衅滋事吗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5
      根据法律规定,任意损毁公私财物、扰乱公共秩序属于寻衅滋事的违法行为,可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治安处罚,具体包括行政拘留并处罚金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