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违法,气动的才违法。玩带有瞄准镜的弹弓枪并不违法只要是用皮筋为动力的,如被派出所发现,只要你打的不是国家保护的
1、2级禽鸟就没有问题。处理就不能用非法私藏枪支或仿真枪来处理,最多只能按射杀国家12级保护禽类罚款。
一、使用弹弓打坏玻璃是否触犯刑法
使用弹弓打坏玻璃不触犯刑法。
如果数额比较大,属于公共财产,就涉及毁坏公共财物罪。如果是私人的,及时给予补偿。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2、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用弹弓一般不违法,前提是只要不伤人,现行法律没有对买弹弓枪作出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弹弓不属于相关法律规定的枪支,所以不禁止公民持有。但是公民持有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对公民和社会作出有害行为。如果持有卖家卖给的弹弓造成伤害事件,可能会引发民事赔偿问题。
二、闯红灯6分可以网上处理吗
闯红灯6分能网上处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否则只能到交警大队现场处理:
1、是由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
2、是单条罚款金额不超过200元;
3、是待处理违法行为的记分分值与驾驶人当前累积记分分值之和未达到12分。
网上还有违法信息没消掉,那就拿着交款单子到交警队的法制科说明情况,经过工作人员确认后,违法信息将直接删除。
三、如何认定故意毁坏文物罪
故意毁坏文物罪认定方法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所谓损毁,是指使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的文物部分破损或者完全毁灭,损毁文物的情况比较复杂,造成的后果各有不同,破坏的程度有轻有重,社会影响也有差异。处理时要作具体分析,认真区分违法和犯罪的界限。应鉴别遭到损毁的是否是其主要的、关键的部分,对其外观的破坏程度等,从经济价值、社会影响、危害后果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是文物而故意加以损毁。至于行为人实施损毁行为的动机可能不尽相同,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构成,但是,如果行为人不知是文物将其损坏,或者虽然知道,但由于过失将其损毁,不构成本罪。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多次损毁、屡教不改的;损毁国宝级文物的;损毁大量珍贵文物或致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毁损严重的;损毁文物动机极其恶劣的等等。
-
野战狼滑膛弹道弹弓犯法吗
59人看过
-
弹弓打死6只鸟算不算犯法
72人看过
-
能否用枪式弹弓犯法?
216人看过
-
打弹弓合法吗
398人看过
-
当事人买弹弓钢珠犯法吗?
105人看过
-
皮筋弹弓违法吗?
125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用弹弓枪买机枪犯法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1-10-22弹弓枪并不是传统上的枪支,所以自制弹弓枪不算违法。弹弓、弹弓枪不是违法的,但不能做违法的事,以竞技为中心吧。但是,如果自制弹弓损害他人,可能有违法的嫌疑。
-
国家对弹弓有啥管理文件吗弹弓是违禁物品吗弹弓枪打泥丸竞技犯法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4-08-31弹弓枪应该是不违法的,弹弓枪不属于《枪支管理法》中规定的枪支,所以,不禁止公民持有。 但是公民持有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对公民和社会做出有害行为。
-
当事人买弹弓钢珠犯法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1-06-20买弹弓钢珠是不犯法的,弹弓虽然威力大,但不属于管制器具的范围。我国管制的主要是刀具和枪械: 1.匕首,除人民解放军和人民警察作为武器、警械配备以外,专业狩猎人员和地质、勘探等野外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的,须由县以上主管单位出具证明,经县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发给《匕首佩带证》,方准持有佩带;三棱刮刀仅限机械加工人员使用,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2.制造管制刀具的工厂、作坊,须经县以上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和所在地县、
-
-
因为好玩买了一把弹弓,买弹弓钢珠犯法有哪些法律规定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30玩普通的弹弓是不违法的,但是用弹弓伤害保护鸟类,破坏公物的话就属于违法行为了,如果弹弓经过改装,构成仿真枪,也是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1、弹弓是否违法,需要依据弹弓的具体结构和杀伤力进行判断。公安部关于印发《仿真枪认定标准》的通知为: 切实加强对仿真枪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和《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GA/T718—2007)以及《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GB66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