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刑情节包括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两种。刑法共规定了以下几种法定情节:第一,从重处罚情节。它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对有从重情节的犯罪分子判处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第二是从重处罚是比没有这个情节的犯罪分子判处较重的刑罚,等等。
一、刑法中量刑情节有哪些规定
刑法中量刑情节的规定:
一、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
法定情节是刑法总则或者分则中明确规定的情节,如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从轻或者免于处罚。又如: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等,都是法定情节。
酌定情节,是刑法没有作出量刑的具体规定,只是根据有关刑事政策和经验,由法官灵活作出的量刑适用情节。如刑法规定,被判处罚金的,如果由于遭受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酌情减少和免除。
二、应当情节和可以情节。
应当情节,是指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这是量刑是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决定对其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可以情节,是指在量刑时法官依法律许可或者法律授权在量刑时的先择性情节,如: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罪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从轻情节和从重情节。
从轻情节,是指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可以在规定的处刑幅度内从轻处刑的各种情形。如: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人又主动投案自首、积极抢救被害人并赔偿其损失等,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其过失人在造成过失后的作为,即是减轻情节,主动中止犯罪,也具有减轻情节。
从重情节,与从轻情节相反,是指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在处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的各种情形,如过失致人死亡,本应主动投案自首,采取积极抢救措施,但过失人却逃离,致伤者死亡,依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过失人逃离,不抢救伤者的情节,就是从重情节。
四、单功情节和多功情节。
单功情节是仅有一种量刑情节的情节,如累犯,只有一种量刑情节从重。
多功情节是对量刑产生多种可能的情节,如初犯、偶犯、中止犯等都具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二、刑法中量刑法规定有哪些情形?
刑法中量刑情节的规定:
一、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
法定情节是刑法总则或者分则中明确规定的情节,如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从轻或者免于处罚。又如: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分等,都是法定情节。
酌定情节,是刑法没有作出量刑的具体规定,只是根据有关刑事政策和经验,由法官灵活作出的量刑适用情节。如刑法规定,被判处罚金的,如果由于遭受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酌情减少和免除。
二、应当情节和可以情节。
应当情节,是指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如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这是量刑是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决定对其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可以情节,是指在量刑时法官依法律许可或者法律授权在量刑时的先择性情节,如: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罪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从轻情节和从重情节。
从轻情节,是指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可以在规定的处刑幅度内从轻处刑的各种情形。如: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人又主动投案自首、积极抢救被害人并赔偿其损失等,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其过失人在造成过失后的作为,即是减轻情节,主动中止犯罪,也具有减轻情节。
从重情节,与从轻情节相反,是指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在处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的各种情形,如过失致人死亡,本应主动投案自首,采取积极抢救措施,但过失人却逃离,致伤者死亡,依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过失人逃离,不抢救伤者的情节,就是从重情节。
四、单功情节和多功情节。
单功情节是仅有一种量刑情节的情节,如累犯,只有一种量刑情节从重。
多功情节是对量刑产生多种可能的情节,如初犯、偶犯、中止犯等都具有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三、定罪量刑情节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定罪量刑情节的法律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决定刑罚时,应当根据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判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几个量刑范围的,应当在法定量刑范围的下一个量刑范围内判处刑罚。虽然罪犯没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
刑事案件量刑中的法定从宽情节
86人看过
-
辩护词案件情节和量刑情节都可以写在里面吗?
320人看过
-
浅谈刑事案件量刑情节竞合的适用
401人看过
-
什么是自首量刑情节,量刑情节具有以下特征
391人看过
-
量刑情节(法定量刑情节、酌定情节)
319人看过
-
刑事案件情节严重指的是什么?
187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刑事案件,量刑加重情节的适用方法有什么安徽在线咨询 2023-03-28量刑,又称刑罚裁量,拼音是liàngxíng,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的确定与裁量。 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犯罪人,性质是刑事司法活动。
-
初犯案件的量刑情节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8初犯一般尚未形成犯罪的习癖,主观恶性不深,可改造性大,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可作为量刑时从宽处罚的酌定情节。但有些初犯实施犯罪时经过长期预谋、犯罪动机卑鄙、手段残酷,犯罪性质严重,对其量刑时就不能从宽处罚;对有法定或依情可以酌定从重情节的,还要从严惩处。
-
量刑情节并存的,刑事案件如何处理河北在线咨询 2022-01-10(1)多种量刑情节并存时,可以采用同向相加、逆向相减的方法确定量刑情节对基准刑的调节比例。 (2)多个量刑情节与免处罚情节并存时,应当综合考虑全案情况和法律规定,决定是否免除处罚。 (3)同一行为涉及不同量刑情节时,不得重复适用。
-
情节严重可以量刑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7-02当然也有,但也不是你说的人为可操作性很大。举几个例子:一个犯罪嫌疑犯用锤子把人打死。一锤子打死和一锤子没打死后又接着打了几锤子才打死。后者就为情节恶劣或严重。同样是抢劫,持械抢劫和不持械就有区别,前者就属于情节严重。同样是抢夺,在受害人家抢夺和在大街上抢夺,后者就属于情节严重。贪污情节严重就有具体的数额限制,达到了就属于,没达到就不属于。
-
刑事案件中的法定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有哪些,刑事案件量刑标准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2-12刑事案件中的法定从轻或者减轻情节:1、特殊主体(1)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在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完全丧失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其实施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犯罪预备、中止或未遂预备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