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权是不能放弃的,但是监护权是可以通过法院予以剥夺或者变更的。
一、单独抚养决定权和抚养权的区别
有孩子监护权并不代表有孩子抚养权,有孩子抚养权一定有孩子监护权。
夫妻离异之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不受影响,因为,父母对子女的亲权、监护权不受父母之间婚姻关系解除的影响。
但现实情况往往是,父母离异之后争夺的是子女的抚养权而不是监护权,因为,监护权是法定的,如果父母一方没有对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父母任何一方对未成年子女都拥有法定监护权。
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是自然权利,属于亲权的一部分,与由谁抚养没有法律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丧失抚养权的一方仍然对子女拥有法定监护权。
实际抚养子女的一方委托自己的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代行监护,如果有利于子女的教育和发展是合法的,但是,在抚养子女过程中,没有抚养权的一方发现抚养条件发生了不利于子女的教育和个性发展的因素,这时就可以向法院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诉讼。同时,抚养权纠纷不影响父母亲权监护权和探视权等的存在和实施。
二、可以解除对方的监护权吗
可以在具备特定情形时取消对方的监护权。如果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该子女有犯罪行为、虐待行为或者对该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就能够取消对方监护权。一般情况下,无论离婚与否,父母双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和承担监护人义务,非因法定事由限制或剥夺,父母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监护权。
三、变更孩子的抚养权包括什么
儿童监护权的变更包括:
1、双方协议变更。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只要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护子女合法权益,应当予以批准,即父母可以私下协商变更子女抚养权,然后请求法院变更;
2、一方以起诉方式要求变更。协商不成的,一方可以变更起诉要求。
法律规定了以下可以变更子女监护权的情形:
1、与子女同居的一方因严重疾病或残疾无法继续抚养子女;
2、与子女同起生活的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者虐待义务的,或者与子女一起生活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的;
3、10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愿意和对方一起生活。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行为能力有限的人,可以从事与其年龄相关的民事活动。无论如何改变孩子的监护权,都需要法院的认可。
-
离婚孩子监护权归属怎么确定以及离婚父母可以放弃监护权吗
315人看过
-
孩子放弃监护权父母可以接受吗
458人看过
-
怎么放弃监护权可以放弃吗?
84人看过
-
离婚后监护人遗弃孩子犯法吗
52人看过
-
监护人有权替孩子放弃继承权吗?
480人看过
-
监护权变更:离婚后孩子的监护权
143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离婚后放弃抚养权离开城市,离可以放弃孩子抚养权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7离婚时,放弃抚养权意味着孩子由对方抚养,自己支付抚养费。但如果有如下情形,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诉,主张变更孩子抚养权。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15.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育费的,应另行起诉。 16.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
-
对孩子的监护权能否放弃安徽在线咨询 2023-11-21父母不能放弃监护权。只有监护人被法院撤销监护资格,监护权才消失。我国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孩子自动放弃抚养权与监护权可以替代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1-08-19自动放弃抚养权与监护权的协议是不可以互相替代的。放弃监护权协议书不能代替放弃抚养权协议书。如果想变更,可以优先采取协商的方式及逆行沟通,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以到当地法院提出起诉进行解决。该问题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对孩子有监护权是不是就可以放弃青海在线咨询 2023-10-24父母不能放弃监护权。只有监护人被法院撤销监护资格,监护权才消失。我国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2022年监护权可以放弃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2-01《民法典》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未成年孩子的监护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除非因死亡、或父母子女关系的依法终止、或监护权被依法剥夺外,任何人不得加以剥夺和限制。 无论离婚与否,父母双方都对孩子有监护权,并承担监护人义务。非因法定事由限制或剥夺,父母任何一方都享有孩子的监护权。 监护权基于亲权而产生,抚养权基于血亲(包括拟制血亲)而产生,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