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24 08:01:09 398 人看过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一、过失犯罪的定罪问题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是过失犯罪。

第十六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

(1)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这种危害结果发生,如某甲挖坑蓄水,结果致一儿童溺水身亡,某甲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如果某甲在挖坑蓄水时同时设置了保护设施,即可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某甲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对儿童溺水身亡负有过失责任。

(2)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这种行为多发生于过于自信,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而发生,如某驾驶员驾车经过无人看管的铁路道口,火车已鸣笛警告,某驾驶员本应停车让火车过后在通过路口,但他自信能先于火车穿过路口,结果与火车发生碰撞,造成车毁人亡的结果。

二、过失犯罪的特点

1、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

2、过失犯罪的危害越来越大。

3、涉案领域相对集中于交通肇事犯罪等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8日 14: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警告相关文章
  • 多少岁犯罪负刑事责任,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有哪些区别
    年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犯罪就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未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只有涉嫌故意杀人罪、抢劫、强奸犯罪等情节严重的八种刑事案件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区别在于前者属于经济赔偿,后者属于惩罚类的刑事责任承担。一、多少岁犯罪负刑事责任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就需要负刑事责任,但是在十四周岁到十八周岁又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和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前者一般是犯罪情节严重的八种刑事案件才会负刑事责任,这八种刑事案件包括故意杀人罪、抢劫、强奸、放火、投毒、贩毒、爆炸以及故意伤人致重伤或死亡。如果这个阶段的未成年人犯罪没有犯这八种刑事案件而是其他案件,因为此时的主体不合格,所以也就不会被认定构成犯罪,就是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此时受理案件虽然不需要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但是法院有责任责令犯罪的未成年的家长或监护人,要求他
    2023-04-26
    416人看过
  • 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法律依据有哪些?
    一、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法律依据有哪些?1、《民法典》(2021.01.01生效)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千二百三十条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2、《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应注意的是,排污者根据该款规定免责,必须证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是造成损害发生的唯一原因,并且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发生后排污者及时采取了合理措施。若排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后还有其他原因造成损害或灾害发生后排污者没有及时采取合理措施的,仍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3、《水污染防治法》第九十六条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由于不可抗力造
    2023-06-01
    82人看过
  • 构成过失损坏军事设施罪,法律依据有哪些?
    (1)客体要件。本罪侵权的客体是国防建设秩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设备和器材是重要的国防资产,是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国防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损害和侵占国防资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组织和公民都有义务保护军事设施,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破坏,危害军事设施。故意毁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行为、违反防卫法规定的公民防卫义务、损害部队战斗力、削弱防卫能力、危害防卫安全。本罪犯罪对象一是武器装备,它是武装部队直接用于实施和保障作战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和军事技术器材的统称。包括冷兵器、枪械、火炮、火箭、导弹、弹药、爆破器材、坦克和其他装甲战斗车辆、战斗飞机、战斗舰艇、鱼雷、水雷、生物武器、化学武器、核武器、通信指挥器材、侦察检测器材、军用测绘器材、气象保障器材、雷达、电子对抗装备、信息处理设备、军用电子计
    2023-08-06
    348人看过
  • 精神病人有刑事责任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安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强制医疗的决定程序:(1)公安机关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写出强制医疗意见书,移送人民检察院。(2)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或者在审查起诉过程中发现精神病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向法院提出强制医疗申请。(3)法院受理强制医疗申请,或者在审查案件过程中发现被告人符合强制医疗条件的,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并通知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法定代理人到场。被申请人或者被告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关指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帮助。(4)法院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是否强制医疗决定,被强制医疗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3-07-22
    149人看过
  •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依据是《刑法》第二十条。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刑事责任如何处理?原则上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或其他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而对不法行为人采取的一种防卫措施,是正当的合法行为,无须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构成有以下四个条件:(一)不法行为人的侵害行为,是实施防卫时正在发生(二)必须针对非法侵害行为人实施;(三)正当防卫必须是出于保护公
    2023-08-03
    144人看过
  • 法律依据代理责任的认定有哪些
    《民法典》规定的代理责任:1、代理人和被代理人之间负连带责任;2、代理人不履行代理职责,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责任;3、无权代理造成损害的责任。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实施民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一、代理与承包的区别是什么代理与承包的区别具体如下:1、代理是以本人的名义从事民事法律行为,而承包在承包权限内以自己名义从事活动;2、后果承担不同,代理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承包由自己承担;3、权限不同。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本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方为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承包是指以自己的行为和名义为发包人处理事务,在承包的范围内自行决定如何为,以及在承包的事务处理中所发生的一切后果由自己承担的法律行为。代理只承担代理合同中约定的代理事项的权力和义务,而承包则需要承担合同规定的承包范围内的全部责任、
    2023-06-29
    492人看过
换一批
#治安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治安处罚法 知识导航
    展开
    #警告
    词条

    警告的适用指行政主体依法对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的相对人作出的书面谴责和训诫。警告既具有教育性质又具有制裁性质。警告的目的是向违法者发出警戒,声明行为人的行为已经违法,使受罚人精神上受到损害,促使其引起应有了的意和警惕,尽力避免再犯。警告一般适... 更多>

    #警告
    相关咨询
    • 犯罪过失对刑事责任有哪些影响,过失犯罪怎样才负刑事责任?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31
      一、过失犯罪的定罪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
    • 刑法里的过失犯罪有哪些?哪些需要负刑事责任?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5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是指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或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然而故意犯罪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了犯罪是故意犯罪。
    • 责任过失的法律依据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8
      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依据如下: 《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 主动去自首去了我叔叔负刑事责任的过失犯罪法律依据什么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02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并不是所有的过失犯罪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过失犯罪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要依据犯罪的情节定,情节较轻的,可免于刑事处罚。
    • 个人涉嫌了犯罪过失应负刑事责任的根据是哪些啊?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4
      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有二:一是主观根据,二是客观根据。 研究主观根据,必须从人的意志入手,人的意志具有相对的自由,这就标志着人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认识,在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意志自由同时还标志着人在自己意志支配下行动时,不仅能够明了自己行为的实际内容,而且能够了解行为的结果及其社会意义。因此,产生了具有意志自由的人对自己行为的责任。在过失犯罪的情况下,行为人的意志似乎是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