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及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
一、我国第一部宪法是哪一年制定的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制定颁布的。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二、刑法民法行政法的区别
1.刑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按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同虽然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2.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但是刑事不法与民事不法的界限却并未如刑法和民法一般“之间存在一条明显的楚河汉界”。
3.民法典是万法之母,其他法律大多是从不同角度对民事法律关系进行保护、充实和发展,刑事、行政法律也不例外。
三、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什么效力?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所谓宪法效力是宪法作为法律规范所发挥的约束力与强制性。
宪法主要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其效力范围直接涉及国家权力的活动。我国宪法序言明确了宪法效力的最高性。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是什么构成的?
362人看过
-
法律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267人看过
-
我国七大基本法律部门
104人看过
-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
151人看过
-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400人看过
-
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
370人看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 更多>
-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容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1法治包括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法”,一个是“治”。从“法”的角度来讲,核心是“法律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从“治”的角度来讲,法治不光要有良法,还要有善治,关键在于“法治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这就要在强调“立法”和“普法”的同时,落实“执法”、“司法”和“守法”,也就是形成和贯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做出了全面论述,主要是五个具体体系,即“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
国家对于形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15中国社科院2011年法治蓝皮书总结了中国提出和形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形成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对于中国法治发展的重大意义。蓝皮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具有三大历史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化的重大成果; 3、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
-
保密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30首先:《保密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重要法律武器,对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我国保密工作的根本宗旨和基本方针、原则,为保密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b.划清了国家秘密与非国家秘密的基本界限,确立了确定、变更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和保密期限的法律程序,规定了解密的办法
-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28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谓“有法可依”,是指要制定反映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的、确认和保护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法令、条例、决议、命令和地方性法规,等等。这样才能使得社会主义社会中重要的和基本的社会关系,具有法律化、制度化的性质;也才能在事关国家和社会共同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
中国特色主义宪法修正案是哪一年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0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修改,第三十二条: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