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时工作制需要劳动部门同意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2-21 10:30:49 143 人看过

用人单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需要劳动行政部门同意。国家规定单位一般需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但用人单位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该制度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的工作和休息办法。

一、劳动合同上班时间是几个小时

劳动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是一天八个小时,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周工作40小时这一标准工时制度。有条件的企业应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且符合条件的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工时制度。

二、特殊工时制中的加班争议有哪些误区

特殊工时制中的加班争议有以下误区:

1、认为实行特殊工时制,员工无论如何加班一律没有加班费。

2、部分企业未经审批,自行规定特殊工时制;

3、某岗位已被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执行特殊工时制度,但双方劳动合同中约定执行标准工时制度;

4、部分企业在原执行特殊工时制行政许可决定书到期后未及时申报,仍按特殊工时制用工的情形。

三、不定时工作制周末算加班吗

不定时工作制周末不算加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不受相关法律规定的日延长工作时间标准和月延长工作时间标准的限制,但用人单位应采用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

不定时工作制,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需要支付3倍加班工资,平时加班以及双休日加班,不需要支付加班工资。不定时工作制,没有固定工作时间的限制,是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性质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需要连续上班或难以按时上下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07: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劳动部门鉴定工伤多久可以拿到赔款,劳动部门鉴定工伤需要多久
    劳动部门鉴定工伤一般一个月到半年内可以拿到赔款。可以从工伤基金中支付的有住院伙食补助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等费用。劳动部门鉴定工伤需要需要60日。如果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30日。鉴定工伤时需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一、劳动部门鉴定工伤多久可以拿到赔款劳动部门鉴定工伤一般一个月到半年内可以拿到赔款。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1.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2.住院伙食补助费;3.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4.劳动能力鉴定费。二、劳动部门鉴定工伤需要多久劳动部门鉴定工伤需要60日。工伤等级鉴定结果一般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就能出结果,有特殊情况的,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
    2023-06-04
    443人看过
  • 工伤认定由市级劳动部门作出的吗?
    一、工伤认定由市级劳动部门作出的吗?工伤认定并不一定由市级劳动部门作出,工伤认定的管辖一般是县以上劳动管理部门或者社会保障部门,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具体特点有:1、属于具体行政行为;2、属于行政确认行为。确认的结果有四种:是工伤,非工伤,视同工伤,不视同工伤;3、属于须申请的行政行为。“不申请,不认定”是工伤认定程序的特点;4、单位、职工或其近亲属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进行行政诉讼。二、工伤认定程序(一)调查事故发生经过,作相关的证据固定工作,对于一些容易更失或被损毁的证据应及时保全,对一些流动性强或无固定职业
    2024-01-05
    229人看过
  • 不定时工作制是否可以不签劳动合同
    律师解答:不可以。实行不定时工时制也应当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包括标准工时制、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只有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2024-05-11
    358人看过
  • 劳动合同中的工作部门怎么填
    甲方为用人单位,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地、联系电话(必须是单位固定电话)等,单位名称与所盖章名称完全一致。对于劳动合同签署的时候格式还有相关的内容都是要清楚的,如果不签劳动合同的话对于单位来说有安全隐患存在。一、劳动合同单位名称变更能涂改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虽然用人单位名称变更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但是要在劳动合同上变更单位名称,需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并且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经双方共同确认签字或者盖章后,涂改的内容才予以成立生效。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资料?1、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被申请人为共同当事人时,申请书一式四份,递交仲裁委三份,申请人留存一份。申请书用蓝黑或者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均须本人签名并落有申请日期。申请书除应写明劳动者的
    2023-03-08
    306人看过
  • 不定时工作制合同有工作总时限制吗
    关于非定时工作制所允许的工作时间范围规定如下:劳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应超过八个小时,而每周的总工作时长应控制在四十四小时以内。请注意,尽管是非定时工作制,但并非意味着工作时间没有任何限制。实际上,此种工时制度旨在应对由于工作性质及岗位职责等因素导致的工作时间无法受到固定时数限制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2024-04-26
    338人看过
  •  劳动部门对工伤认定需要多长时间来处理
    该段内容讲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要求以及工作人员回避的规定。根据规定,工伤认定申请必须在60天内作出决定,而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申请,决定时间应在15天内作出。同时,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或用人单位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必须在60天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必须在15天内作出决定。同时,工作人员与工伤认定申请人或用人单位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工 伤 认 定 申 请 回 避 规 定 是 什 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工伤认定申请人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回避:(一)与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关系;(二)与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申请回避规定是为了保障工伤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平、公开,防止利益冲突和权力滥
    2023-09-11
    112人看过
  • 劳动部强制解除劳动合同工作指导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
    2023-07-11
    252人看过
  • 征求意见反馈:劳动合同应由劳动部门监制
    订立劳动合同是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第一道程序,因而也是劳动合同管理中首要的和关键的环节。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利益,劳动合同该怎样订立呢?《劳动合同法(草案)》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成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内容理解不一致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采纳最有利于劳动者的解释。◎观点■书面形式规定符合我国现实关于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动监察处处长刘建平认为,草案作出书面形式的规定是符合当前现实的。他说,虽然劳动合同理论上是双方平等自愿协商的产物,但劳动合同立法的理念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由于当前劳动力市场的不规范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倒置,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发生劳动争议后认定劳动关系比较困难,执法实践中缺少书面劳动合同已
    2023-06-09
    212人看过
  • 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印发“关于卫生部门和劳动部门在劳动卫生监察工作上的分工协作纪要
    为了进一步做好企业的劳动卫生工作,卫生部与劳动人事部就卫生部门和劳动部门在企业劳动卫生监察工作的分工和协作问题进行了商讨,并取得了一致意见。现将商讨的纪要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附:关于卫生部门和劳动部门在劳动卫生监察工作上的分工协作纪要保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促进生产的发展,是卫生部门和劳动部门的共同职责。卫生部门为了综合管理工业卫生工作,实行国家卫生监察,需要从预防医学角度监督企业的劳动卫生工作;劳动部门为了综合管理劳动保护工作,实行国家监察,需要从工程技术及其组织管理角度督监企业的劳动卫生工作。三十多年来,两个部门各有侧重,互相配合,共同推动了我国企业的劳动卫生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做好企业的劳动卫生工作,两个部门都希望把双方在这一工作上的职责、任务划分得更明确一些。为此,卫生部和劳动人事部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商讨,并且取得了一致意见。一、卫生部门1.负责从预防医学
    2023-06-09
    177人看过
  • 劳动部门对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是多少?
    工伤认定的期限,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10个工作日内将工伤认定决定送达申请工伤认定的从业人员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从业人员所在单位,同时告知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程序。杭州市单位报工伤认定期限是多久?一般来说都是15天到60天左右,当然,不排除有时候工伤案情比较复杂,需要调查取证致使时间延长的可能。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第二十条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做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做出结论期间,做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
    2023-07-06
    60人看过
  • 劳动合同没有岗位和部门能认定工作关系吗
    一、劳动合同没有岗位和部门能认定工作关系吗对于三根肋骨骨折这一问题,其伤残程度的确立通常需根据病患状况进行综合评估。详细分析如下:首先,若仅仅存在三根肋骨发生骨折的现象,那么此种情况是无法符合伤残鉴别的标准等级的。一般而言,需要至少具备四根肋骨骨折才可初步认定为十级伤残;其次,假如病患有三根肋骨骨折且伴有胸腔内软组织挫伤及其胸部血块形成等病症,就有望满足十级伤残鉴定的要求;再者,倘若该病患同时伴随着显著的气胸等并发症状,甚至可能进一步评定为九级伤残;最后,若是三根肋骨骨折呈现出显著移位,且产生如连枷胸等严重并发症,那么这或许将被定义成为八级伤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五十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为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出具的诊断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作为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但当事人涉嫌交通肇事犯罪的,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专门机
    2024-04-02
    93人看过
  • 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时间如何规定?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需机动作业而采取不确定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对于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等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的职工,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章、第四章有关规定,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并充分听取职工意见的基础上,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弹性工作时间等适当方式,确保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和生产、工作任务的完成。《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
    2024-04-19
    440人看过
  • 政府部门工作和谁签劳动合同好
    和谁签订劳动合同,要看录用方式。政府机关编外人员,直接由政府机关录用的,政府机关是用人单位,应当与政府机关订立劳动合同;经劳务派遣到政府机关的,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政府机关是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一、劳务派遣工与劳务派遣公司是什么关系劳动者与派遣机构之间是劳动合同关系。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2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尤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因此,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与一般劳动合同的规则适用应该属于一般与特殊之间的关系,原则上适用于一般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都适用于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
    2023-03-12
    366人看过
  • 计时工工作制的劳动合同
    甲乙双方根据《劳动法》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外来劳动力就业管理办法》规定,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一、合同期限1、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或工作(工程)结束止。二、工作内容甲方分配乙方在岗位担任职务(工种)在正常情况下乙方必须完成生产(工作)任务,具体生产(工作)任务为:三、工作时间1、甲方实行每日不超过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工作制,如实行综合计算工时或不定时工作制,由甲方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后实行。2、因生产经营需要,经协商安排乙方加班加点,甲方按照规定支付加班工资。日加班不超过3小时,月加班不超过36小时。四、劳动报酬甲方按月足额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工资,每月日为发薪日;工资制度和分配形式按下列第项执行;1、实行计时工资制,乙方完成生产(工作)任务,每日工资元,每月工资元;2、实行计件工资制,具体标准为.3、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甲方每月应支付给乙方不低于当地政府规定
    2023-02-12
    323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申请不定时工作制时,劳动部门会查公司用工与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0
      一,会审查,申请不定时工作制的,用人单位必须向当地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劳动部门批准后,才能实行。二,根据原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第四条企业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职工,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1,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2,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
    • 实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需要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3
      实行特殊工时(包括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须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政务公开”下列的“行政许可及审批服务指南”查阅。
    • 因为不定时上班制度,还要不要经过劳动部门同意?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1
      不定期工作制需要劳动部门的同意。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由于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不能按照标准工作时间来衡量,需要机动操作而采用不确定工作时间的工时制度。
    • 门卫工作为不定时工作制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6
      应当换休或支付加班费,你们工种特殊,但是也超过了国家规定的劳动时间,超过时间的就应当支付加班费。
    • 劳动行政部门需要听取工会意见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2
      解答:劳动合同法把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单独作为一章,可见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所进行的行政监督非常重要。 劳动合同法第73条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在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应当听取工会、企业方面代表以及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