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一个社会学或者法学的概念,一般指仍未成年的人。法律上,未成年人即是未满法定成年年龄的人,当中包括婴儿、儿童,及部分青少年。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未成年人的关心、爱护和特别司法保护,是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事情,关注未成年人、让他们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未成年人问题就是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问题社会化日趋严重。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初始年龄与70年代相比已提前了两至三岁,14岁以下少年违法犯罪比例上升,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低龄化。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点:
1、团伙犯罪增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团伙犯罪(如: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等)。他们往往模仿武侠小说、武打影片中帮派活动的形式,结伙成帮、结帮成派,共同进行犯罪活动。
2、暴力犯罪突出。未成年人年龄偏轻,模仿性较强,犯罪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往往不顾一切,不计后果,仅凭一时冲动实施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纵火等暴力型犯罪。
3、犯罪类型多样。与以往相比,未成年人犯罪涉足的类型越来越广,除盗窃、抢劫、伤害等传统型犯罪外,对一些新类型案件,如绑架勒索、抢劫汽车、吸毒贩毒等也有所涉足。
4、犯罪年龄下降。未成年人犯罪中,在校生犯罪占据了相当比例,犯罪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初犯年龄越来越小。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原因:
1.自身原因。首先,从心理因素分析,未成年人的认识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抵制各种不良影响的能力不强,思维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为违法犯罪埋下了伏机。其次,从生理因素分析,由于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发育期,行为易受情绪的影响和左右,难以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心理冲动。
2.家庭原因。家庭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一个人的社会化进程始于家庭,基本技能的掌握、社会规范的接收、生活目标的确定、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社会角色的培养,最初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因此,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导致子女的人格发育不健全,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因素。
3.学校原因。学校是未成年人除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一般来说,学校和老师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仅次于未成年人的家庭和家长,有的甚至超过了家庭、家长的影响力。但现行教育制度有时忽视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只重视教科书规定的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使法制教育流于形式。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
1.要强化德育教育
重视和加强德育教育使学校应尽的职责,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因此,中小学在教育中应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必须克服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的倾向。
2.要进行心里素质教育
现代社会,心里健康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但是,人们的着眼点始终是在成年人的范围内,很少将心里健康与未成年人挂钩。事实上,关注少年儿童的心里健康,将其培养成正常人,在犯罪预防中非常重要。因此,学校和家庭都要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心里素质教育。
3.开展预防侵害教育
在学校教育孩子学会公正对待他人的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如何防止来自他人的侵害。来自校园的敲诈、抢劫目前比较突出。现在未成年人连最起码的自我保护意识、危险意识和逃生抗暴力能力都没有。由于这方面能力的欠缺,是未成年人面对强暴只能任其摆布,也使犯罪分子更加猖狂。其实犯罪分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受害者缺乏基本的应对知识和技能。对于学而知之的孩子,这些都是需要专门教授的,使之真实地面对现实。
-
五大亮点保护未成年人之盾更坚
139人看过
-
苏州市出台《未成年人保护试点意见》
222人看过
-
北京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给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295人看过
-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否应该保护犯罪的未成年
136人看过
-
未成年人聚众斗殴罪辩护意见
63人看过
-
“特殊保护”是护佑未成人应有之义
236人看过
未成年人保护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关怀,旨在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他们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等权利,国家... 更多>
-
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有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4《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以及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
未成年人被强奸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6目前,如果只是被强奸,没有被造成其他伤害的话,成年男子目前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未成年人被强奸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或者故意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强奸(又叫性暴力、性侵犯或强制性交),是一种违背被害人的意愿,使用暴力、威胁或伤害等手段,强迫被害人进行性行为的一种行为。几乎在所有的国家,强奸行为都属于犯罪行为。
-
未成年人不起诉人有哪些辩护意见河北在线咨询 2023-12-08对未成年人不起诉的辩护意见要点有有悔罪表现、未成年人适用的减轻处罚情况、以及犯罪事实不具备主观性等,辩护人应当对犯罪事实认定后,根据法律适用情况,向司法机关详细说明不起诉的辩护意见。
-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应该怎么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3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 第六十九条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
-
未成年工工人对未成年工有何保护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27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五条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定期对未成年工进行健康检查:(一)安排工作前;(二)工作满一年;(3)年满18周岁,距前一次体检已超过半年。第十条未成年工上岗前,用人单位应当对其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未成年工体检登记由用人单位统一办理和承担。禁止未成年工从事相关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