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微量使用规则是美国版权法中版权侵权例外的一个特殊规则,如果普通观众不能感知到被告对原告作品的使用,那么该使用就是微量的,不侵犯版权。但长久以来,这一规则是否适用于录音制品一直存在很大争议。近日,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利用这一规则判决了一起音乐取样纠纷案,明确了其适用范围包括录音制品。希望这一思路对我国类似案件的处理能够有可资借鉴之处。
今年6月,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对VMGSalsol(塞索)唱片公司诉知名歌手麦当娜和华纳音乐公司侵权案作出判决,明确微量使用规则(deminimiscopying)适用于一般作品的同时也适用于录音制品。在该案中,麦当娜所演唱的歌曲《Voge(潮流)》里用了歌曲《LoveBreak(失恋)》中0.23秒的管乐片段,原告起诉其侵犯版权。美国加州中部地区法院对于此案做出了简易判决,认定该歌曲的取样属于微量使用,陪审团不会认为一个普通听众在听《Voge》这首歌时能辩认出里面有一个小片段来自于《LoveBreak》,因此被告对于该歌曲片段的使用既不侵犯音乐作品的版权,也不侵犯录音制品的版权。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对于微量使用规则的适用部分维持了地区法院的判决。
微量使用不侵权
微量使用规则是美国版权法中版权侵权例外的一个特殊规则,即当普通观众不能感知被告对原告作品的使用,那么该使用是微量的,并不侵犯版权。在版权诉讼中,除了使用行为,原告还需证明被告的使用行为超出微量使用。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在2004年判决的纽顿诉戴蒙德案中对微量使用规则作出阐释: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作品在达到实质性的影响时才构成可控告的行为。
微量使用不构成侵权的原则长期存在于美国版权法中。据了解,法官早在80多年前就发现,即使存在抄袭的行为,但该行为并不必然导致侵权,有些抄袭行为是版权法所允许的。当该种行为达到一种不合理、不公平的程度时,才有侵权的可能性。该规则体现于一个法律谚语中:法律不理琐事。
两种作品有区别
音乐取样可能涉及到音乐作品和录音制品的微量使用,因此需要对两种不同类型的版权客体分别予以讨论。对于音乐作品,应判断歌曲通用的演奏方式,也就是比对原告和被告的曲谱;对于录音制品,应考虑表演者在实际中如何演奏该作品,焦点应当放在录音制品与对该音乐以通用方式演奏的不同之处。
对于音乐作品侵权情况,在该案中,被告从歌曲《LoveBreak》中抽取了两个不同的管乐片段曲谱素材。首先,被告抽取了原告歌曲中的四分音符的管乐曲谱素材,但是在歌曲的编排中,被告使用该素材与原告的编排不同。因为双方对于音乐词曲使用四分音符管乐曲谱素材的位置不同,在《LoveBreak》中曲谱编排为:二分休止音符、四分休止音符、单鸣管乐声。然而在《Voge》中曲谱编排则为:二分休止音符、八分休止音符、单鸣管乐声、八分休止音符。其次,被告使用了原告双鸣管乐声的曲谱段落,在两首歌曲中,曲谱的编排都为:二分休止音符、八分休止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综上,被告取样最多的就是单鸣四分音符以及双鸣管乐声的整个曲谱段落。
该案与纽顿案存在很大不同。纽顿案中被告是将原告作品中的一段曲谱整体进行取样使用,但是在该案中,被告仅仅从原告歌曲中抽取一段管乐曲谱来进行使用。该案所争议的取样片段远远小于纽顿案中所争议的取样片段,被告从《LoveBreak》中所取样的曲谱片段,远远短于纽顿案中取样的曲谱片段,单鸣管乐声甚至长度不到一秒,而双鸣管乐声即使加曲谱上的休止符长度也少于一秒,并且该取样素材在被告歌曲中仅仅出现五次至六次,远远少于纽顿案中取样素材出现的次数。通过聆听双方的歌曲,法院认为,一个普通的听众无法从《Voge》的音乐中认知到其中有部分曲谱素材来自于《LoveBreak》。
对于录音制品侵权情况,该案被告从小节中取样四分音符,并采取技术手段从中抽取管乐素材,与此同时淡化其他乐器的声音,并且转换了素材的曲调以及节奏,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又添加了其他的元素以及乐器的声音。对于双鸣管乐声的制作,被告除了将单鸣管乐声进行重复之外,还将其一进行节奏改编,使之从四分音符转变为八分音符。被告最终通过这样对管乐素材进行改编以及融入其他元素,从而创作出了《Voge》。
该案中取样的素材非常短,该素材长度短于一秒,并且在被告歌曲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一般听众如果没有十分仔细的聆听,甚至可能会忽略该管乐素材,并且被告对于所争议的素材进行技术处理,即使听众可能听出两首歌曲有雷同的地方,也很难联想到被告歌曲中有部分音乐背景素材取样于原告歌曲。法院认为,对于一般听众而言,很难在听双方录音制品时察觉到有音乐取样的行为。
适用情况存争议
美国法院对于一般的作品如音乐作品适用微量使用规则并没有分歧,但是对于录音制品是否适用微量使用规则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论调。美国联邦第六巡回上诉法院曾在2005年判决布里奇波特音乐公司诉维度电影公司案中明确,对于录音制品的使用无论如何细微都可以构成版权侵权。
美国法院的争议在于,现行美国版权法下微量使用规则的适用对象是否区分一般作品和录音制品。美国联邦第六巡回上诉法院认为录音制品的性质有所不同:即使只是对录音制品的一个小片段进行取样,实际上也属于窃取他人有价值的东西。被告从原告录音制品里面直接取样可以节省其录制的成本。虽然被告也在新的录音制品中加入更多元素,但是对于录音制品的权利人而言,经过选择而固定在媒介上的是声音素材而不是歌曲,当这些素材被其他人从固定的媒介中直接取样时,其使用的是劳动成果而非智力成果。
对此,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认为:首先,所谓的劳动成果的使用也出现在其他的艺术作品中,如摄影作品同样可以适用微量使用规则,没有必要在版权法中对于微量使用规则创制出一个例外。其次,即使承认录音制品与其他版权作品在适用侵权规则时存在性质上的不同,但理论上的不同并不表明立法者实际采取了区分的规则。再次,部分基于节省成本而对劳动成果和智力成果进行区分并不能支持美国联邦第六巡回上诉法的论点。美国最高法院早在著名的费斯特出版公司诉乡村电话公司案中指出,版权法仅保护有独创性的表达,而非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的成果,即额头流汗原则违背版权法。
-
KTV歌曲侵犯著作权怎么处罚
495人看过
-
改编歌曲是不是侵犯著作权,法律怎样规定
53人看过
-
使用别人歌曲会侵犯版权么
103人看过
-
KTV播13首歌曲侵犯著作权权赔了6500元
486人看过
-
擅用他人歌曲作为手机内储歌曲"天语"被判侵权
164人看过
-
微博转发图片侵犯著作权吗
217人看过
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在我国,著作权即指版权。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我国《著作权法》称之为“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 更多>
-
改编歌曲的歌词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改编歌曲是否侵犯其著作权权?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04。更改歌曲歌词的行为,行使的就是对音乐作品的改编权。应该肯定的是,改编歌曲的歌词同样凝聚了改编者自己的智力劳动,符合独创性的标准,构成新作品应属无疑。然而独创性只是判断智力劳动成果是否构成作品的标准,并非是判断利用这种智力劳动成果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的标准。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仅意味着著作权人可以阻止他人未经许可对作品实施特定行为,并不意味着著作权人就有以任何方式利用作品的自由。《著作权法》第十二条
-
翻唱歌曲可以作为著作权侵权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03翻唱别人的歌曲是否侵犯别人的著作权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为一般公益表演翻唱节目,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
改编的歌曲可否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2-311、行为人若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即对他人所有的歌曲进行改编,并且发表歌曲或者进行公开表演的,是会侵犯著作权的。但是如果已经经过了著作权人的同意,此时改编歌词则不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第四十七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
-
歌曲著作权怎样申请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5登记机构受理登记申请后30个工作日办理完成。需要补正材料的,申请人自接到补正通知书后两个月内完成补正,登记机构自收到符合要求的补正材料后30个工作日办理完成。
-
编曲会不会侵犯著作权北京在线咨询 2023-08-28编曲会不会侵犯著作权? 编曲不会侵犯著作权,主要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对于编曲是否是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认定。编曲者地位尚未得到承认。从我国以往的司法实践看,编曲者的智力成果在著作权法上的地位并未得到承认。 侵犯著作权行为有: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二)未经合作作者许可,将与他人合作创作的作品当作自己单独创作的作品发表的; (三)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