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造成受助人陷于舆论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5 12:22:44
468 人看过
通常而言,当行为者借助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途径蓄意编造并歪曲事实真相时,抑或在未对他人所提供的虚假信息进行核实便擅自发布,甚至使用具有侮辱性质的言辞肆意损害他人名誉权时,他们就必须要面对相应的民事责任。
此时,受到名誉权侵害的受害方有权向加害人提起诉讼,诉求其赔偿相关损失。
如果行为者恶意捏造事实,且意图将他人诬陷入罪以至使其面临刑事处罚,并且情节严重、行为恶劣的话,那么他有可能会被依法判刑。
在此种情况下,受害方可以选择向警方报案,启动刑事追责程序。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乐于助人造成损害需要承担责任吗
420人看过
-
法律援助人造成受援人损失怎么办
423人看过
-
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责任怎么划分
287人看过
-
制造舆论致死怎么判刑
262人看过
-
助人为乐摔成重伤受益人需要适当补偿吗
422人看过
-
舆论一边倒:社会救助制度尚有缺失
40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帮助他人造成轻伤我该怎么办?湖南在线咨询 2022-09-12如构成轻伤,涉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或者。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现场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应该如何承担责任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6-05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造成重大过失外,均不需要承担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对于生活中见义勇为的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从法律层面来讲,不仅不需要承担任何民事赔偿责任,我们还应当对其给予表彰和大力宣传,让见义勇为者放心救人、助人。
-
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是否需要承担责任?西藏在线咨询 2022-06-02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造成重大过失外,均不需要承担责任。《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对于生活中见义勇为的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从法律层面来讲,不仅不需要承担任何民事赔偿责任,我们还应当对其给予表彰和大力宣传,让见义勇为者放心救人、助人。
-
因产品缺陷造成受害人死亡怎么办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03根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因产品缺陷造成受害人死亡,侵害人应当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丧葬费、抚恤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用户、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
-
救助质量不合格造成受助人损害谁来承担责任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2紧急救助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造成重大过失外,均不需要承担责任。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对于生活中见义勇为的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从法律层面来讲,不仅不需要承担任何民事赔偿责任,我们还应当对其给予表彰和大力宣传,让见义勇为者放心救人、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