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签后不备案受不受法律保护?
网签后不备案不受法律保护。
如果房子仅仅只是网签过,但是还没有经过备案的话,那么从法律上而言,该房子还不算是买家的。只有经过备案后,房屋交易才算真正具备了法律效力。
一般来说,网签在前,备案在后,备案以网签为前提,只有备案后房屋买卖才算是正式生效。
二、网签的作用
1、网签后业主资质经过核实会更加可信,盘源信息也更加可靠,以后找房子可能会更方便、快捷,交易的流程也更加清晰。
2、交易过程全部信息化后,可以缩短买卖双方交易递件的时间。整个网签过程市民也都可以通过网上实时查询,得知二手房交易的办理进程。
3、网签之后,交易将会更加透明,以前那种经纪公司利用客户与业主之间信息不对称,吃差价的现象将彻底杜绝,交易双方权益将会更有保证。
4、网签之后更加有利于政府部门对二手房市场进行监控。政府将会掌握最真实的市场信息,这对上级主管职能部门监控市场,出台各项市场政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数据支持。
5、交易过程中的资金将会更加安全,以前如何确保交易资金的安全,是买卖双方都关心的一件大事。现在出台的资金监管方案,将会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让双方都放心的平台,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交易过程中的资金安全。
三、网签备案的区别
网签和备案有着本质的区别,网签只是房地产管理部门为规范房地产企业规范销售房屋,防止开发企业捂盘以及一房多卖而建立的一个网络化管理系统。
而备案是根据我国建设部所颁发的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证制度。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城市、县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该办法第十条同时规定:商品房预售,开发企业应当与承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预售人应当在签约之日起30日内持商品房预售合同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从网签到备案时间不会特别的长,网签的前提条件就是开发商五证齐全,开发商完成网签以后,应该在30天之内携带商品房预售合同到当地的房屋主管部门去办理备案。网签备案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炒房,避免一房两卖。
-
二手房合同不备案受法律保护吗?
458人看过
-
签空白合同拍照受不受法律保护
76人看过
-
来分期受不受法律保护?
450人看过
-
律师见证书受不受法律保护
78人看过
-
征地补偿分配方案受不受法律保护
286人看过
-
隐名股东受不受法律保护
150人看过
一房二卖是指出卖人先后或同时以两个买卖合同,将同一特定的房屋出卖给两个不同的买受人。又称房屋的二重买卖。 一房二卖涉嫌构成诈骗罪的,针对于同一套房屋,业主在已经售卖给他人之后,通过非法手段占有购房款为目的,在通过虚构或捏造事实、或隐瞒真相的... 更多>
-
房产备案网签过了受法律保护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4-09-14房屋网签合同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应。通常所说的网签,即是在房屋交易双方缔结合约之后,前往房地产相关监管机构进行登记备案,同时将该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公开发布,消费者可凭此网签编号对相关合同内容进行检索查询。网签制度的设立旨在提高房地产交易过程中的透明度和规范性,防范“一房多售”等不良现象的滋生蔓延。鉴于当前房屋交易的操作规程,网签已成为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的必要前置环节,然而网签与否并不直接影响房屋买卖双
-
的作品没有备案是不是不受法律保护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25作品没有备案或公开出版也是受保护的,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看,著作权是其中之一;从民事权利保护上付出创作劳动的作品也应保护权利所有者的权益。但没有备案的作品,如果被盗用时,会面临着举证困难。我曾遇到过一个案件,两人是朋友(文友),甲有一作品在让乙修改中,被乙署名发表了,但由于甲举证不力而败诉了。
-
脑震荡受不受法律保护?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8可以的。如果是被他人损害,是可以要求他赔偿损失的。但是你要证明自己的脑震荡是对方的危害行为引起的,是有因果关系的,对方存在过错即可。主要依据是参照《侵权责任法》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之诉。
-
后工作受不受保护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9近日,赵先生向本报反映,他是一农民工,在郑州市一清洁公司打工,清洁公司拖欠他400元工资未付,他就向郑州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郑州市劳动监察大队的工作人员认为,赵先生今年62岁,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他的打工行为不再受劳动法的调整,因此拒绝受理他的投诉。记者就赵先生反映的事情与郑州市劳动监察大队取得了联系,他们认为赵先生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他与清洁公司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他与清洁公司之间的关系不受劳动
-
网上发过来的证明,受不受法律保护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9网上发过来的借条证明,没有借款人签字不受法律保护。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属于证据的一种,借款人应当签字或者盖章以后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