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时是否需要对民事诉讼本质进行审查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20:13:16 201 人看过

目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实行立案登记制度,对立案条件不进行实质审查。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主体资格、法律关系、请求权和管辖权。(2)立案登记制度的定义是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只对形式要件进行审查。除《意见》规定不予立案的情形外,应当全部受理当事人提交的答辩状,出具书面证据。信访和有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的,应当当场登记。(3)二者的区别。在立案审查制度下,诉讼的起点是法院决定立案。在登记制度下,当向法院提交诉状时,诉讼就开始了。在立案审查制度下,各级法院对能否提起诉讼的审查标准不同。在登记制度下,只要当事人提供符合形式要件的诉状,法院就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受理和处理

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是不同的。在登记制度下,法院受理所有诉状,当事人依法行使起诉权,登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有:登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登记范围、登记程序、完善配套机制等,制裁非法滥诉,加强立案监督。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所有案件现场受理登记

提交的材料不符合形式要求的,要及时说明,应当补正的材料和期限,应当一次书面告知。

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不能判决的,应当先立案。

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或者立案,并说明理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上诉或者申请复议。禁止拒不接收材料、拒不答复、拒不出具法律文件

加强责任追究,对不立案、拖延立案等违法行为,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的责任,人为控制立案,“年底不立案”,干扰依法立案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妨咨询我们律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0日 15: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民事诉讼中哪些案件需要进行一审和终审?
    1、最高院作的一审民诉案件;2、不服不予受理、驳回起诉、管辖权异议以外的所有裁定;3、督促程序审结的案件;4、公示催告程序审结的案件;5、以特别程序审结的案件;6、依照破产程序审结的案件;7、一审以民事调解书结案的案件;8、所有的决定都不能上诉。民事诉讼一审终审案件开庭多久宣判一、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二、民事案件的审限: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若3个月内不能审结,转为普通程序继续审理。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
    2023-07-07
    431人看过
  • 是否需要知道对方身份证来进行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可以在不知道对方身份证号码的情况下提起。法律并没有规定原告起诉时必须要写清楚被告的身份证号,但需要在民事诉讼状中写清楚被告的姓名,性别,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起诉必须符合以下的四个条件,具体如下:1、原告是和本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以及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民事诉讼中必须有律师吗?民事诉讼,如果自己懂法律,可以不用请律师;否则,建议请律师。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1、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分析案情和利弊得失,为当事人作出最适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提醒当事人及时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任何纠纷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都表现出对抗性,这种对抗性有些非常明显,有些比较隐秘,有些比较直接,而有些比较间接。对于比较隐秘、比较间接的权利义务,对并非法律专业人士的当事人而言是比
    2023-07-09
    217人看过
  • 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时是否需要对公司章程进行审查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除法律规定的事项外,公司章程还可以记载股东会认为必要的其他事项。现实中,公司章程中的股权质押或转让不同于《公司法》的一般规定。这些特别条款将限制股东将其股份质押。如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股权出质须经股东会批准的,出质人应当在公司股权出质前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通知其他股东,履行股东大会同意的程序。此外,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不得质押、转让其股份的,在修改前不得申请质押登记。但股份所在公司的章程不属于股权质押登记申请材料。工商部门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时,只对形式上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不需要对公司章程进行审查,也不需要对按照公司章程提交的股东大会决议进行收集和审查。股份所属公司章程对股份质押、转让有特别规定的,出质人应当通知质权人,并按照公司章程办理有关手续。但公司其他股东向工商部门报告公司章程对股权质押有特别规定,工商部门知道质押未履行法定或约定程序的,不得办理质押登记。
    2023-05-02
    456人看过
  • 刑事立案和民事诉讼可以同时进行吗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先刑事后民事。先刑后民指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发现涉嫌刑事犯罪时,应当在侦查机关对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实查清后,由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或者由法院在审理刑事犯罪的同时,附带审理民事责任部分。在此之前不应当单独就其中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判决。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吗?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能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因受到犯罪侵犯而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既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不能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即使提出了,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精神损害赔偿是因侵犯人格权致使公民受到精神上的痛苦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附带民事诉讼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都可以提起。如刑事案件已审结,则应单独作为民事
    2023-03-14
    432人看过
  • 民事案件立案时是否应审查管辖权
    民事案件立案后法院是否需要审查管辖权管辖权是人民法院内部具体实施民事管辖权的制度。法院应在备案阶段审查其是否对案件拥有管辖权如果没有管辖权,法院应作出裁决,并将管辖权转移到但是,如果双方同意法院的管辖权,协议管辖权可能适用于协议管辖权:也称为合意管辖权或约定管辖权,是指在合同纠纷发生之前或之后,双方选择的以协议方式解决纠纷的有管辖权的法院,在债权纠纷中,只有合同债务可以协议管辖,而侵权纠纷不能协议管辖,但只有根据法律根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使用的法院是: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和标的物所在地应当指出:(1)协议管辖是指争议各方在合同条款中明确表达其意思,或者在诉讼前以书面协议的形式确定管辖法院,其适用范围为中国的合同纠纷;涉外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财产权益纠纷。《民事诉讼法》规定:合同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由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
    2023-05-07
    223人看过
  • 依法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审查流程
    一、依法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审查流程依法对刑事案件进行立案审查流程是:首先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对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然后,公安机关对立案的案件进行调查;然后,提交检察院审查起诉;然后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最后,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二、刑事案件立案的条件刑事立案的三个条件如下:1.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2.依据法律规定应当追究刑事责任;3.属于管辖范围。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在经过审查后符合立案条件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
    2023-12-04
    212人看过
  • 民事诉讼是否必须需要律师立案
    民事诉讼,如果自己懂法律,可以不用请律师;否则,建议请律师。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1、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分析案情和利弊得失,为当事人作出最适宜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提醒当事人及时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任何纠纷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都表现出对抗性,这种对抗性有些非常明显,有些比较隐秘,有些比较直接,而有些比较间接。对于比较隐秘、比较间接的权利义务,对并非法律专业人士的当事人而言是比较难以知悉的。2、律师可以根据案情需要及时调查收集证据和固定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这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3、律师熟悉诉讼程序、证据规则和法律法规,为当事人书写法律文书,亲自出庭参加诉讼,能最大限度的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民事案由保险合同纠纷怎么处理《保险法》第31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1
    2023-03-13
    287人看过
  • 20年诉讼时效是否需要审查
    20年诉讼时效除非经过被告方提出诉讼时效的答辩,法院会进行审查,否则法院是不能主动审查诉讼时效的,对于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纠纷提起诉讼时效,在进行适用的时候最长不能超过20年,一般当事人提起的诉讼是适用三年诉讼时效规定的。一、20年诉讼时效是否需要审查诉讼时效最长期限为20年,诉讼时效超过二十年向人民法院起诉的,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受理,但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主张不予保护。也就是说超过20年诉讼的案件,法院仍须立案受理。法院不能自行以超出时效问题为由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应当认定对方当事人承认诉讼请求时效的有效性,按照正常的时效继续审理。并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不能主动审查案件是否超过诉讼时效,被告方提出诉讼时效的答辩,法院才能审查。二、20年诉讼时效延长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故诉讼
    2023-07-18
    468人看过
  • 行政诉讼的立案审查
    行政诉讼地域管辖
    一、关于原告资格的立案审查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只要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就有资格以原告身份提起行政诉讼。至于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具体行政行为的侵犯,不属于立案审查的范围。只有在起诉人认为所诉行为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或者起诉人所诉行为与其自身的权利无任何关联时,人民法院的立案审查部门才能以不符合原告资格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原告资格问题在行政诉讼中非常复杂,不通过案件的仔细审理,仅在审查立案阶段很难把相关问题都弄清楚。由于我国目前行政诉讼案件不是太多,老百姓的法治意识还比较淡薄,不愿告、怕告行政机关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加强对相对人诉权的保护就显得十分突出。由此,人民法院更应当正确理解法律规定的本意,在立案审查阶段,正确理解和把握对原告资格的认定。二、关于被告资格的立案审查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二)项规定
    2023-05-01
    296人看过
  • 如何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
    对立案材料三审查是指对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等立案材料进行调查、分析与判断,以决定是否犯罪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从而作出立案决定的行为。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27条之规定,人民检察院侦查部门对举报中心移交举报的线索进行审查后,认为需要初查的,应当报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是否进行初查。举报线索的初查由侦查部门进行。但性质不明,难以归口处理的案件线索可以由举报中心进行初查。该《规则》第128条规定,在举报线索的初查过程中,可以进行询问、查询、勘验、鉴定、调取证据材料等不限制被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措施。不得对被查对象采取强制措施,不得查封、扣押、冻结被查对象的财产。由此可见,初查是人民检察院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的一个重要方式。此方式实际上亦适用于公安机关对立案材料进行的审查,但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的规定》(1998年5月14日)对初查程序并未规定,实为一大缺憾。
    2023-03-21
    84人看过
  • 立案会对证据进行审查吗
    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实行的是立案登记制,只要材料完全,就会立案,是不会对证据进行审查的。民事诉讼立案条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立案须知(一)立案的身份证件1、原告为公民,需提交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原告为法人单位或其他组织的,需提交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3、代理人(公民)代为立案的,除提交上述原告本人身份证明外,还需提交代理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授权委托书。4、律师代立案的,除提交上述原告本人身份证明外,须提交律师事务所函、授权委托书,出示律师证,提交律师证复印件。5、被告为单位的,应当提交该单位的注册号(北京市企业信息查询)、组织机构
    2023-06-13
    406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立案审查有标准吗
    一、民事诉讼法,立案审查有标准吗确实有所规定。民事立案的相关标准如下所述:首先,原告应当是与该案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机构;其次,须具备明确而详尽的被告信息;再者,原告需提出具体且具有实际内容的诉讼主张以及充分的事实依据及法律理由;最后,该案件的性质应当符合人民法院对于民事事务审理的范畴,并且应当由受诉人民法院拥有管辖权。《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二、民事诉讼法人身损害赔偿时效3年,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是3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
    2024-04-02
    394人看过
  • 立案前进行民事诉讼调解吗?
    民事调解发生在立案之前,期限为30日。法院是先立案,调解并不是民事诉讼必要的程序,如果双方当事人或者一方不同意调解的,法院就要及时对案件作出判决。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诉讼过程中法庭也可以征求双方意见是否进行调解。主要还是双方协商。民事诉讼调解程序存在哪些问题1、偏离法院的职能。法院是受理案件、审理案件的司法机构,不是调解部门,不是人民调解委员会。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制定的程序履行其应有的职责,而不是按照其他法律的程序进行。群众发生纠纷,能事先调解的,都不会选择到法院处理,不得已才到法院,是希望法院立案、审理,以此解决纷争,而不是不立案就调解。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在判决前的任何一个阶段,只要当事人自愿,均可以进行调解,没有必要在立案前设立调解程序。这明显违背国家设立法院的初衷和目的
    2023-07-18
    332人看过
  • 是否需要对工伤索赔进行立案?
    工伤索赔应当立案。1、首先要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不能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单位不申请的,职工必须自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2、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十五日内决定受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3、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等级鉴定,如果体内有钢钉、钢板等内固定设备,需要拆除后才能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根据伤残等级向用人单位索要伤残赔偿;4、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期限三十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如何申请工伤索赔(一)劳动者需到工商局查询并打印出
    2023-07-02
    8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事诉讼立案和审查时间一样吗?
      山东在线咨询 2023-10-26
      民事诉讼程序立案受理时间是一样的。受理是立案的前置程序,受理期限是7天。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 民事审判诉讼中本诉与反诉时的立案审理时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7
      律师解答:合并审理只是为了节约庭审资源,合并后的程序,原来是一审的按一审程序进行,是二审的按照二审程序进行。
    • 公安部进行刑事案件立案审查需要多长时间
      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5
      法律上没有明确立案期限规定,但决定不予立案的,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 公安机关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 立案是不是就要进行审查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9
      1、现在就是立案登记制。但是,实行立案登记制,不代表法院在立案时就不审查了,还是要审查的,审查的重点是:1、是否属于本院管辖,2、是否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3、原、被告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法律规定,4、提交的证据是否与原、被告及诉讼请求基本一致。等等。2、立案时进行审查,是法律赋予法院的权利、也是义务。不审查就立案,会使不该立案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不仅会浪费司法资源,影响正常诉讼案件的审理质量,还会给
    • 对诉讼主体的认定,是在立案时审查,还是在审判时审查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8
      立案时。如果发现主体不适格就直接不予受理了。受理后发现不适格会裁定驳回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