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和少缴税款处理的区别在于纳税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纳税人偷逃税款的行为是出于主观故意,因此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进行行政处罚,并构成犯罪行为的还会被判刑。而纳税人少交税款的行为不一定出于主观故意,也不一定是因为税务机关的原因造成少交税款。在此情形下,就不能对税务人进行处罚,更不能判刑。
偷税和少缴税款处理的区别在于纳税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一般纳税人偷逃税款的行为是出于主观故意,因此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进行行政处罚,并构成犯罪行为的还会被判刑。而纳税人少交税款的行为不一定出于主观故意,也不一定是因为税务机关的原因造成少交税款。在此情形下,就不能对税务人进行处罚,更不能判刑。
偷 税 与 少 缴 税 款 : 法 律 后 果 差 异
偷税与少缴税款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法律后果也有所差异。
偷税是指故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刑事处罚和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少缴税款则是指纳税人由于疏忽或者不熟悉税收法规等原因,导致应缴纳的税款缴纳数量少于应该缴纳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也是违法行为,但是法律后果相对较轻,税务机关会进行行政处罚,并处以罚款等行政强制措施。
因此,偷税与少缴税款在法律后果上存在差异。偷税行为会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处罚,而少缴税款则可能会受到较轻的行政处罚。无论是偷税还是少缴税款,都是违法行为,都应该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偷税和少缴税款是两种不同的行为,其法律后果有所不同。偷税是指故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刑事处罚和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少缴税款则是指纳税人由于疏忽或者不熟悉税收法规等原因,导致应缴纳的税款缴纳数量少于应该缴纳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也是违法行为,但是法律后果相对较轻,税务机关会进行行政处罚,并处以罚款等行政强制措施。因此,偷税与少缴税款在法律后果上存在差异。偷税行为会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处罚,而少缴税款则可能会受到较轻的行政处罚。无论是偷税还是少缴税款,都是违法行为,都应该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
偷税罪的概念及量刑原则
192人看过
-
全额(率)累进税率与超额(率)累进税率的概念及其区别
266人看过
-
"个税补缴的概念与含义"
226人看过
-
年终缴个税:申报与纳税概念不同
70人看过
-
期房与现房的概念及区别
329人看过
-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偷税罪的区别
455人看过
扣缴义务人是指税法规定负有扣缴纳税人应纳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 更多>
-
偷税漏税什么概念法律江苏在线咨询 2023-08-31偷税:《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漏税:只有因为税务机关的过失而使纳税人少缴税款才叫漏税。税务机关3年内可以追征;特殊情况追征期可延长到10年。
-
偷税和少缴税款处理的区别?有哪些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12偷税和少缴税款处理的区别:两者的性质不一样。偷税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故意,客观上偷税行为人实施了隐瞒和欺骗的手段,而少缴税款可能是非主观故意原因造成的,可能由于税务机关原因或者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未能及时履行纳税义务。
-
偷税和少缴税款在税收领域的处理区别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4-11-28区别在于纳税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存在差异。 一般纳税人偷逃税款的行为是出于主观故意,因此税务机关会对纳税人进行行政处罚,如果构成犯罪,还可能会被判刑。 而纳税人少交税款并不一定是出于主观故意,也有可能是由于税务机关的原因导致少交税款。在这种情况下,税务机关无法对纳税人进行处罚,也无法判断其是否构成犯罪。
-
偷税犯罪什么概念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051、偷税的犯罪:如果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可构成逃税罪。一般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
-
什么是偷税/偷税与抗税有什么区别?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21抗税与逃税的区别: 1、主体不同,抗税主体由个人和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组成,逃税主体还包括单位的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构成犯罪的标准不同。只要行为人以暴力、威胁的方式拒绝纳税,就可以构成抗税罪,而情节严重的逃税构成逃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