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案依据的意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18:52:52 135 人看过

定案依据是指在诉讼中用来断案的证据、依据。法官会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司法经验去判断证据的真伪,只有那些真实的、客观的、合法的、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才会被当做定案根据。那些不真实的、非法的、与案件无关的证据材料,法官是不会采信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依据,要根据案件的性质以及适用的程序法来考虑。

间接证据不得单独作为定案依据吗

间接证据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且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必须遵循《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没有被告人供述只要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4日 01: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刑事立案监督的法律依据、特征与意义有哪些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的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接通知后应当立案。"刑事案件监督是一种司法救济程序,而不是刑事立案的必经程序。刑事立案主体依法享有刑事立案权,但这种权利是附有条件的,即必须在依法的前提下运作。当刑事立案活动没有依法进行可能会造成司法不公时,将受到刑事立案监督权的程序制约和法律评价。鉴于立案监督权的这一属性,它具有监督主体的明确性、监督对象的特定性、监督活动的合法性、监督手段的强制性、监督内容的实效性等五个特征。加强刑事立案监督可以有效地解决执法工作中的有法不依、有案不立、有罪不究等问题,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活动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2023-06-14
    160人看过
  • 在死刑案件中不能作为定案依据的鉴定意见
    在办理死刑案件中,鉴定意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一)鉴定机构不具备法定的资格和条件,或者鉴定事项超出本鉴定机构项目范围或者鉴定能力的;(二)鉴定人不具备法定的资格和条件、鉴定人不具有相关专业技术或者职称、鉴定人违反回避规定的;(三)鉴定程序、方法有错误的;(四)鉴定意见与证明对象没有关联的;(五)鉴定对象与送检材料、样本不一致的;(六)送检材料、样本来源不明或者确实被污染且不具备鉴定条件的;(七)违反有关鉴定特定标准的;(八)鉴定文书缺少签名、盖章的;(九)其他违反有关规定的情形。对鉴定意见有疑问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通知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者由其出具相关说明,也可以依法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2023-06-11
    193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定依据审查的本质意义是什么
    实际上我们是否可以说行政处罚法定依据的审查是这样一项工作。我们首先按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把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规范为一种严格意义上的法定依据。它包括制定该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的主体合法;制定的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内容合法;设定行政处罚的程序合法;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中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范围、幅度都合法。然后,我们再把行政机关据以作出处罚的法律依据作为形式意义上的法定依据。并把这种形式意义上的法定依据与严格意义上的法定依据去逐项对照,严格审查。最后按照行政处罚法的标准进行衡量。按照衡量的结果可以分为:完全合格的法定依据,部分不合格的法定依据,完全不合格的法定依据。而审查的方法是首先是要确定一个合法的参照物。即要选择一个完全合法的法律作为根本标准,然后再将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的依据一级一级地去对照,符合的就是合法的,就可以认定为合
    2023-06-11
    194人看过
  •  洗钱罪的定义及其法律依据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单位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单位犯罪是指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危害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对于单位犯罪,会对其处以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则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所给的洗钱罪规定,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收入及其产生的收入,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将会被没收上述犯罪的收入及其产生的收入,并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金额5%以上20%以下的罚金;情节严重的,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金额5%以上20%以下的罚金: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和证券;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协助将资金汇往境
    2023-09-23
    179人看过
  • 先履行抗辩权的定义和依据?
    先履行抗辩权的定义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且互负的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或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的意思。先履行抗辩权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当事人签订双务合同互负债务;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合同一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的情形。一、可以履行抗辩权的合同有哪些情形可履行抗辩权的合同的情形包括:1、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2、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3、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证明对方有法定情形的,可以中止履行。二、法律规定一时抗辩权有几种1、同时履行抗辩权,双务合同的当事人应同时履行义务的,一方在对方未履行前,有权拒绝对方请求自己履行合同的权利。2、先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
    2023-03-30
    187人看过
  • 商业诽谤的定义及法律依据
    商业诽谤:是指通过捏造、披露虚假事实或者虚假信息,贬低、诽谤特定商业主体的商誉、商品或者服务,造成商业利益损失的侵权行为。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2、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目的是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力,寻求自己的竞争优势;3、其侵害对象是特定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4、行为的客观方面是捏造、散布虚假事实、贬低和诽谤竞争对手。商业诽谤行为的构成要件有什么商业诽谤的构成要素有:1、行为主体必须是经营者,即从事商品经营或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2、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的,目的是削弱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力,寻求自己的竞争优势;3、其侵权对象为特定经营者的商业声誉和商品声誉;4、行为的客观方面是捏造、散布虚假事实、贬低和诽谤竞争对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
    2023-07-12
    237人看过
  • 机动车的定义标准的法律依据
    一、机动车的定义标准的法律依据根据国家有关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标准的规定,机动车类型可分为如下几种:大型汽车:指总质量大于4500千克,或车长大于等于6米,或乘坐人数大于等于20人的各种汽车。小型汽车:指总质量在4500千克以下(含4500千克),车长在6米以下,或乘坐人员不足20人的汽车。专用汽车:指专门设备且有专项用途的汽车包括扫地汽车、仪器车、邮政汽车、汽车吊车等。特种车:指有特殊专门用途的紧急用车辆包括消防汽车、救护汽车、工程车抢险车、警备车、交通事故勘查车等。有轨电车:指以电动机驱动,设有集电杆,行驶在轨道上的车辆。无轨电车:指以电动机驱动,设有集电杆,装有轮胎或车轮的车辆。电瓶车:指以电动机驱动,以电瓶为电源的车辆。三轮摩托车:指总质量在750千克以下的三个车轮的机动车。二轮摩托车:指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大于或等于50毫升,最大设计车速超过50公里/小时的两个车轮的机动车。轻便摩托车
    2023-03-06
    488人看过
  • 依法纳税的意义
    依法纳税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公共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形式。税收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税收具有非直接偿还性(无偿性)、强制义务性(强制性)、法定规范性(固定性)。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以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所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这种分配关系,集中反映了国家与各阶级、各阶层的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它是一种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不论税款由谁缴纳,一切税源都是来自当年劳动者创造的国民收入或以往年度积累下来的社会财富。分配的目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分配的结果,必然有利于统治阶级,而不利于被统治阶级,因为税收从来都是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不同的国家性质,决定不同国家税收的不同本质。一、税法属于行政法规吗税法不属于行政法规。税法属于经济法,既不是行政法也不是民法。税法即税收法律制度
    2023-04-01
    320人看过
  • 贪污罪定义与裁判依据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2、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公共财物;3、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4、客观要件: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的量刑标准《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贪污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
    2023-07-07
    264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依据及其意义
    股东代表诉讼法律的依据:1、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相关规定的情形的,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没有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监事有相关规定的情形的,上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没有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会,无监事会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前款规定的股东书面请求后拒绝提起诉讼。股东代表诉讼(间接诉讼)当董监高或者他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给公司造成损失,公司拒绝或怠于向该违法行为人请求损害赔偿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有权代表其他股东,代替公司提起诉讼,请求违法行为人赔偿公司损失。1、针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诉讼----通过监事会或监事提起诉讼;2、针对监事的诉讼----通过董事会或者执行董事提起诉讼;3、拒绝或怠于提起诉讼的----股东直接提
    2023-07-03
    208人看过
  • - 审理多个案的依据:法律依据
    多个案由合并审理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按实际情况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作为诉讼标的的法律关系,各个共同诉讼人必须合一确定,并且各个共同诉讼人必须一同起诉或应诉当事人才能适格的必要共同诉讼,作为诉讼标的的法律关系,各个共同诉讼人既可一同起诉或应诉,又可分别起诉或应诉,但一旦选择一同起诉或应诉,法院就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合并审理。合并案件的法律依据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1、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对同一事实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2、行政机关就同一事实对若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分别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公民、
    2023-07-07
    84人看过
  • 档案法制定的意义
    为了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制定本法。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劳动就业档案的管理水平劳动就业档案服务的信息化工作包括:(一)劳动保障信息管理: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要应用计算机管理,建立各类反映劳动保障工作专业管理的档案数据库(如人才测试、非正规劳动组织、劳服企业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动行政管理等),实现劳动保障工作信息一体化管理,发挥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以此推进劳动保障工作。为了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工作,劳动就业管理中心要抓好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实行职业介绍计算机管理,依托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通过提供供求信息,全力帮助具有劳动能力和求职愿望的人员就业。依据失业人员档案中记载的技能、特点,帮助他们寻找就业门路,也根据对象中几十种不同就业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指
    2023-04-06
    176人看过
  • 当事人陈述可否作为定案的依据,哪些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当事人的陈述可否作为定案的依据不一定,应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分析。纠纷是在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当事人是案件的亲身经历者,他们最了解争议的事实。但是当事人与案件处理结果有直接利害关系,为了胜诉,保护自己的利益,他们一般会陈述对自己有利而对另一方不利的事实,也可能掩盖、歪曲事实。因此,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陈述应当客观对待,注意是否有片面和虚假的成份。既不可盲目相信,也不能忽视其作用,要把当事人的陈述和该案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审查。如果当事人的陈述和其他证据之间没有矛盾,各方当事人陈述的事实也一致,可以将当事人的陈述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哪些证据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在诉讼中,法官会根据法律的规定和司法经验去判断证据的真伪,只有那些真实的、客观的、合法的、与案件事实具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才会被当做定案根据。那些不真实的、非法的、与案件无关的证据材料,法官是不会采信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依据,要根据案件的
    2024-04-22
    279人看过
  • 医疗事故罪的定案依据
    医疗事故罪所侵犯的客体是患者的生命、健康权和医务工作管理秩序。医疗事故罪的客观表现为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了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里要注意的是法条中的两个“严重”,首先是医务人员必须是严重不负责任,而一般意义上的不负责任或者是由于技术水平所限而发生的问题不能作为定罪依据;另外,必须给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比如伤残或死亡,且造成严重后果必须是因为医生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所引起的,如果医生确实有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但是患者的死亡原因却主要是由于其病情凶险性、严重性所造成的,则不满足构成本罪的要件。医疗事故罪的主体为医务人员,非医务人员“行医”侵害患者生命健康利益的,根据具体情节可能构成非法行医罪或过失致人死亡罪等。医疗事故罪的主观要件是过失,这里的过失主要是业务过失。一、实习生医疗事故刑事责任构成的要件有哪些(1)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即客观上存在违反医疗护理规章制度
    2023-03-04
    339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公诉案件定义及可依据是什么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14
      所谓公诉案件,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有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提起诉讼的案件。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涉嫌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提请人民法院审判的诉讼活动。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诉讼权利,通常称为公权。
    • 结婚登记的意义及依据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1-09
      1、进行登记是结婚必经的法定程序; 2、进行登记是结婚唯一的法定程序; 3、实行结婚登记制度,是保护婚姻关系的需要; 4、实行结婚登记制度,可以提高当事人的法制观念,进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减少纠纷等等。
    • 脱逃罪的定义及基本依据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27
      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行为人构成脱逃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 依法审判的意义是怎么定义的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8
      不论国内国外,依法判决都是法院的基本职能。法律就是解决民事纠纷和惩罚犯罪的一把最标准的尺子。如果没有法律、或者说不依法判决,就丧失了法院的基本职能,也丧失了解决民事纠纷和惩罚犯罪的衡量标准。没有了标准,就没有了执法依据,法院的判决行为必将成为一个肆无忌惮的个人行为。个人行为取代公权力,将给一个国家和社会带来无法估量的混乱。
    • 如何鉴定防卫强度的法律意义和法律依据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5
      衡量防卫强度的法定因素如下: 一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二是造成重大损失。 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