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止犯,无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行为。
犯罪中止有两种情况:
1、在犯罪准备阶段或者在实施行为结束前,自动放弃犯罪;
2、在实施行为结束时,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犯罪中止的特征
犯罪中止具有:中止的时间性、中止的自动性、中止的客观性和中止的有效性四个特征。
1、中止的时间性;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犯罪还没有形成结局,既不是未遂,也不是既遂。犯罪既遂后自动恢复原状的,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后也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
2、中止的自动性;即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
3、中止的客观性。
4、中止的有效性。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否则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要求没有发生任何犯罪结果,而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
三、投毒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毒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该种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己威胁到不特定多人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所谓毒物,是指含有毒质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1059剧毒农药等。鸦片、大麻、吗啡等虽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投放毒物的场所很多。为了毒害群众,有的在公用的自来水池、水渠、水井、公共食堂的水缸、饭锅以及公共食品中投毒;为了毒害牲畜,有的在牧场的饮水池和牲畜饲料中投毒;为了毒害家禽,有的在饲料中投毒,等等。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本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所谓故意,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投毒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有可能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伤或公私财产的大量损失,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投毒的动机可以是各种各样,但不同的动机并不影响定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
研究犯罪中止的处理原则
308人看过
-
犯罪中止处罚原则怎么适用
201人看过
-
涉及刑事犯罪民事案件中止原则是什么
85人看过
-
犯罪判决:揭秘判决的基本原则?
469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特征和处罚原则是怎么样的
498人看过
-
中止犯罪特征和处罚原则
341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特征是什么, 处罚原则是什么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是怎样的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28犯罪中止是指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特征: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过程中或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 2、必须是主动放弃犯罪(自动性是实质条件)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 处罚原则: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失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失的(不是法定的损害结果),可以减轻处罚。 犯罪预备具备以下特征: 1、行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预
-
犯罪中止处罚原则如何的啊,都有什么原则的啊?江苏在线咨询 2022-07-26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
-
犯罪中止原则是什么样的最新相关信息天津在线咨询 2023-09-02在不同的标准下,其实可以将犯罪中止进行不同的分类。 1、预备中止、实行未了中止与实行终了中止。 2、消极的中止和积极的中止。从犯罪预备开始一直到犯罪既遂之前,其实都是可能成立犯罪中止的。而对于中止犯的处罚原则,要区分是否造成了损害后果。
-
犯罪中止有压力,犯罪中止的成立和处罚原则是哪些?山东在线咨询 2023-04-08首先,纠正一下,是犯罪中止,不是犯罪终止!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构成条件:(一)行为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三)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四
-
犯罪中止犯有哪些犯罪处罚原则湖北在线咨询 2023-12-20犯罪中止犯的处罚原则为: 1、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 2、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