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自己在原用人单位开发的客户名单是否侵犯商业秘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3 11:16:19 277 人看过

需要结合实际的案情分析。

如果客户名单仅仅是将企业名称进行罗列或简单复制已有的通讯地址、厂商名录,本身没有付出一定的劳动、投资等,则不能成为商业秘密意义上的客户名单。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该拥有什么类型的客户,具有相当的公开性。因为这从该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便可获知。而该企业的客户,其作为一个用户来说,其需要什么样的商(产)品或服务,一般也具有相当的公开性。所以,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客户并不具备什么秘密性的特点,不能构成商业秘密。

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经过长期的交易和努力、投入,从广大的不确定的客户群中,或总结,或选择,或培育了一些特定的客户(包括有特殊需要、特殊的交易方式和习惯,或特定的交易内容的客户),并形成了较明确的可交易性。则这样的客户名单就不是能较易获知的了。因为这从公开的渠道是无法获知的,不经过一定的努力或交易实践也是不知晓的。这样的客户名单不仅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而且具有不为公众所知悉的秘密性特点。所以,这样的客户名单符合经营信息类的商业秘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15日 07:0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用人单位相关文章
  • 客户名单是否构成商业秘密取决于关键点
    “商业秘密客户名单一般是指由客户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交易习惯、意向和内容等构成的与相关公开信息不同的特殊客户信息,包括众多客户的客户名单和保持长期稳定交易关系的特定客户。客户以个人信任为基础与员工所在单位进行市场交易,员工能够证明客户辞职后自愿选择与自己或新单位进行市场交易的,视为未使用不当手段,除非员工与原单位另有约定p>对受保护客户名单的判断,当然离不开商业秘密的一般标准。但是,作为一种商业信息,在具体判断中,考虑的因素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一提到客户名单,很容易联想到公司名称、电话号码等。很明显,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普通电话簿和网页获得,而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和努力。当然,它们不受法律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商业秘密是对知识创造的保护。因此,对受保护的信息来说,尽可能少的劳动是必要的。权利人应尽最大努力,如与客户长期接触,组织相关会议宣传,与客户洽谈等。权利人了解顾客需求后,应当对相关顾客进行
    2023-05-02
    446人看过
  • 哪些商业秘密归属用人单位
    商业秘密的归属问题在高科技企业里尤为突出。任何企业的成果都是企业里的雇员完成的,但是雇员完成的成果却不一定都是企业的成果,员工完全可以在业余时间里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创造出一项成果来。因此技术秘密可以分为职务技术成果与非职务技术成果两种。职务技术成果是执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技术成果。完成技术成果的个人无权处分该项技术成果,但有权在有关的技术成果文件上写明自己是技术成果完成者的权利和取得荣誉证书、奖励的权利。“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职工在完成技术成果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全部或者大部分利用了单位的资金、设备、器材或原材料,或者该项技术成果的实质性内容是在本单位尚未公开的技术成果、阶段性成果或者关键技术基础上完成的。在技术成果完成后,对其技术方案进行验证性的不包含后续开发内容的试验、小试、中试而利用的物质条件或者在研究开发
    2023-06-09
    79人看过
  • 用人单位的哪些信息属于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技术信息,一种是经营信息。关于技术信息,国家科委《关于加强员流动中技术秘密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本单位所拥有的技术秘密,是指由单位研制开发或者以其他合法方式掌握的、未公开的、能给单位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的,具有实用性且本单位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含草图)、试验结果和试验记录、工艺、配方、样品、数据、计算机程序等等。技术信息可以是有特定的完整的技术内容,构成一项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某一产品、工艺、材料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技术要素。”经营信息是指技术信息以外的能够给权利人带来竞争优势的用于经营的信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中指出,经营信息“包括用人单位的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投标标中的方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此外,用人单位的合同格式、经营计划表、价格协议细节、
    2023-04-11
    494人看过
  • 职工受聘其它单位,违反保守原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约定
    案由申诉人: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钟某,男38岁,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被诉人:于某,男,26岁;林某,女,25岁。二人均系某省物药业有限公司劳动合同制工人。被诉人:某生物制药厂法定代表人:李某,某生物制药厂厂长。申诉人认为被诉人于某、林某违反双方劳动合同中的有关规定,擅自受聘其它单位泄露商业秘密。应当赔偿申诉人的经济损失并返还培训费,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调查过程被诉人于某、林某1990年7月毕业于某市制药技工学校,并被分配至某市光明中药厂。1993年7月,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向社会公开招聘员工。于某、林某应聘,并于1993年8月2日被申诉人录用,办理了劳动合同制工人转移手续。1993年9月份开始,申诉人对招聘的员工进行为期二个月的培训,后将于某、林某分配到活性剂分离室工作。申诉人与被诉人签订了为期八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凡甲方(药业有限公司)
    2023-06-09
    291人看过
  • 开办一家公司,利用老东家的客户信息,侵犯商业秘密
    被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某、李某原为原告公司的技术部经理、销售人员。在原告与客户公司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签订的11份购销合同中,王某和李某分别代表原告与客户公司签订了3份购销合同。之后,在不离开原告公司的情况下,王某和李某于2005年5月31日与王某的妻子李某、岳母刘某共同投资,在大连成立了一家复合材料公司,与原告存在竞争关系。随后,李某、王某于2005年9月、12月离开原告公司,担任被告公司经理、副经理。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王先生、李先生代表被告与原告雷同签订了9份产品购销合同,共计人民币65.21万元,原告主张的客户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被告是否侵犯原告的商业秘密,成为本案争议的焦点。原告称,被告的主要成员曾是原告公司的重要员工,接触过原告公司的商业秘密,包括客户信息。被告公司自2005年3月成立以来,伙同原告雷同,在产品、客源等方面大量利用原告的商业秘密,低价抢夺
    2023-05-07
    138人看过
  • 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侵害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给河南省劳动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中涉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函》(劳社厅函〔1999〕69号):你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中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请示》(豫劳函〔1999〕20号)收悉。经研究,现函复如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了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时,确定侵权人的赔偿项目;第二款规定了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劳动部《违反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第五、六条关于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规定执行的含义,是指适用第一款的规定。二、劳动合同中如果明确约定了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内容,由于劳动者未履行,造成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被侵害而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并依据有关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作出裁决。
    2023-06-09
    97人看过
  • 侵犯商业秘密:带着客户资料跳槽
    今年五一前,开心旅行社3名员工在未办理任何离职手续的情况下,擅自离社,到欣荣旅行社工作,这3名员工还带走了其在原旅行社工作时使用、保管的客户档案若干份(档案中有一些旅行团体的名单、地址和旅行的时间、路线等资料)。欣荣旅行社即沿用这些档案经营,致使开心社有六个旅游团体在一个月之内取消了原定于“十一”长假期间外出旅游的计划,损失达3万余元。开心旅行社即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要求欣荣旅行社赔偿损失,该社却予以拒绝,开心旅行社遂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诉至法院处理。最后,在法院的主持调解下,欣荣旅行社同意赔偿开心旅行社3万元。本案的焦点问题是旅行社客户档案是否属于商业秘密?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开心旅行社被员工带走的客户档案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旅游团体的名单、地址和外出旅行的时间、路线等。这些档案正具有商业秘密所具有的“秘密性、实用性、保密性”的基本特征,很明显属于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商业秘密的范
    2023-06-08
    158人看过
  • 【侵犯商业秘密罪客体】我国商业秘密的构成条件
    我国商业秘密的构成条件我国刑法沿用了《反不正当竞争法》10条第3款之规定,刑法第219条规定:“本条所称的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据此,可以认为我国立法关于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可以归纳为:秘密性、价值性、管理性及合法性。1、秘密性秘密性是商业秘密与专利技术、公知技术相区别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商业秘密维系其经济价值和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一项为公众所知,或通过公开的渠道如出版物或者其他资料轻易就能获得的信息,不能作为商业秘密。因为,一项已经公开的或者可以轻易获知的秘密,信息的所有人无法籍此享有优势,法律亦无需给予保护。因此,商业秘密的“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商业秘密的秘密性和新颖性两个方面的统一。不为公众所知悉是相对性的。第一,“公众”的相对性。一项构成商业秘密的信息并不是指除了合法持有人以外没有任何人知悉,而是指该
    2023-06-08
    157人看过
  • 【侵犯商业秘密罪客体】侵犯商业秘密罪之立法意图以及商业秘密之界定
    侵犯商业秘密罪之立法意图以及商业秘密之界定要明确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立法意图,首先应该看其在刑法典中的序列,即《刑法》第二编分则之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之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很明显,侵犯商业秘密罪属于经济犯罪领域,其范围进一步缩小于知识产权领域。“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1]又或者知识产权(IntellectalProperty)“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享有的基于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使用的标志等而依法产生的民事权利。”[2]根据世界贸易组织1993年12月15日通过中国已经签订的TRIPS协议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商标、地理标记、工业设计、专利等七种分类。而要予以立法的明确规定,核心问题就是对商业秘密的范围界定。TRIPS协议第七节将商业秘密界定为“未披露过的信息”(ndisclo
    2023-06-08
    343人看过
  • "客户名单"等特殊类经营信息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
    《不正当竞争司法解释》第13条第1款规定:“商业秘密中的客户名单,一般是指客户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交易的习惯、意向、内容等构成的区别在于相关公知信息的特殊客户信息。”判定客户名单是否构成商业秘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客户名单具有特定性。受法律保护的客户名单应是具体明确的、区别于可以从公开渠道获得的普通客户的名单。2.单独的客户名称的列举不构成商业秘密。客户名单的内容应包括客户名称、客户联系方法、客户需求类型和需求习惯、客户的经营规律、客户对商品价格的承受能力等综合性客户信息。3.客户名单具有稳定性。受法律保护的客户名单中的客户群应是权利人经过一定的努力和付出,包括人、财、物和时间的投入,在一定时间段内相对固定的、有独特交易习惯内容的客户。4.客户名单具有秘密性。受法律保护的客户名单应是权利人采取了合理的保护措施予以保护的客户信息,他人无法通过公开途径或不经过一定的努力和付出而获
    2023-06-14
    477人看过
  • 员工保守商业秘密,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保密费吗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作为无形资产,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是其它资产所无法比拟的。商业秘密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甚至成为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某技术公司在我国能源发电行业内首屈一指,掌握着世界领先的能源发电技术。王某是该技术公司工程部的一名工程师,入职不久便有机会参与新项目的研发,并负责研发数据的收集和汇总。研发数据是公司花费巨额的人力、物力才能够取得的重要资料,对项目的进程和技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某的工作责任重大。为此,公司提出要与王某签订《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协议中列举了王某需要保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对王某保守商业秘密的具体要求以及竞业限制的期限、范围和补偿等。王某对协议内容提出了疑问:竞业限制与保密义务同为公司对员工的特殊要求,如果按照公司的要求,保守了商业秘密,公司是
    2023-06-05
    372人看过
  • 离开公司后使用公司的商业秘密是否合法
    1、离开公司后使用公司的商业秘密是否合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赔偿办法》第四条“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保密事项,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和《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对本规定所称的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包“包括:设计、战略、产品配方、,生产工艺、生产方式、管理诀窍、客户名单、产销策略、招投标底价等内容”,员工与用人单位可以就工作中涉及商业秘密的事项达成保密协议,而如果员工违反保密协议,用人单位可以追究员工的责任,客户名单等信息可以纳入商业秘密的范围。一是加强企业内部的商业秘密保护。一是加强对员工特别是接触到企业高端产品信息和网管技术的员工的宣传教育,对这些员工进行相关保密培训,增强其保密意识和责任心。二是加强保密措施。
    2023-05-31
    199人看过
  • 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几年
    一、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了解什么是侵犯商业秘密罪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所谓侵犯商业秘密罪,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相关规定,是指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并且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具体而言,侵犯商业秘密罪同时包含了以下几个构成要件:(一)犯罪客体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直接客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正当的市场竞争秩序和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权。其中正当的市场竞争秩序是主要客体,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权是次要客体。(二)犯罪客观方面根据《刑法》规定,侵犯商业秘密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方式: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3、违反约定或者
    2023-04-03
    229人看过
  • 员工截订单侵犯商业秘密侵权判赔2万
    一家公司发现离职员工在职期间私自截留订单,向客户销售公司同种产品,对此该公司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诉至法院。经过两审法院审理,最终法院认定这名离职员工构成侵权,判决该员工赔偿2万元。以下是相关内容报道。XX达公司是生产和销售汽车配件、滤清器等产品的企业。2009年9月1日王某与XX达公司订立劳动合同,约定:王某离职后严禁泄露公司的销售渠道及相关商业秘密,离职后一年内不得从事同行业工作。合同签订后,王某在XX达公司负责销售工作,直至2011年5月离开。其间,XX达公司曾向伊朗某公司、南非某公司出口滤清器产品,迪拜某公司曾向XX达公司询问过价格。2011年7月15日,案外人本市某公司出具《证明》,证明王某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曾通过该公司代理向伊朗某公司、南非某公司、迪拜某公司出口销售滤清器产品。XX达公司认为,王某利用工作过程所掌握的客户信息,在工作期间违反保密规定,从事同行业工作
    2023-06-05
    460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用人单位
    相关咨询
    • 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侵犯权如何行使?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0-07
      规定如下: 1、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二条 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 如果客户名单是商业秘密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10
      客户名单是否为商业秘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公司有没有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公司与员工是否对此存在明确的书面约定或告知?等等。 如果判定你的行为构成泄露商业秘密,并且你公司也能够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但因你的行为造成公司无法获得客户的订货,则公司是可以以预期利益受损为由,要求你承担经济赔偿责任的。但因你与公司间为劳动关系,所以该赔偿责任如何承担还要根据公司制度及劳动合同的约定为基础,来进行判断
    • 员工带走企业客户名单算侵犯商业秘密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1-18
      员工带走企业客户名单,如果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就是了侵犯商业秘密。如果不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就不是侵犯商业秘密。
    •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否包括单位成立后自然人就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问题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06
      你想问的是不是侵犯商业秘密罪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披露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国家对商业秘密的管理制度,又包括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享有的合法权利。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 利用原单位商业秘密成立新公司,哪些行为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26
      近年来,因人才流动导致的商业秘密侵权案数量不断攀升。法律也加强了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但是实践中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往往是多样的,造成严重后果的可能构成犯罪。那么利用原单位商业秘密成立新公司,哪些行为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