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民事案件都是由合议庭进行审理的,所有的案件不管是一审、二审、再审还是发回重审的案件法院都可以采用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审理。只不过在一审中(不含发回重审的一审),为了节省司法资源,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案件事实清楚、简单、标的额不大的民事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
合议制度指由三人以上审判人员组成审判集体对案件进行审理。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除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和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外,以合议制为原则。实行合议制,必须依法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是实行合议制的组织形式。合议庭在不同的审判阶段由不同的审判人员组成。
1.第一审合议庭的组成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人数,必须是单数。
2.第二审合议庭的组成
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人数必须是单数。二审合议庭组成不同于一审的,在于二审合议庭组成人员只能是审判员,不包括陪审员。
3.再审案件合议庭的组成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的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的,可以改变原审合议庭的比例。比如,原审合议庭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再审案件的合议庭可以只由审判员组成,或者原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再审案件的合议庭可以改为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决定再审的案件,原审如果采用的是独任制,再审时应组成合议庭。再审案件的合议庭,原审合议庭的人员不得参加。
合议庭作为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发生诉讼法律关系,合议庭由审判长主持。合议庭的审判长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的,由院长或者庭长担任。陪审员不能担任审判长。合议庭审判案件由集体讨论决定,其成员可以平等地、充分地表明自己对案件的看法,经过讨论、协商、评议,制作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多数意见作为合议庭的决定,但评议中的不同意见必须如实记入笔录。
-
刑事案件未解决,民事案件能否进行庭审?
102人看过
-
是否有合议庭来审理刑事自诉案件?
129人看过
-
必须进行开庭审理的民事案件
438人看过
-
是否所有的民事一审都必须开庭审理?
335人看过
-
审理案件由合议庭审理多长时间能结案
260人看过
-
一审刑事案件审理由哪个人民法院进行?
90人看过
笔录指的是公安、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以文字或视听记录的形式记录或反映诉讼活动和案件事实。笔录包括: 1、询问简介。 2、询问内容。 3、检查记录记录。 4、相关人员依次签... 更多>
-
民事案件进行再审会怎样组成合议庭台湾在线咨询 2023-08-05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再审程序,是指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在具有法律规定的再审事由时,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原审案件也称“本案”再次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一种特别救济程序。 根据我国诉讼法(主要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
重审案件是否可以由陪审员参加合议庭?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7发回重审的案件,在审理时不能由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第一款限定的陪审员参加审理的一审案件,应作限缩性解释:第一、陪审员参加审理的案件必须是适用一审普通流程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适用简易流程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只能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而不能由陪审员一人独任审理。第二、适用一审普通流程审理的一审民事案件必须是初审案件。据此,法院审理再审发回重审案件由陪审员参加审理,不符合法律限定
-
审理民事案件组成合议庭是不是要加到庭?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6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对一审法院不服的,上诉到上级人民法院,对该案审理时必须组成合议庭审理,可以在本院进行。《民诉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也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由此可见
-
再审案件可以由原审合议庭审理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02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因此,再审案件,无论是适用一审程序还是适用二审程序,都应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
民事案件庭审由谁参与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23法院开庭时,一般需要以下人员到场:1、法院方面: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法警。2、原告方面:原告、原告代理人/辩护人、原告代理律师。3、被告方面:被告、被告代理人/辩护人、被告代理律师。4、其他可能相关人员:相关证人、公诉人、旁听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