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继承的法律特征是什么,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04:00:41 133 人看过

第一、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虽是常见的主要的继承方式,但继承开始后,应先适用遗嘱继承,只有在不适用遗嘱继承时才适用法定继承。因而,从效力上说,遗嘱继承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

第二、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各国法律虽都承认遗嘱继承的优先效力,但也无不对遗嘱继承予以一定的限制。

第三、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法律基于继承人于被继承人间的亲属关系规定的,而不是由被继承人指定的。从这点上说,法定继承具有以身份关系为基础的特点。

第四、法定继承中法律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的规定是强行性的,任何人不得改变。

第五、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遗嘱并存。

一、私生子抚养费怎么计算?

1、私生子的抚养费计算标准与婚生子女的标准相同,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不抚养子女一方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2、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二、哪种情形下适用法定继承?

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又没有合法遗嘱的情况下;

2、遗嘱的继承人、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遗嘱失去效力的情况下;

3、遗嘱的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

4、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下;

5、遗嘱的受赠人表示放弃赠与的情况下;

6、遗嘱的受赠人丧失受赠权的情况下;

7、遗嘱不合法或因故而全部有效的情况下;

8、遗嘱部分无效情况下无效部分的遗产;

9、未涉及遗产处理的遗嘱,继承人对遗产的处理;

10、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或受赠人不履行遗嘱中的合法义务,被人民法院决定取消继承或受赠权的情况下;

11、遗嘱中为胎儿保留的特定遗产份额,出生时是死胎,其为胎儿保留的份额适用法定继承。

无论是哪一种继承方式,其实都是有自己的特征,而这也是我们区分不同继承方式的关键所在。对于法定继承来说,与其他继承方式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此时是按照《民法典》中的规定来对遗产作出分配。原则上是均等的分配,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均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9: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财产继承相关文章
  • 继承方式中法定继承的特征有哪些
    一、法定继承的特征有哪些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虽是常见的主要的继承方式,但继承开始后,应先适用遗嘱继承,只有在不适用遗嘱继承时才适用法定继承。因而,从效力上说,遗嘱继承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补充。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各国法律虽都承认遗嘱继承的优先效力,但也无不对遗嘱继承予以一定的限制。例如,许多国家的法律都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特留份。我国《民法典》中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因此,尽管遗嘱继承限制了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但同时法定继承也是对遗嘱继承的一定限制。3、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法律基于继承人于被继承人间的亲属关系规定的,而不是由被继承人指定的。从这点上说,法定继承具有以身份关系为基础的特点。4、法定继承中法律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的规定是强行性的,任何人不得改变。5、法定继承具
    2023-02-26
    327人看过
  • 法定继承的分配原则有哪些,法定继承的特征有哪些
    一、法定继承的分配原则有哪些法定继承的分配原则有:1.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在继承遗产时,一般情况下,应当按继承人的人数均等分配遗产数额。所谓“均等分配遗产”是指同一顺序的各个法定继承人所取得的被继承人遗产数额比例相同,没有明显差别。2.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1)即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但如果被继承人遗留下的遗产特别多,继承人平均分配遗产就可以足额保证有特殊苦难的继承人的生活,就没有必要加以照顾。(2)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3)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二、法定继承的特征有哪些法定继承的特征有:1.继承人、继承顺序具有强制性;2.在没有遗嘱时才适用法定继承;3.法定继承以身份关系为
    2023-06-08
    72人看过
  • 继承财产有哪些法律规定?
    在我国有关继承的规定有:1、继承开始后,按照遗赠抚养协议优于遗嘱,遗嘱优于法定继承的顺序办理;2、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3、财产继承的范围仅限被继承人依法取得的个人财产;4、其他规定。继承财产的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2023-08-12
    431人看过
  •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关系,法定继承有哪些特征
    一、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有什么关系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关系有以下几点: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继承开始后,先适用遗嘱继承,只有在不适用遗嘱继承时才适用法定继承。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比如,我国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继承是指对死者遗产进行分割。若是死者在生前立有遗嘱,并且该遗嘱经过认定之后,确认是有效的。那么在死者去世之后,就会严格按照该遗嘱中对财产的分割来继承遗产。当然,没有订立遗嘱,又或者订立的遗嘱无效,此时往往会按照法定方式来继承遗产。可以说,法定继承就是继承方式中兜底的一种,通过法定继承一切都必须要严格按照《民法典》的规定执行。应当先适用遗嘱继承,优先考虑被继承人的意愿。二、法定继承有哪些特征法定继承的特征如下: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3.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法律基于继承人于被继承人间
    2023-06-08
    221人看过
  • 什么是代位继承以及它的法律特征?
    代位继承的法律特征如下:1、代位继承人仅限于被继承人的先死子女;2、代位继承人仅限于代位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3、代位继承人作为第一继承人参与继承,一般只能继承代位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4、被继承人死亡的子女有条件丧失继承权,法院判决丧失继承权的,其年轻一代的直系血亲不得代位继承;5、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不适用于遗嘱继承。代位继承是指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继承人的直系卑血亲代替先亡的直系尊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法定继承制度。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称为被代位继承人或本位继承人,代替被代位继承人取得遗产的直系卑血亲称为代位继承人。遗产代位继承的法律特征是什么1、被代位继承人只限于被继承人的先死子女。其他被继承人的继承人若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不发生代位继承。只有在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发生代位继承。于继承开始后被继承人的子女才死亡的或者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人不是继承人的
    2023-07-04
    291人看过
  • 法律要约是什么,有哪些法律特征
    法律要约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向特定的人作出的希望与之订立具体合同的意思表示。法律要约的法律特征有三,首先要约是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其次要约具有订立合同的目的,最后要约是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约合同的受约人发出。一、法律要约是什么法律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的内容具体确定,要约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要约生效,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二、法律要约有哪些法律特征法律要约有以下法律特征:1.其是由具有订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的意思表示。要约的提出旨在与他人订立合同,并且唤起相对人的承诺,所以要约人必须是订立合同一方的当事人。由于要约人欲以订立某种合同为目的而发出某项要约,因此他应当具有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2.具有订立合同的目的。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而这种订约的意图一定要
    2023-06-04
    414人看过
  • 具备转继承特征的方法有哪些?
    转继承的特征:一、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之后,遗产分割之前,继承人也相继死亡,才发生转继承;二、只有继承人在前述的时间内死亡而未实际取得遗产,而不是放弃继承权;三、只能由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直接分割被继承人的遗产;四、转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其被转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五、转继承人可以是被继承人的直系血亲,也可以是被继承人的其他法定继承人。l转继承如何分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权割前死亡,其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继承人承受的一种连续继承形式。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人协商同意,或者满足一定法定条件的,也可以给予相应继承人照顾或少分或不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
    2023-07-07
    463人看过
  • 什么是一般共有财产有哪些特征
    公众拥有,即意味着两个或超过两名的权力单位,亦或是数量不明的个体,对于某一特定不动产或事物起到共同掌控的作用。这种公共拥有包括了按比例公共拥有与完全公共拥有两种类别。根据比例进行公共拥有的各个参与者,依照他们各自的比例份额,来享受相关的权利以及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处置共同财产时,各方应该通过友好协商进行,若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则应当依照份额占据多数的一方的意愿来进行处理,但是这样做的过程中,不能够导致任何其他公共拥有者的权益受到损害。按照比例公共拥有的每一个当事人,都有权请求将属于自身的部分分离出来,或者对它进行转让。在相同状况下,其他的公共拥有者具有优先购买该共同财产的资格,然而这一优先权必须是在确定的期限内行使,否则将会自动失效。完整公共拥有的各参与者,会共同享有该不动产或事物的所有权利。这其中最常见的两种形式分别是夫妻公共财产以及家庭公共财产,诸如房产、家具、普通家庭日常生活使用物品等等
    2024-08-12
    103人看过
  • 继承权的法律特征有哪些,再婚前配偶的子女有继承权吗
    继承权的法律特征有享有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继承权是财产权,继承权的发生以特定的身份关系为根据,继承权具有不可转让性,继承权发生的根据是法律的直接规定或合法有效的遗嘱。再婚前配偶的子女没有继承权。一、继承权的法律特征有哪些继承权的法律特征有:1.享有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2.继承权是财产权。3.继承权的发生以特定的身份关系为根据。4.继承权具有不可转让性。5.继承权发生的根据是法律的直接规定或合法有效的遗嘱。二、再婚前配偶的子女有继承权吗再婚前配偶的子女没有继承权。《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
    2023-06-05
    349人看过
  • 财产继承中权利继承有什么特点
    1、财产继承中权利继承的特点第一,发生的原因具有特定性。权利的继承是因公民死亡而发生的法律现象,这是民法典律关系中财产权利转移的法定原因。如果公民没有死亡,就不发生继承上的财产权利转移。在现代民法上,只有因公民死亡(包括宣告死亡)而发生的财产权利转移才是民法典律关系中的权利的继承。例如,夫妻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即使发生财产权利转移,也不属于权利的继承。第二,权利继承的主体范围具有限定性。公民死亡后,能够发生权利继承的主体只能是与被继承人有着近亲属关系的公民,其他公民、国家、集体以及社会组织都不能作为权利发生继承的主体,而只能作为受遗赠的主体。第三,权利继承的法律后果具有权利的变更性。公民死亡时,因其发生权利主体的变更,已亡的公民不能再成为民事权利义务的主体,而由其继承人继承其在财产上的权利,成为该财产的新的权利主体。由于权利义务的对等性,继承人享有权利必定要承担义务,但这种义务具有限定性。如
    2023-06-14
    141人看过
  • 继承财产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一、房产继承过户有时间期限吗继承的房产过户没有时间的限制。因继承取得房产物权的,自继承或者
    2023-03-22
    158人看过
  • 法律对财产继承的要求都有哪些
    财产继承的法律特征是:(1)财产继承的发生原因具有特定性。财产继承是因公民死亡而发生的法律现象,这是财产继承发生的法定原因。(2)财产继承的主体范围具有限定性。公民死亡后,能够继承其遗产的继承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国家、集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都不能作为继承人,只可以作为受遗赠人。此外,能够作为继承主体的自然人,也有一定的限制,即只能是法律规定范围内的死者的近亲属,除此之外的人只能成为受遗赠人。(3)财产继承的客体范围具有限定性。继承是处理死者财产的法律制度。作为继承的客体只能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他人的财产、国家、或集体的财产都不能作为继承的客体。公民虽然死亡,若未遗留任何财产,也不会发生继承。因此,继承是以私有财产的存在为前提的。(4)财产继承的法律后果具有权利变更性。财产继承是继承人承受被继承人财产的法律制度。被继承人死亡时,就已经不再是民事权利义务的主体,其财产权的主体必定要发生
    2023-03-10
    498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不能继承的财产有哪些
    第一、与被继承人的人身密不可分的人身权不能继承。如公民的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第二、与公民的人身有关的债权、债务。这种债权债务是以特定人的行为为客体,与债务人、债权人的人身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债权债务不能作为遗产继承。第三、国有资源使用权。如采矿权、狩猎权、渔业权、水资源使用权、海洋、空间等使用权,如果继承人要使用这些资源的使用权,必须另行申请,经审查批准后重新获得使用权。第四、承包经营权。承包人享有的承包经营权不属于遗产,不能继承。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办理。但是,被继承人在承包中投下的资本和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可依法继承。第五、宅基地使用权。公民使用的宅基地,只能与房屋所有权一同转移,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只能在继承房屋所有权时,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权。
    2023-04-26
    453人看过
  • 遗嘱继承特征都有哪些?
    (一)遗嘱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法律行为的一种。因此关于法律行为的共同规定适用于遗嘱,如遗嘱人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合法性等。(二)遗嘱是死因行为。即该行为须于立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法律效力,因此立遗嘱人在生前可以依法任意修改和撤销其遗嘱。(三)遗嘱是要式法律行为,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五种形式之一,即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并且必须符合法律对其所选择形式的特别规定,否则无效。(四)遗嘱是死者生前处理其死后事务的意思表示,主要是安排其财产的归属。(五)遗嘱行为不可由他人代理,只能由本人表达,他人代书。一、写了遗嘱需要公证吗一般来说,公证与否并不是遗嘱生效的法定强制条件。因此,即使是未经公证的遗嘱,只要符合民法典与民法典等的规定,同样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但是,如果想要更加保险,让那些可能对遗嘱效力提出异议的人无话可说,可以把遗嘱拿去公证一下,按照国家公证机构正
    2023-06-28
    116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财产继承通常依照下面的规则进行: 第一,如果被继承人在世时已经拟有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在去世后,财产依照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进行继承,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愿; 第二,如果被继承人在世时没有拟定遗嘱或者遗赠扶养协议的,去世后,其财产依照法定的... 更多>

    #财产继承
    相关咨询
    • 2022年什么是财产继承权,财产继承权特征有哪些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4
      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被继承人生前立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财产继承权的特征如下: 1、继承权是自然人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享有的权利; 2、继承权是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或者合法有效的遗嘱而享有的权利; 3、继承权的标的是遗产; 4、继承权是继承人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可行使的权利的效力; 5、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
    • 法定继承是什么意思,法定继承有哪些特征
      北京在线咨询 2023-09-25
      1、法定继承的概念是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2、特征是: (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 (2)法定继承是对遗嘱继承的限制; (3)法定继承中的继承人是法律基于继承人于被继承人间的亲属关系规定的; (4)法定继承中法律关于继承人、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的规定是强行性的; (5)法定继承具有法定性。
    • 什么是转继承?转继承的特征有哪些?转继承的法律效力是怎么规定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15
      转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未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也死亡的,其应得遗产份额转由他的继承人继承的制度。转继承实际上是同一遗产发生两次连续的继承关系,因此,又称“连续继承”、“二次继承”和“再继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合法继承人。 转继承的特征包括: 一、只有在被继承人死亡后
    • 基于财产继承的现代法律特征
      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3
      财产继承作为继承权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具有以下五个法律特征:一、财产继承从该财产所有人生理死亡或宣告死亡之时起发生,死亡之前的任何时间均不发生财产继承问题。财产所有人宣告失踪也不发生继承问题,失踪不同于死亡,它只发生财产的代管问题。二、死亡人留有属于死亡人的个人合法财产,公民死亡,没有留下属于死亡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发生继承问题。三、财产继承要有合法的财产继承人或受赠人。公民死亡,其个人的合法财产
    • 法律依据有哪些继承继承财产的法律规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07
      生活中为了争夺遗产而兄弟反目的事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但其实关于遗产应该按什么顺序继承等遗产继承问题在我国法律中都是有规定的。正确地利用法律是解决遗产继承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