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职业病的四要素: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一、有职业病,单位能辞退我吗
根据法律规定,“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五十六条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时,应当告知劳动者本人并及时通知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什么是职业病?有哪些构成要件?
155人看过
-
哮喘职业病鉴定多少钱,职业病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90人看过
-
职业病证明材料包括哪些证件
165人看过
-
职业病的构成要素都有哪些
244人看过
-
构成犯罪的要件有哪些,构成犯罪包括哪些要件,构成犯罪的
156人看过
-
滥用职权罪构成要件包括哪些内容
179人看过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诊断为法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 更多>
-
包括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1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是指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
-
执行判决失职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27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司法机关的正义。 2、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仅限于司法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是过失,故意不构成本罪。
-
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3-08-24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的构成要件是:犯罪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在客观上表现为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罪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主观方面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
-
构成犯罪的要件有哪些,构成犯罪包括哪些要件,构成犯罪的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07犯罪构成要件不包括犯罪对象。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犯罪行为及其结果的心理状态。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有故意和过失两种。(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四)犯罪对象是指刑法保护和侵犯的社会关系。
-
商业秘密应当包括哪些构成要件?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181、构成商业秘密的要件有四个,即: (一)不为公众知悉(秘密性); (二)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价值性); (三)实用性; (四)采取了保密措施(保密性)。 2、《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2条规定:“本规定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