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金争议诉讼单位为何会败诉?(附对策)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20:10:59 423 人看过

一、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因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引起赔偿金争议的案件达到114件,最终导致用人单位败诉的,败诉率达到40%。败诉后,用人单位须要支付给劳动者的赔偿金平均金额达到61700元。因此,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非常大。用人单位败诉主要原因分析及相应风险防范对策:

1、用人单位未举证证明单位的规章制度经民主程序制定,且未告知劳动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系违法解除。

2、劳动者虽然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但劳动者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未造成严重后果,不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在劳动者未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

3、用人单位《员工手册》虽然载明了员工无故连续旷职可立即开除,但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据并不足以证明劳动者存在旷工的情况。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

对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生效须经民主程序制定并且向劳动者进行公示,民主程序的规范操作,简要来讲,规章制度必须经过全体职工或者职工代表讨论,提出意见,协商确定内容,最后编制成规章制度文本。公示的方式,我们建议将规章制度编制成《员工手册》,让员工进行阅读、确认、签收,有条件的单位同时在OA系统上、公告栏进行公示。

实践中争议较大的是,劳动者的行为如何才算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目前尚无统一规定,我们建议在规章制度中将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形加以明确。实践中另一个难点是单位往往对于劳动者的违规行为没有充分的证据加以证明。这就要求单位的行政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注意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对可能产生的违规行为加以防范,固定相关证据。

二、不能胜任工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引起赔偿金争议,最终导致用人单位败诉的,败诉率达到73%。败诉后,用人单位须要支付给劳动者的赔偿金平均金额为50200元。因此,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风险非常大。用人单位败诉主要原因分析及相应风险防范对策:

1、用人单位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不能胜任工作的情况,故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构成违法解除。

2、劳动者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也应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的,在提前三十日通知劳动者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情况下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未履行上述义务。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构成违法解除。

对策:由于司法实践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不胜任工作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说,单位须要对劳动者不胜任工作这一事实用证据加以证明。因此,加大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难度。我们建议用人单位需要做好绩效考核工作,通过绩效考核的办法来考核、衡量劳动者是否胜任工作。实践中,应特别注意,即使劳动者首次被证明不胜任工作,仍需对该劳动者进行培训或调岗,培训或调岗后仍然被证明不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才可解除劳动合同,并且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三、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因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引起赔偿金争议,最终导致用人单位败诉的,败诉率为25%。败诉后,用人单位须要支付给劳动者的赔偿金平均金额为24500元。用人单位胜败主要原因分析及相应风险防范对策:

1、胜诉原因:由于营运模式改革,用人单位决定解散某部门,导致岗位消失。用人单位将解散决定告知劳动者并安排新的岗位,但劳动者拒绝接受用人单位的安排。用人单位已支付了一个月的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后解除了劳动合同。法院认为上述情形可认定双方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和双方约定,并无不当,用人单位无须支付赔偿金。

2、败诉原因:若用人单位经营亏损歇业的,现行劳动法律法规,并未赋予用人单位该事由的劳动关系解除权。

对策: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这一争议焦点是实践中的难点,很多用人单位不当运用该理由解除劳动合同。首先,单位对于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承担举证责任。其次,什么样的情况才能认定为客观情况、重大变化?结合案例,我们认为,用人单位如果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搬迁、改制、经营策略调整等情况,客观上致使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才能认定为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如果客观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则不能随意解除。例如,用人单位虽然进行了经营策略的调整,但是客观上用人单位仍可安排劳动者工作岗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则不能运用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客观情况的变化导致劳动合同能否继续履行,是判断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否成立的要点。

四、变更劳动合同(调岗、调薪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因变更劳动合同引起赔偿金争议,最终导致用人单位败诉的,败诉率达到46%。败诉后,用人单位须要支付给劳动者的赔偿金平均金额为69100元。用人单位败诉主要原因分析及相应风险防范对策:

1、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进行协商,免除劳动者职位,属于擅自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调整劳动者工作范围,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应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经济赔偿金。

2、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一般应当经过劳动者同意。如没有变更劳动合同主要内容,或虽有变更但确属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所必需,且对劳动者的报酬及其他劳动条件未作不利的,劳动者有服从安排的义务。若岗位变动并非生产经营所必需,同时给劳动者生活造成严重不便,显然已经构成对劳动合同主要内容的改变以及造成劳动条件的严重不利,用人单位未能征得劳动者同意或者消除不利劳动条件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对劳动者的工作地点进行调整。

对策:变更劳动合同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调岗、调薪、变更工作地点等,如何妥善变更劳动合同是劳动用工的难点所在。我国法律列举了六种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情形:

1、协商一致;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另行安排工作;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可变更劳动合同内容

5、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可变更劳动合同;

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脱密期保密协议的,在劳动者提出辞职后,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

但实践中情况远比这些规定更加复杂,我们认为重点应理解变更劳动合同确属用人单位生产经营所必需。

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十一条,变更劳动合同未采用书面形式,但已经实际履行了口头变更的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且变更后的劳动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政策以及公序良俗,当事人以未采用书面形式为由主张劳动合同变更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说,口头变更劳动合同,实际履行超过一个月,视为劳动者同意变更。用人单位可以将该司法解释运用到实践中。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8: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举证责任相关文章
  • 诉讼流程医疗事故赔偿争议如何应对
    一、诉讼流程医疗事故赔偿争议如何应对诉讼流程医疗事故赔偿争议是:1.向管辖法院递交诉讼状提起诉讼;2.法院立案后,按照法律规定参加诉讼;3.法院庭审后,当事人愿意调解的,可以调解,不愿调解的,依法作出判决。《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二、医疗事故赔偿纠纷的诉讼时效医疗事故赔偿之诉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即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医疗事故发生之日起的三年之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以维护自身的权利。超过诉讼时效才提出的,将丧失其胜诉权,其诉讼请求将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和支持。《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
    2023-12-12
    453人看过
  • 单位不续签合同劳动者为何败诉
    朝阳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对近两年受理的劳动争议申诉案件,进行了调研。该院受理的劳动争议申诉案,较之前些年有了较大幅度降低,但审理难度在加大;在劳动争议申诉案中,劳动者败诉多,在16件申诉案件中,完全败诉的案件为15件,只有1件为部分胜诉。案情:洪某与某国企1994年签订了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到期后又续签了1年。2000年合同期满后,他找到单位要求再续签合同,单位没有续签。2001年,该单位将洪某的档案转到了其所在街道,而洪某坚持认为与单位的劳动关系仍然存续。洪某在2004年向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请求,仲裁委员会以超过仲裁时效为由驳回。洪某又诉至法院,要求单位支付工龄经济补偿金50万元、工资经济补偿金10万元,住房货币补贴50万元,还要求精神补偿200万元。2005年,在二审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后,洪某又到朝阳区检察院就此案进行申诉。检察官分析这起案件败诉的原因,主要是超过仲裁诉讼时效、法律依据
    2023-04-22
    450人看过
  • 争议解决失败后的诉讼进程
    法律对调解不成到开庭审理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对审限有规定。如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如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什么情形调解无效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1、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2、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
    2023-07-11
    126人看过
  • 为何会两次都败诉
    公司败诉后,十分不满,竟借故开除了提请诉讼公司的有关员工。在员工再次求得法律救助后,该公司再次败诉。齐先生是大连某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老员工,从1998年10月1日起,双方逐年续签劳动合同。2000年10月1日,公司与齐先生没有继续签订劳动合同,齐先生也继续在公司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齐先生多次找到公司领导,要求续签劳动合同,公司领导以种种理由拒绝。无奈,齐先生只好申请劳动仲裁,要求与公司续签劳动合同,得到了劳动仲裁机构的支持。大连某股份有限公司不服劳动仲裁,在金州区法院起诉齐先生,请求法院撤消该劳动仲裁裁决。法院审理后,按照有关法规,依法判决支持续签劳动合同。一审判决后,大连某股份有限公司不服,向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004年4月1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终审民事判决书,判决大连某股份有限公司与齐先生续签劳动合同到齐先生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止;如不续签合同,也可按本单位在岗职工工
    2023-06-14
    232人看过
  •  单位如何应对工伤诉讼?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如果单位对工伤认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复议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其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受理后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行政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如果单位对工伤认定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复议决定不满意,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其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受理后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行政不作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认定申请被拒绝,如何维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工伤认定申请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自收到申请
    2023-08-23
    360人看过
  • 职工因旷工被除名单位为何还败诉
    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
    2023-06-14
    200人看过
  • 复议失败 诉讼
    不可抗力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一)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三)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四)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五)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六)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第十二条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一)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三)行政机关对
    2023-03-25
    459人看过
  • 工程纠纷中如何争议败诉
    工程纠纷败诉的上诉方式: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何判断工程纠纷暂停借款利息资本化中的正常中断与非正常中断情况(1)购建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施工中断:非正常中断。(2)由于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导致施工中断:非正常中断。(3)由于发生劳动纠纷、质量纠纷引起的施工中断:非正常原因。(4)由于缺乏工程物资导致停工:非正常中断。(5)由于企业可以预见到的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雨季的大雨、北方冬季冰冻、沿海台风等)导致的施工中断:正常中断。《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
    2023-07-26
    405人看过
  • 单位规章制度不完善成劳动争议案败诉关键
    自去年《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废止以来,企业对员工的开除、除名、辞退、罚款的规定失去了法律依据。目前,我市无论大小企业都重新制定了属于自己的规章制度。连日来,芝罘区劳动仲裁委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不完善的规章制度,成为劳动争议的诱因,甚至成为企业在劳动争议案件中败诉的关键。违法规章成争议焦点宋某2008年7月进入某私立医院工作,医院发放的《员工手册》规定:员工实行每周6天工作制,工作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00。今年5月合同到期后,宋某离开医院,同时要求医院支付工作两年期间的周六加班工资近6万元,医院认为自己仅仅在《员工手册》上规定了周六工作,事实上公司并非每周六都安排员工工作,且即使安排周六加班,加班工资都已在平时的工资中支付,不同意支付。协商不成,宋某提起劳动仲裁。案件经仲裁、一审,庭审中,宋某提供了医院的《员工手册》作为医院安排自己每周六加班的证据,在医院
    2023-04-21
    397人看过
  • 如何以个人身份对单位公司进行诉讼赔偿
    一、如何以个人身份对单位公司进行诉讼赔偿以个人身份对单位公司进行诉讼赔偿,满足以下条件即可: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二、以个人身份对单位公司进行诉讼赔偿时效期间以个人身份对单位公司进行诉讼赔偿,属于普通争议的,适用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属于劳动争议的,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必须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后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
    2024-02-02
    128人看过
  • 单位社保缴纳失败应对策略
    单位扣费不成功要及时补扣。否则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是欠费三个月内的,可以在社保单位服务网页上直接申请扣款,如超过三个月的,需前往单位参保区域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扣费和恢复参保。机关单位社保缴费比例1、用人单位按临聘人员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的20%、临聘人员本人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新聘用的人员按第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的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临聘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2、高于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023-07-12
    296人看过
  • 如何对欠款单位提起诉讼
    可以起诉。到被告住所地法院立案,需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对方信息材料复印件两份、申诉书复印件两份、证据复印件两份,具体立案人会通知。立案后,等法官联系。一般来说,法官会帮你调解,看对方是否愿意还款,或者有什么其他的解决办法。如果胜诉,被告不还钱,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被告有定金,他可以直接执行定金。如果没有,他可以拍卖机器。如果是直接扣除,需要被告的同意。股东该怎样起诉公司股东直接诉讼是指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公司或其他侵权人包括公司大股东董事、监事和职员提起的诉讼。一般认为公司法第151条规定即是对股东直接诉讼的概括规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股东合法权益的,股东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该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公司法》第152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律师认为,依公司
    2023-07-01
    307人看过
  • 彩礼诉讼会败诉吗?
    法律综合知识
    律师解答:可能会。可能会。一、彩礼纠纷立案程序如下:1、在没有协议管辖的情形下,原告准备起诉状到被告所在地法院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2、法院受理起诉材料;3、对于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七日内立案;4、立案后,原告预交诉讼费用。二、有下列行为之一,当事人请求返还彩礼,法院应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2024-04-26
    245人看过
  • 解雇工会成员,用人单位败诉
    市总工会首次公开谴责光明区一家违反工会法企业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代表市总工会发表严正声明:根据《深圳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规定,违反《工会法》有关延长期的规定而解除工会工作人员劳动合同,拒不纠正的,属于对工会工作人员的打击报复行为。龙钻纸品厂经营管理者的做法,于法不容。本报讯(记者李伟)昨天上午,市总工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谴责违反工会法、非法解除工会干部劳动合同的一家企业。根据去年8月施行的《深圳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用人单位违规,上级工会可以对其进行公开谴责。这是该办法实施后,深圳首次公开谴责违反工会法的企业。解除合同是打击报复市总工会通报了光明新区龙钻纸品厂非法解除工会主席和工会委员劳动合同一事:2007年5月21日,龙钻纸品厂员工民主选举出胡海龙为该厂兼职工会主席,杨敏江等六人为兼职工会委员,任期三年。但龙钻纸品厂在2007年7月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
    2023-06-10
    387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举证责任
    相关咨询
    • 行政诉讼单位要是败诉下一步怎么样要求单位赔偿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9
      单位败诉后,等判决生效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拒签劳动合同单位为何败诉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2
      职工刘某入职后,多次拒绝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辞职后又以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双倍工资。不料,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审理后,都支持了他的请求。这是为何呢?重庆坤博律师事务所谢光武律师以案说法:2016年12月20日,刘某进入山东某设备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公司规定,3个月的实习期满后,职工本人应提出转正申请,但实习期满后,刘某未提出转正申请。后该公司多次催促其尽快申请转正并与单位
    • 房产争议中诉讼败诉后怎么办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0-03
      诉讼上的申诉,是指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或者知道案件情况的其他公民,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要求依法处理,予以纠正的行为。 申诉败诉之后的正确处理方式是当事人再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当事人的申诉申请,由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统一受理。当事人应向控告申诉部门提交申诉书、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文书以及能够证明申诉主张的其它证据材料。 房产
    • 房产争议诉讼败诉后的处理方式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5-19
      诉讼上的申诉,是指当事人、被害人及其家属或者知道案件情况的其他公民,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有错误,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要求依法处理,予以纠正的行为。 申诉败诉之后的正确处理方式是当事人再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当事人的申诉申请,由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部门统一受理。当事人应向控告申诉部门提交申诉书、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文书以及能够证明申诉主张的其它证据材料。 房产
    • 2022年职工拒签合同,单位为何败诉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14
      职工刘某入职后,多次拒绝单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辞职后又以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双倍工资。不料,劳动仲裁部门和法院审理后,都支持了他的请求。这是为何呢?重庆坤博律师事务所谢光武律师以案说法:2016年12月20日,刘某进入山东某设备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公司规定,3个月的实习期满后,职工本人应提出转正申请,但实习期满后,刘某未提出转正申请。后该公司多次催促其尽快申请转正并与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