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赔偿需要考虑的因素有:1、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应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否给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影响;由于损害结果涉及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必要时应由医学专家鉴定其轻重程度,以便确定赔偿数额的高低。2、过错方的过错程度。包括过错方实施过错的种类、动机、情节等过错程度一般与造成的损害成正比,过错轻微的;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就小,受害人较易容忍和谅解,确定赔偿数额应相对较小;过错严重的,对受害人所造成的精神损害就大,为补偿或恢复这种伤害,则应确定相对较高的赔偿数额。3、过错方具体的侵权情节。应结合过错方侵权行为的方式、手段、场合等具体情节综合考虑,如虐待比一般的过错行为严重;侵权方式越恶劣,持续时间越长,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就越大,其赔偿数额的确定应相对高于一般家庭暴力。4、过错方的经济负担能力。过错方无任何固定的经济来源,你要他(她)再多的精神损害赔偿也是无能为力。5、诉讼时当地的经济状况。
离婚补偿的数额是多少
由于离婚补偿协议是双方通过协商签订的,因此,离婚补偿数额并没有固定的参考标准。双方可以协商数额是多少。但是,也有很多朋友对离婚补偿数额相当困惑,不知道要多少合适,或者不知道个给多少才够。在实际生活中,双方就离婚补偿数额给多少有争议且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可以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时,会根据婚姻当事人结婚时间的长短、家务劳动和协助劳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受益方的受益情况和双方离婚时的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评判,决定离婚补偿的数额是多少,才能顾及到双方。
按照法律中的规定,在夫妻离婚的时候如果双方协商一致的话,则其中一方可以支付另一方相应的赔偿,这时往往就会涉及到离婚赔偿协议的书写问题。而在诉讼离婚的情况下,一般要符合法定的过错情形,那么过错方才会被判向无过错方承担离婚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
计算违约金的具体数额
98人看过
-
房屋分割具体补偿数额计算的注意问题包括什么?
251人看过
-
计算抚养费的具体数额怎么算的
410人看过
-
如何具体核算征地补偿费的数额
424人看过
-
辞退n1补偿怎么计算具体金额
281人看过
-
误工费具体数额如何计算?
276人看过
离婚的赔偿一般是指离婚损害赔偿,即夫妻一方有过错致使婚姻家庭关系破裂,离婚时对无过错的一方所受的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离婚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更多>
-
具体计算经济补偿金数额应当怎么确定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10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
如何计算侵犯商标权的赔偿数额,具体情况会是如何的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2-08-09包括被侵权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前款所称侵权人因侵权所得利益,或者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损失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
彩礼的返还数额是怎么算的?具体举证情况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6一、如何确定彩礼的返还数额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返还彩礼的数额可根据其过错程度、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因素,酌情减少,减少的数额一般确定为彩礼总额的10%至50%之间。男女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一方请求对方返还彩礼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30%;共同生活一年以内三个月以上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彩礼总额的50%;共同生活不满三个月的,返还的数额一般不超过
-
离婚房屋补偿计算,离婚房屋补偿款数额,给多少?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2审判实践中适用《最高人民法院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计算房屋补偿时,存在计算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为统一裁判尺度,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于近日向各下级人民法院下发通知,将计算标准予以明确。 首先,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十条规定,判决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时,应当查明婚前签订合同支付首付款、银行贷款及还贷、产权登记、夫妻共同支付款项、财
-
数额较大具体是指怎样的情况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10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一)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百元至二千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二)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三)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