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欺诈折扣误导循环消费慎识几种促销陷阱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20:33:22 175 人看过

价格欺诈陷阱

商家动人的优惠促销广告下暗藏的价格欺诈陷阱主要有:一是虚构原价假打折。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解释意见的通知,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部分商家利用消费者喜欢购买打折商品的心理,随意虚构原价。二是先提价再返利赠券。如现金300换1000等看上去颇动人的促销广告,实际是很多商家在促销活动中把商品的标价大幅度提高,消费者不但没有得到切实的实惠,还可能支付更多的现金。三是低价招徕高价结算。在销售一些价值不高的商品时,标低价吸引顾客,在结算时却以高价收费。

折扣误导陷阱

买满就送、满就减等是目前促销活动中商家常用的手法,看上去优惠额度很大,但实际上附带很多限制条件,计算复杂,消费者难以得到真正的实惠。主要表现在:一是商品折扣名不符实。很多商家将商品的价格标注为199、1999等,同时提高小额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实际难以得到广告宣传中的折扣。二是总折扣率难以计算。在商家常用的返券促销活动中,总折扣率随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多少、额度、次数各不相同,并处于不断变化中,消费者难以计算清楚,容易造成误解。三是全场低折扣误导。很多商家用显眼的字体书写全场1-3折,实际上大部分的柜台或品牌没有宣传中所称的折扣。

循环消费陷阱

返券活动中,商家大多对商品标价进行了技术处理,使消费者陷入循环消费中:一是凑整陷阱。商家规定必须购满规定额数商品才赠券,很多满百送券的商品标价尾数接近满百又绝不满百,消费者为了获得代金券,不得不买些东西凑整。二是不找零陷阱。代金券购物是不找零的,消费者为了避免损失,就干脆添加一定现金购买标价高于所得赠券面值的商品。三是消费额度限制陷阱。商家往往采取消费额度限制的方法,要求消费者在使用返券时一定要添加现金,而且在比例上有不利于消费者的做法,使消费者陷于循环购物的境地。

规避责任陷阱

少数无良商家会借机销售伪劣质次商品,并以促销为借口规避产品质量陷阱。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换季商品促销逃避三包责任。以低廉的价格销售换季商品,消费者等到适合季节再用,耗尽了三包期限。二是以奖品、赠品为名处理伪劣次品。将残次品或劣质品当奖品,赠给消费者,并不提供发票、保修卡等质量保障凭证,或者注明无偿赠送,质量问题概不负责,逃避产品质量。三是甩卖伪劣滞销商品。以打折之名推销长期积压的滞销货,并以特价商品概不退换为由拒绝履行三包义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10:0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价格欺诈相关文章
  • 央视曝低价游陷阱,消费欺诈怎么赔偿
    【事件经过】央视财经(《消费主张》)13日,《消费主张》记者来到了位于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6号布后街12号的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并与其签订了一份九寨黄龙四日游合同,价格是440元。合同附件中规定,游客必须进一家土特产店,停留时间最长不超过90分钟。记者注意到,除了这家土特产店之外,在记者所签订的合同中,再没有约定其它购物点。然而,旅行社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行程单中第四天的藏族文化特色村寨、德吉美朵风情街和古羌城,其实也是购物点。工作人员:属于隐形购物店,我们都不愿意说它是购物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游客不进店的话,440元的价格是做不下来的。工作人员:九寨沟黄龙门票观光车都是510。《旅游法》规定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然而在这里,旅行社却给出了440元这个低于成本的报价,再加上游客的
    2024-04-01
    190人看过
  • 促销中的陷阱
    律师事务所
    今日,我市耿先生把电话打到了律师事务所,叙说他在市人民路中心广场电信服务大厅办理家庭宽带业务时的经历。当时,服务人员了解到耿先生的购买需求后,热情洋溢的向耿先生宣传本店正在进行的买网络送手机的促销活动内容:购一年网络服务费送价值320元的国产手机一部。耿先生听后庆幸自己的运气恰侯搞活动,于是二话未说到柜台交付了一年的完宽费用,并按销售人员的导引到指定柜台领取他们刚刚许诺的手机时,服务人员要求耿先生另外办理CDMA网络入网手续,并且需购买网卡,方可领取一部价值320元的摩托罗拉手机。这令耿先生原本愉悦的心情顿时荡然无存,同时也为他们的这种欺骗行为感到愤怒。于是,耿先生致电到了濮阳日报社,如实向报社反映了情况,并要求报社对其曝光。针对此家电信服务大厅这种销售行为的性质,结合国家有关法律经分析认为:从耿先生的消费过程来分析,这家电信服务大厅的销售行为极不规范,服务人员开始的宣传明显让消费者感到是
    2023-06-07
    373人看过
  • 岁末购物谨防打折促销陷阱
    圣诞将近,商家的各种打折促销活动即将迎来新一轮高峰。昨日,深圳、惠州、东莞三地消委会首次联合发布消费提示,提醒三地消费者在促销潮中,睁大眼睛谨防包括价格欺诈、折扣误导、循环消费等在内的打折陷阱,以获取真正的实惠。打折优惠诱而不惠消费者韩小姐被某商场现金300换1000的活动所吸引,花300元现金购买了一双标价为720元的名牌皮鞋,因觉实惠便没有主动要求1000元的优惠返还。几天之后,她却发现同样的商品打特价,仅售290元,原以为得到了很大的优惠,没想到还多花了10元。刘小姐向深圳市消委会投诉称,其在宝安某国际名店开业当天,按照一专柜开业酬宾活动购满288元,可赠送在该柜台消费无购物限制的现金购物券300元,付款后换取购物券时,营业员却告知柜台购物券已发完,可改天再拿。但当过来拿时,柜台营业员却以当天赠送的购物券已没有为由,只给了14张限额购物券。刘小姐要求专柜兑现原有承诺。市民来电投诉称在
    2023-06-07
    308人看过
  • 揭秘商家返券打折促销陷阱
    每逢节假日,各大商圈总是人头攒动,众多商家也推出了五花八门的优惠活动,刺激了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岛城的消费市场呈现热闹景象。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既在节日消费中得到实惠,同时又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消费纠纷,青岛市消保委特发布消费警示提示消费者。提示一:谨防商家促销陷阱对名目繁多的打折、返券促销活动应保持头脑清醒,切不可一味地贪图便宜盲目购物,应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去消费,谨防商家设置的优惠陷阱。例如:1、模糊宣传的陷阱。一些商场在对外宣传时标称满300返200等,但在商场的柜台内却有300返150、120、80等多种返券方法,这些在总体宣传时不加标注,要么以小字标称,以诱使消费者参与购物,要么标称特价商品、名牌、化妆品等不参加活动等等。2、商品标价的陷阱。在商品的标价上,往往是99、199、299等,同时提高小额商品价格,使消费者难于找到合适的差额商品,购物过程为凑齐价格返券而苦恼;将参加活动的商品价
    2023-06-07
    437人看过
  • 迪卡侬贴错促销价还是价格欺诈?
    昨天,市民薛先生向12345市长热线投诉,称自己这个月月初在迪卡侬(大关店)购买了1200多块钱运动用品,回到家之后,发现其中一套女款儿童运动装的吊牌价(单价129元)和小票上(单价229元)的价格竟相差了100块钱。薛先生说:多付100块钱是摆在眼前的事实,但吊牌价和小票价格差那么多,也难免存在价格欺诈了,希望物价部门能够检查核实。运动装多刷100元源于贴错促销价格11月4日,薛先生到迪卡侬(大关店)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很多运动用品,其中有运动服套装、运动鞋等物品,总共花了1200多块钱。我回到家之后才发现,其中有一套女款儿童运动装,收银小票上写着229元,而衣服实际吊牌价为129元,也就是说我多付100元。薛先生说,不仅是多刷钱的问题,他还认为该超市存在价格欺诈,所以要求物价部门能够到现场核实,并查处。在接到投诉之后,拱墅区物价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到迪卡侬超市内,对薛先生购买的这套运动装进
    2023-06-07
    176人看过
  • 商场促销陷阱多消费者应理性对待
    笔者从广东省工商局的网站获悉,对商场的促销投诉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大幅上升,而且主要是集中在节日促销手段上。对此,消委会提醒消费者,应谨慎对待商家促销活动。据笔者了解商家节日促销主要有以下几总种:一、蜕皮包市民刘先生向笔者反映,黄金周的第一天,他在一家商场花了400元买了一个原价600元的皮包,当时由于是促销活动,还送了刘先生一个钱包。前几天,刘先生提着这个皮包淋了两次雨,但是把皮包晾干以后,他发现刚买的这个皮包竟然有蜕皮的现象。由于刚买一个多星期,于是刘先生带着皮包和收据来到商场,要求退货,但商家告诉他,由于他买的这个包是促销产品,而且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不能给他退货,只能给他换。等他答应换皮包的时候,商家却告诉他,他买的这个包的款式已经没有了,要换别的产品,而且价格不能够低于现在这个皮包。刘先生当时想能够换个别的包总比这个蜕皮的好,于是他挑了个500元的包,补给了商家100元。等刘先生拿着
    2023-06-07
    469人看过
  • 促销陷阱大揭密
    消费损害赔偿
    随着五一黄金周的到来,商家促销战硝烟越燃越烈,众多家电卖尝家居卖场和购物中心纷纷推出了诸如购物送大礼、服饰免费赠送等各种促销手段。但是,一位在大商场销售部供职多年的人士日前透露了商场促销常见的四大促销术。他提醒说,商场节日促销很多都是陷阱,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避免吃哑巴亏。返券:连环消费的陷阱所谓的返券,就是商家放长线钓大鱼。这位在销售部供职多年的人士说,买100送50、买100返100这种促销活动是商家惯用的招数。但如果消费者真拿到了返卷,很多时候也就等于掉进了商家设置的连环消费陷阱。他说:当消费者购物后拿到一大把购物券后,却发现一些柜台上写着本柜台恕不参加返券活动,或是特例品,不接受返券之类的话。而商家就是利用这种活动使消费者掉进商场设置的循环购物陷阱的。免费:精明商家巧设圈套所谓的免费,其实就是商家请客,顾客掏钱。这位人士说,免费品尝、免费试用、免费拍照等,这是精明商家的又一促销术。消
    2023-06-07
    375人看过
  • 火热促销原是陷阱
    消费者陈先生在某家电器大卖场按照打折促销的价格购买了一台音响,事后却发现该型号的音响原标价比他买的价格要便宜的多,他感到自己上当受骗了,于是便打电话给消协投诉。其实,每当节日前后家电卖场促销时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消协有关人士介绍说。据了解,现在许多家电卖场为了提升销售额,常常推出一系列的打折促销活动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其推销的商品。不过俗话说买的不如卖的精,家电卖场在促销时经常会使用一些促销手段,不少商家的这些促销手段往往存在一些陷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消费者要小心。一是,先涨价再打折。家电卖场促销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打折优惠。节日期间或季节更替的时候,各大商家纷纷进行打折促销,尤其是换季时期,商家更是打出清仓狂甩、最低1折这样的噱头,以致许多冲动型消费者贪图便宜一口气买下很多用不着的商品。实际上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不少商家对商品进行打折之前,就已经先提高商品价格,再以打折、降价等为诱饵,将消费
    2023-06-07
    331人看过
  • 价格欺诈的类型有几种
    价格欺诈的类型有哪几种价格欺诈的10种表现形式根据国家计委在各地在禁止价格欺诈市场检查发现的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以下10种表现形式:1、虚假标价:如某饭店餐饮部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以虚假标价误导消费者。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际产地是广东省。2、两套价格: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某顾客点了12种炒菜,在结算时即发现其中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提供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最高的超出9元,最低的超出2元,共多收36元。3、模糊标价: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销售某品牌洗衣机误导性文字明示“出厂价”950元,实际该型号洗衣机出厂价是920元。再如某酒店在门口迎宾处以“特价烤鸭每只38元”进行价格宣传,实
    2023-04-21
    358人看过
  • 小心节日促销陷阱
    临近年关,菏泽各商业街、超市及商场优惠促销活动此起彼伏,各品牌店前均挂出了促销招牌,买一送一、全场五折、购物有礼等促销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驻足。专业人士提醒,在实惠购物的同时,消费者也应理性消费,谨防落入部分商家的消费陷阱。莫因低价,放弃权利节庆时节促销,已成为家电市场的惯例,消费者也期待在此时购得物美价廉的家用电器。记者走访菏泽家电市场发现,随着元旦春节临近,家电销售商纷纷拉开促销大幕,家电销售十分红火。记者调查发现,样品机特价销售、有买有送、大减价等是主要的优惠促销手段。菏泽市工商局工作人员程雷提醒消费者,在关注价格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三包权利,退换货物的权利,消费者都应该注意维护。确认购买后,也应索要保修卡,并确定保修的提前和时限。勿贪便宜,盲目消费购物返代金券也是商家主要促销手段之一。需要购买的东西较多时,这种返券的促销方式还是挺好的。但孙女士也担心因觉得实惠冲动
    2023-04-24
    267人看过
  • 家电促销处处陷阱
    律师事务所
    临近年底,津城各大家电卖场促销战如火如荼,促销花样百出。交1元抵300元满额赠送DVD领导特批额度优惠这些同时推出的优惠,偶尔还能相互叠加,给消费者的感觉是一笔算不明白的糊涂账。购买空调的杜小姐说:销售人员口中的优惠花样太多,这空调到底能减多少钱我根本不知道,感觉这里面水挺深的。卖场:重重优惠雾里看花每次搞促销,家电卖场门前都会贴出宣传单,各种品牌和数字让人眼花缭乱。近日,为结婚购置家电的杜小姐来到某大型家电卖场。我看中的空调标价3500元,销售人员承诺可优惠到2800元,差价包括厂家补贴、卖场补贴、以旧换新补贴、特殊审批等四重优惠。售货员在我面前一个劲儿的算,我却是一头雾水,只能让他告诉我一个最终价格。记者走访发现,在很多卖场里,只有客户不停追问才会有更多折扣。在某外资品牌电视展台,60英寸LED液晶电视标价12999元。销售人员表示:之前该款电视标价16999元,同时赠送一台26英寸液
    2023-06-07
    233人看过
  • 过度消费的“陷阱”谨慎对待按揭
    编者按:按揭的最大风险是刺激了人们对财富膨胀的虚幻,它鼓动很多人做本来没有能力做的事情,这里要明确一个核心观念:按揭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它本身不能增加财富只能平衡财富;或者说按揭贷款只能帮助那些具有购房能力的人提前完成心愿,而不能帮助那些无购房能力的人具有购房能力。买房对很多家庭来说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笔交易,随着各项按揭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商品房个人按揭贷款的普及,已经改变中国家庭的金融结构,这是家庭理财的新课题、新挑战。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按揭)是银行用其信贷资金所发放的自营性贷款,具体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购买自住房时以其所购买的住房产权(或银行认可的其他担保方式)为抵押,作为偿还贷款的保证而向银行申请的住房商业性贷款。“按揭”对家庭来说相当于对银行的负债,而首期房款相当于保证金,“按揭”的过程是以交易对象为抵押的?并至少要有20%到30%保证金的交易行为,“按揭”的过程中虽然申请“
    2023-06-10
    241人看过
  • 陷阱收费是一种强制交易或欺诈
    强制交易行为的侵权责任从2003年6月开始,王先生每月的手机缴费单中都有一项莫名其妙的移动梦网费用支出,有时候是8元、15元,最高一次是20元。开始的时候他没有在意,后来由于月月都收,便在意起来,经过查询,收费的是某网络公司,收费项目不祥,追问代收费的银行工作人员,也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并且有的银行还说交不交在于机主自己,不交也可以。2004年4、5月间,很多媒体都对移动梦网的强制性收费问题进行声讨,揭示了很多类似的案件。原来,从2000年12月起,移动运营商与SP(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创造了双赢的局面,随之也出现了很多乱收费的问题。2003年5月1日,《梦网SP合作管理办法》施行,中国移动对违规的网站乱收费行为进行过处罚。但是,由于市场扩张和竞争加剧,收费陷阱不断出现。例如信息、服务不明码实价,随意提价,主动发送收费信息,含糊其词骗取订约,难以退订,取消收费依旧收费等。在这些行为中,很
    2023-06-07
    345人看过
  • 汽车合同有陷阱,消费者需谨慎
    台州工商有个调查,当地各汽车销售企业的400多份合同96%有陷阱新版合同将力避七大霸王条款,其中包括新车只修不换条文买车的时候笑脸相迎,车子出了问题再上门就脸色难看——许多有车族都有此经历。汽车销售商为什么敢前后两张脸?因为汽车合同中暗藏许多陷阱,让他们有恃无恐。以后,这些陷阱合同可能就将不复存在了。昨天,记者从台州市工商局获悉,浙江省工商局已开始在台州试点,规范汽车行业的合同文本,从根源上消除霸王条款。据了解,修改后的正规格式合同已经开始在台州试用,如果效果理想,有望在全省普遍使用。霸王条款七宗罪,全数有规范陈晓斌说,调查显示,原来的汽车合同主要存七个方面的问题,目前的新版合同,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修改。这七宗罪分别是:合同违约责任不对等原来的合同中,只规定买方逾期提车的责任,却不提卖方逾期交车的责任,这样的条文,就属于合同违约责任不对等。修改后的合同条款也给出规定,卖方逾期交车,除了要支
    2023-06-05
    361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欺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价格欺诈是指商家故意通过虚假宣传、不透明定价或其他欺骗手段,使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与实际价值不符,误导消费者或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能包括虚构原价、隐藏附加费用、误导性促销等手法,目的是诱导消费者购买,使其支付高于合理水平的价格。价格... 更多>

    #价格欺诈
    相关咨询
    • 消费者投诉陷入价格欺诈价格欺诈怎么处罚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0-27
      根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七条规定,对经营者的价格欺诈行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附:《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被称为价格欺诈行为,也被称为欺诈性
    • 超市促销涉嫌欺诈,超市促销价格欺诈怎样做?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15
      总的来说就是故意提高了物品的价格,而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 《价格法》第十四条第四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这种价格违法行为通常称作价格欺诈行为,又称欺骗性价格表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如果你遇到了该种行为,可以向当地的消费者协会反应。
    • 应该怎么防范商场促销活动的价格陷阱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26
      模糊标价: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带有价格附加条件时,不标示或者含糊标示附加条件的。 支招: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促销商品,若确要购买,须先问清促销和优惠的附加条件。 虚假促销:经营者在开展送现金、返券、馈赠、积分等经营活动中,所标示的价格高于本次经营活动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有交易票据的最低交易价格的。 支招:消费者要谨慎对待商家促销活动,对所要购买的商品,比较一下促销以前的价格或不搞促
    • 买房如何能避免销售陷阱买房需谨慎知识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6-08
      买房要谨防开发商以下销售陷阱:不合理低价的价格陷阱;零首付买房陷阱;虚假的样板房陷阱;严重缩水的精装房陷阱;环境绿化陷阱;位置距离陷阱;配套设施陷阱;买房赠送面积陷阱;饥饿营销陷阱。
    • 商场促销广告特价是否价格欺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22
      只要经营者利用了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都将构成价格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