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产检相关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1 18:31:52 303 人看过

劳动法对孕妇产检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对孕妇享受产假做出了相应规定。如下来看看产假相关知识点:

产假的计算一般来说,实际产假天数=法定基本产假天数+特殊原因增加天数。

法定基本产假天数

《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这90天包括:产前休假15天+产后休假75天

小贴士:

产假时间按照自然天数计算。

产前假15天,系指预产期前15天的休假,距预产期2周时休产假以避免早产;产后假75天,系指生育后的75天休假。

休产假不能提前或推后。若孕妇提前生产,才可将不足的天数和产后假合并使用;若孕妇推迟生产,可将超出的天数按病假处理。

特殊原因产假增加天数

难产增加产假15天

多胞胎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晚育增加30天

独生子女: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增加产假35天

名词解释:

已婚妇女满24周岁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

生育一胎但生的是多胞胎,不属于独生子女,不能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晚婚对产假没有影响;晚育不同地方规定又不一样,女方增加15-30天,男方可以有带薪护理假5-15天不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10日 18: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独生子女相关文章
  •  工伤认定标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问题描述,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道关于工作事故伤害的题目。根据题目所列举的四个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由于工作原因而遭受事故伤害的”。因此,答案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由于工作原因而遭受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由于工作原因而遭受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前后和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由于履行工作职责而遭受暴力等意外伤害的等等。工作场所内意外伤害认定标准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作场所内意外伤害应认定为工伤。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于如何认定工伤,企业与员工之间存在一定的分歧。为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明确了工作场所内意外伤害的认定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职工在工作场所内受到事故伤害,但用人单位或者其规章制度规定员工在工作中应当
    2023-10-24
    206人看过
  • 公司产检假扣钱吗,产检假的相关规定
    公司产检假不能扣钱,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文件规定,请产检假应当计入劳动时间给予劳动报酬;产检假的相关规定包括有,怀孕1-7个月的每月享受1天产检假,怀孕8个月的每月享受2天产检假,怀孕9个月以上的每月享受4天产检假。一、公司产检假扣钱吗公司产检假不能扣钱,扣钱是违反国务院相关规定的,国务院出台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明确规定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既然计入劳动时间就必须给付劳动报酬,不能扣工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二、产检假的相关规定产检假的相关规定具体有:1.怀孕第1-6个月,每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以及健康培训等;2.怀孕第
    2022-07-07
    342人看过
  • 产检假劳动法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于孕妇的产假作出了明确规定:女性员工在生产之前的劳动过程中,如需实施产前预防性保健检查,其所需付出的时间将被视为合法的工作时间;劳动者处于产前检查假期之内时,它们所在的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其与雇员签订的劳动协议之规定,严格执行工资发放。此外,女职工在分娩后可享受为期98天的产假,且在此期限之中,包括产前的15天,她们仍可享有带薪休假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2024-05-06
    233人看过
  • 劳动法关于保胎假有哪些相关规定?
    一、劳动法保胎假的规定劳动法第62条、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女职工产假为98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劳动者怀孕后,请保胎假属于事假是没有工资的。如果怀孕期间,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9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产假工资和生育费用等。二、保胎假的情况1、第一是产前假。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2、第二种情况是女职工怀孕后确因身体原
    2023-04-12
    248人看过
  • 相关劳动法关于工资罚款有规定吗
    《劳动法》关于工资罚款并无具体的规定。但有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一、员工因工作失职如何处理员工因工作失职的处理方法如下: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劳动合同规定旷工十五天有什么后果?旷工十五天,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
    2023-04-01
    463人看过
  • 劳动法产检假规定是如何规定的?
    产检假是为了让怀孕职工更加方便产检的一种休假,在怀孕的时候都可以进行申请,国家对于产检假也做了明确的规定。1、产检假的计算:产检假,用于保障妇女的正当权益,计算方法是:怀孕第1—6个月,每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以及健康培训等;怀孕第6—7个月,每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怀孕第8个月,每月可享受2天假期;怀孕9个月以上,每月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2、产检假要开证明吗产检假在法律上没有规定是否要开证明的条例,不同公司不同地区有不一样的处理方法。有些公司是让提供每次产检预约时间的复印件,也就是产检预约单,有些公司需要提供产检记录,或者医生开具的诊断证明等。总之,大家去产检就把各种资料都留下来,有个说法总比没有的好。3、温馨提示,定期做好产检,能更好地了解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变化和发育情况。此外,孕妇在怀孕期间要注意饮食和休息,进行适当的活动,为能产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做好基础。
    2023-08-02
    259人看过
  • 动产质押相关法律法规
    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本法规定将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出质人,债权人为质权人,转让的动产为质押物。第六十四条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质押合同自质押物转让给质权人时生效。第六十五条质押合同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有担保主债权的种类、数额;(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三)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四)质押担保的范围;(五)质物转让的时间;(六)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质押合同不具备前款规定内容的,可以补正。第六十六条出质人和质权人不得在合同中约定,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清偿债务时,质物的所有权转移给质权人。第六十七条质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押的费用。质押合同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第六十八条质权人有权收取质物的孳息。质押合同另有
    2023-05-08
    363人看过
  • 什么是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相关法律规定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劳动报酬包括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支付给劳动者的全部报酬包括三部分:一是货币工资,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各种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二是实物报酬,即用人单位以免费或低于成本价提供给劳动者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等;三是,指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直接向政府和保险部门支付的失业、养老、人身、医疗、家庭财产等保险金。劳动报酬的相关法律:(1)《法》第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作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实行同工同酬。在实践中,有很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未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的具体事项,包括劳动报酬的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仅作了口头约定,或者约定的不明确,一旦发生
    2023-05-01
    119人看过
  • 逃避商检罪相关法律规定
    刑法条文第二百三十条违反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规定,逃避商品检验,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使用,或者将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情节严重商检报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相关法律《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对列人《种类表》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进口商品未报经检验而擅自销售或者使用的,对列入《种类表》的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必须经商检机构检验的出口商品未报经检验合格而擅自出口的,由商检机构处以罚款;情节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对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对经商检机构抽查检验不
    2023-06-11
    294人看过
  • 劳动者主动辞职的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签劳动合同辞职有什么补偿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向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满六个月不到一年的按一个月计算,未满六个月的按照半个月计算)。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从劳动者入职的第二个月开始,按照月工资标准的两倍计算(计算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支付时需减去期间公司已支付的工资。另外,还可以通过法律程序主张公司为自己补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社会保险费。二、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离职么?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为不定期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而不用提前30天。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
    2023-04-06
    92人看过
  • 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有几部
    一、劳动法相关法律法规有几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工会法》、《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集体合同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劳动保险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条例》、《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违反〈中华
    2023-06-05
    106人看过
  • 劳动法关于节假日不放假的相关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1、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节日休息是劳动者的一种精神享受,不是单靠加班费可以解决的,为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产假的相关规定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九条男女双方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四日。女方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增加的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农民、城镇失业人员实行晚婚晚育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村(居)民委员会给予适当奖励,并提供优先优惠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023-08-12
    382人看过
  • 根据相关规定劳动关系法规包括哪些内容?
    一、关于劳动关系认定的三大标准的法律规定劳动关系的确定对劳动者而言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意味着劳动者可以因此享受到劳动法的保护。与一般的法律保护不同,劳动法实行的是倾斜保护,简单来说,就是给劳动者更多权利和要求雇主承担更多的义务。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国家在劳动法中以一只“看得见的手”出现,直接对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时间等劳动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例如,近日出台的“上海市最低工资,每月不得低于690元,小时工每小时不得低于6元的规定。”这样的规定,为劳动者的保护划定了底线,雇主只能支付高于最低工资的报酬,而不能低于它,否则,国家将予以制裁。而如果劳动者不被认定为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将得不到劳动法的保护。现实中存在大量劳动者本身实际上属于劳动法中定义的“劳动者”的范畴,但由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而难以证明自己的身份,主张自己的权利,因此得不到劳动法的保护。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社会现状,规范用人单位用工
    2023-04-29
    292人看过
  • 2017年劳动法关于工资扣除的相关规定
    用人单位不可以克扣劳动者工资,劳动者急辞的,应当支付其实际工作的工资。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急辞工劳动法是怎么规定扣工资如果员工提前一个月(试用期提前三天)书面向单位申请离职,或者与单位协商经过单位同意,或者单位有违法情形的,当事人都可以离职。单位故意刁难不让离职,是违法的,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申诉。而非全日制用工,无需提前书面申请的,当天口头申请就可以结束用工关系。但是如果提前申请离职,劳动合同有依法约定培训费等协议的,当事人需要与单位协商给予合理的补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
    2023-07-16
    275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如何界定独生子女: 1、一对夫妻依法生育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 2、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依法累计只生育(包括收养)一个子女,再婚后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条件但不再生育的; 3、夫妻生育的第一个子女死亡后,又生育了一个子女,不再生育的; 4、夫妻依法... 更多>

    #独生子女
    相关咨询
    • 新劳动法规定的产假相关条款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3
      新劳动法规定的产假相关条款 5.4.1产检假 ·怀孕第1—6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申请生育指标,以及生产培训等。 ·怀孕第6和第7个月,每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 ·怀孕第8个月,可享受2天假期。 ·怀孕9个月以上,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 5.4.2产假 ·女员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包括15天的预产假。已婚妇女23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实行晚育的,增
    • 产检假的规定的最新相关法律规定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9-27
      法律分析 法律关于产检假的法律规定如下:女职工生育可以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对于难产的,可增加产假15天;对于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 广州市劳动法关于产检规定的说明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2-14
      1、产检假的计算: 产检假,用于保障妇女的正当权益,计算方法是:怀孕第1—6个月,每月可享受1天假期,用于妊娠确认以及健康培训等;怀孕第6—7个月,每个月可享受1天假期;怀孕第8个月,每月可享受2天假期;怀孕9个月以上,每月可享受4天假期,但其中2天已包括在预产假中。 2、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六条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
    • 劳动关系相关法律法规中事实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西藏在线咨询 2023-10-25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 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劳动法是怎么规定的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07
      《劳动法》对劳动合同及劳动关系作了如下的规定: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